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廉颇的故事有哪些急急急

人物生平? 破齐扬名? 负荆请罪? 转战四方? 长平之战? 破燕败魏? 投魏奔楚 轶事典故? 三村名? 赵军运沙? 巧计退秦军? 一篓油水饺

关于廉颇的故事有哪些急急急

2,关于廉政的故事

http://zhidao.baidu.com/q?word=%C1%AE%D5%FE%B5%C4%B9%CA%CA%C2&ct=17&pn=0&tn=ikaslist&rn=10

关于廉政的故事

3,廉政的例子

孔繁森、焦裕禄
古代 廉政廉洁的故事 http://iask.sina.com.cn/b/4402778.html?from=related 廉政典型案例 http://www.cnicw.gov.cn/lzgs/ 廉政网 http://www.cnicw.gov.cn/main.php

廉政的例子

4,廉政故事求个序言

廉政,顾名思义就是廉洁从政,廉洁施政的意思.古往今来,“廉政”二字从来都应该是手握着各种权利的官员们时刻应该谨记的。无论什么时代,有民则必然有官,社会的秩序需要有维持者;有官则必然有权,维持秩序需要一定的人掌握超出常人的权利。而那些为官者、握权者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利,则是说不尽的故事。 纵览古今,大凡在史书中留下青名、受人景仰的为官者,莫不与“廉”字相联系。而那些背受骂名,为人不耻的以权谋私者,莫不与“贪”难逃干系。 掩卷而思,古语在耳:“廉者,民之表也; 贪者,民之贼也。”何谓“廉”?如何施行“廉政”?愿以下的廉政小故事能够带来一些警示。

5,关于清政廉治的人物故事250左右字

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大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只有我知、你知。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

6,刚正廉洁的包公的事迹有哪些

仁宗皇祐二年(1250年),包拯向皇上上书,条陈七件事,其中四件直指 皇帝。一应了解下情,二应区分忠奸,三是明辨是非,四是荡去疑心。否则 君暗则臣蔽,奸小当道,国事将日坏;另外三件事则说的是臣,应重用能臣, 罢斥庸才,政治运作,吏治第一。没有好的官员,政治则不可能清明,反而 会:“若任而不择,择而不精,非止于不能治,抑所以为害矣。”针对当时冗官 冗兵的状况,他又多次建议“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欲救其弊,当知其源, 在于减冗杂而节用度"。特别是对那些尸位素餐,贪得无厌,仗势欺人,只会 逢迎的无耻官僚,“不使贪冒非才者,得以胶固其位”。否则“若不锐意改图, 但务因循,必将贻患将来,有不可救之过矣”。遇到这类官员,包公从来不假 辞色,他在知谏院时,便多次弹劾无所作为的宰相宋庠不称职,应当罢黜。对于犯法纪者,无论权贵还是亲属,包公从来都是铁面无私,秉公而断。 他说:“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法令即行, 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死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历任知 县、知州、监察御史、转运史、天章阁侍制、知谏院、开封府知府、权三司使、枢 密副使等职。因他曾做过龙图阁直学士,死后谥“孝肃公”,所以人们常叫他 “包公”、“包龙图”。包公从政30余年,有很多建树,是一位清官好官,其品格中最突出的便 是他的刚正和廉洁。
同问。。。

7,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廉洁故事

故事1: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其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朱元璋虽为一国之君,但他率先垂范,倡导廉洁之风。故事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在困境、逆境中,苏轼以勤俭节约来维持生活、度过难关,不失为良策。故事3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拿给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它是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个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吧。”献玉的人叩头,然后对子罕说:“小人怀中藏着宝玉,到哪里都不安全,还是把它送给您吧。这样就可以免于被人谋财害命了。”于是子罕就把美玉放在自己住的地方,让玉工雕琢它,然后又卖了出去,把钱给了献玉的人,让他成了富翁,然后送他回家去了。故事4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的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送的鱼呢?"公仪休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更不能接受你的鱼!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我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去宰相之职,我自己从此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还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因此,我是决不能接受你送的鱼的。"

文章TAG:廉政故事廉政  故事  关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