刘镇华见河南陷入乱局,想的再不是做冯玉祥的小弟,而是要趁乱杀回河南,衣锦还乡,成为河南的霸主。历史上,河南人和陕西人是有积怨纠葛的,镇嵩军的底子是豫西刀客,也就是河南土匪,那时候的土匪窝子里,民和匪的界限很模糊,但有一点,这种地方的土匪作恶有底线,讲些匪道,不大会乱来。

1、南阳哪里有长城遗址?

南阳哪里有长城遗址

【南阳楚文化背后的楚长城遗址最珍贵】谢谢邀请!河南省南阳市具有厚重的楚文化积淀,因此,南阳境内的楚长城遗址就尤显得珍贵。具体来讲,南阳境内的楚长城遗址主要位于南阳市的南召县和方城县拐河镇,多为土筑,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多为泥土建筑,目前全长有500米左右,这段楚长城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河南镇嵩军有怎样的历史?

河南镇嵩军有怎样的历史

历史上,河南人和陕西人是有积怨纠葛的,有人说,是1926年河南镇嵩军围困西安城造成了两地的积怨。1926年河南镇嵩军的这次围城,的确是西安人的一段血泪史,这一年四月,刘镇华率领十万镇嵩军杀入潼关,围攻西安长达八个月之久,城里死了五万多人,几乎家家有死人。当时,死守西安城的是李虎臣和杨虎臣两位将军,其中杨虎臣起到了最主要作用,他曾放出话说,如果敌人攻入西安,他就在钟楼自杀,

杨虎臣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些耳熟。没错,他就是后来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的杨虎城,杨虎城这个名字是他在西安城解围之后特意改的,用来纪念这段代表苦难同时也让他名满天下的守城经历。守城的大名鼎鼎,帮西安城解围的名气更大,他就是冯玉祥,现如今,西安古城墙的玉祥门,就是纪念当年冯玉祥大军进城而改名的。

介绍过这段历史背景,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将陕西祸害不轻的镇嵩军,镇嵩军的底子是豫西刀客,也就是河南土匪。晚清民初,全国有几大土匪窝子,一个是鲁南,一个是广西十万大山,一个是湘西,再一个就是豫西,那时候的土匪窝子里,民和匪的界限很模糊,但有一点,这种地方的土匪作恶有底线,讲些匪道,不大会乱来。正因为如此,晚清革命党起义时,通常都要拉上这些人,壮大势力,

豫西的大股刀客王天纵就是这样当上的革命党。辛亥革命成功,溥仪退位,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北洋政府开始整理各地鱼龙混杂的革命军,当时,王天纵这一支队伍大概有三千多人,七百多条枪,袁世凯为了控制改编这支队伍,先用高官厚禄收买了王天纵,叫他脱离了队伍,接着又架空了原秦陇豫复汉东征军东路征讨大都督(算是陕西、河南革命军的领导人)张钫,最后将这支部队交给了民国史上著名的滑头,所谓“三雪”之一的刘镇华(此人字雪亚)。

刘镇华原是一个比较新派的文人,好像也参加过同盟会,这家伙很善于见风使舵,也有几分霹雳手段,白郎匪军流窜北方数省时,袁世凯的北洋军几次围追堵截也没能拿下这个匪首,最后割下白郎首级献给袁世凯的,就是这个刘镇华。刘镇华靠钻营接收王天纵的这支队伍后,从自己的名字和驻地嵩山中各取了一个字,正式将部队命名为“镇嵩军”,

那年月,刘镇华手里握着这样一支刀客班底的杂牌军,充其量只能算个不入流的小军阀,但这家伙在乱世中傍大腿的道行很是了得,皖系得势时,他借着支援陕西督军陈树藩,捞到了陕西省长的宝座;皖系垮台后,他又将两任直系陕西督军阎相文、冯玉祥傍了一个瓷实,总之,任凭城头大王旗如何变幻,这家伙始终能够带着他的镇嵩军在陕西做省长。

关于刘镇华的圆滑,时人经常拿他忽悠冯玉祥说事,稍熟悉民国史的朋友都知道,冯玉祥为人很苛刻,处世也很矫情,但刘镇华应付冯玉祥却很是得心应手——冯玉祥喜欢俭朴,他俭朴;冯玉祥喜欢清洁,他清洁;冯玉祥要厉行禁烟,禁止缠足,他马上带头贯彻;冯玉祥爱讲大话,他就把冯玉祥的重要讲话全都变成标语,贴的满大街都是。这一套马屁拍下来,冯玉祥晕得不行,对陕西其他地头蛇都是严厉镇压,唯独对刘镇华,不仅善待,而且还跟他拜了把子。


文章TAG:长城  山寨  南阳  遗址  河南  河南哪里有山寨长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