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芭蕾舞剧,芭蕾舞剧白毛女是当代芭蕾还是现代芭蕾
来源:整理 编辑:合肥本地百 2022-10-03 16:38:21
本文目录一览
1,芭蕾舞剧白毛女是当代芭蕾还是现代芭蕾
你好!芭蕾舞剧《白毛女》是革命现代芭蕾舞。早在七十年代初(文革时期)由上海舞蹈学校演出的。剧中主要人物白毛女由茅惠芳和石钟琴扮演,王大春由凌桂明扮演。大宜兴毛公元
2,现代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是谁
摘要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6
现代芭蕾舞白毛女的作曲是谁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
作曲是马可
3,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什么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如下:这里指的是《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即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这两部剧可以说是我们对芭蕾舞的最早认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假如没有这样的“革命舞剧”,我们几乎没有机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妙的艺术形式。芭蕾舞的特点: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
4,白毛女舞剧的传承
从1965年首演至今,芭蕾舞剧《白毛女》已经演出了近1600场,是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芭蕾舞剧,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舞剧之一。40年来,芭蕾舞剧《白毛女》已经更替了六代喜儿、白毛女和大春。它为中国培养出了蔡国英、石钟琴、辛丽丽、陈真荣等众多芭蕾明星。 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芭蕾舞团复排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对“样板戏”时代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第二代“白毛女”的扮演者、上海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辛丽丽说,复排后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剧情更加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心理,加入了新的中国民族舞蹈、古典舞蹈以及传统戏曲、武术等元素,使这些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与芭蕾舞艺术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受到了广大国内观众的欢迎,还远赴加拿大、朝鲜、日本、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演出,同样受到了外国观众的欢迎。在各种国际芭蕾舞大赛上,芭蕾舞剧《白毛女》曾获过24枚奖牌。1994年,芭蕾舞剧《白毛女》还荣获了“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5,白毛女舞剧的特色
白毛女(八场芭蕾舞剧)严金萱曲。上海舞蹈学校根据歌剧《白毛女》编剧、作词。陈本洪、张鸿翔、陈燮阳配器。初创于1964年,经小型、中型发展为大型芭蕾舞剧,公演于1965年“上海之春”。剧情与同名歌剧基本相同。其艺术特色在于它以饱满的革命激情歌颂了工农兵的革命斗争。舞剧一开始,深沉而愤慨的序歌,唱出了几千年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底的愤怒和仇恨。在终场的斗争会上,这歌声又发出了“百万工农齐奋起”的吼声。一头一尾的合唱,定下了全剧战斗性音乐的的基调。为了突出反抗地主阶级压迫的主题,刻划人物,渲染气氛,舞剧还运用了大篇幅的伴唱。除保留原歌剧中的叫《北风吹》、《扎红头绳》,并将《我要活》、《太阳出来了》改编发展外,又新创作了《序歌》、《与风雪搏斗》、《盼东方出红日》、《百万工农齐奋起》、《大红枣儿甜又香》、《相认》等独唱、齐唱、合地等。这些歌曲高亢、刚健、抒情,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感人的艺术力量,突出了主题。该剧还运用了当时抗日根据地流行的革命歌曲如《参加八路军》、《军队和老百姓》、《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不仅使时代背景更为鲜明,还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亲切感。该剧音乐在创作中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等戏曲音乐为素材,乐队采用了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使舞剧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6,舞剧白毛女讲述了什么故事
汗,这个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了,《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是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加工改编而成的。 主题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2、喜儿形象简析。 喜儿是《白毛女》的主人公。美丽天真,勤劳纯洁,跟父艰难度日,父惨死后,受到黄世仁家残酷虐待,激起仇恨、反抗怒火,逃进深山,以惊人毅力苦熬岁月,等待报仇一天。虽已满头白发,终于迎来“太阳底下把冤伸”的一天。 她的悲惨命运,是旧中国广大农民,特别是妇女的苦难典型,她的顽强反抗精神,凝聚了我国农民在恶势力下不屈不挠的反抗意志和复仇愿望。 3、杨白劳形象简谈。 杨白劳是喜儿的父亲,是与喜儿相对照的形象。他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很低,年关躲债七天,但忍耐使他遭受地主更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虽看清地主等的反动本质,却看不到出路,没能反抗,卖女后,痛苦自杀。 他的形象告诉人们:劳动人民不奋起反抗旧制度,非但不能改变苦难的命运,反而会被旧社会所吞吃。 4、《白毛女》在歌剧艺术形式上的独特创造。 《白毛女》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第一,歌剧情节结构,吸取民族传统戏曲的分场方法,场景变换多样灵活。 第二,歌剧的语言继承了中国戏曲的唱白兼用的优良传统。 第三,歌剧的音乐,以北方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为素材,并加以发挥创造,又吸收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 第四,歌剧的表演,学习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手段,适当注意舞蹈身段和念白韵律,同时,又学习了话剧台词的念法,既优美又自然,接近生活。赞同1| 评论
7,白毛女舞剧的创作历程
上世纪40年代初,河北阜平一带流传着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一户穷人家的闺女被逼去地主家当了侍女,在地主家受尽折磨。她找机会逃出了地主家,躲进深山。后来,她头发变白,成了“白毛仙姑”,惩恶扬善,法力无边。194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把“白毛仙姑”的传说从晋察冀前方带到了延安。当时,鲁迅艺术学院的院长周扬听说了这个故事,当即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部歌剧。于是,贺敬之、丁毅执笔写了剧本,马可、李焕之、刘炽等担任作曲,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了五幕歌剧《白毛女》。 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后来,歌剧《白毛女》的主创对剧本作了修改,形成了这样的剧情:1935年除夕,河北杨各庄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回家后被地主黄世仁逼死,其女喜儿被抢到黄家。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痛打了狗腿子穆仁智,投奔八路军。喜儿在将被卖掉之际得到张二婶的帮助,逃往深山,苦熬3年,头发变白。1938年春,大春所在部队来到杨各庄,喜儿获救,终于报仇雪恨。 1965年,上海舞蹈学校的艺术家们根据歌剧《白毛女》创作了芭蕾舞剧《白毛女》,胡蓉蓉、傅艾棣、程玳辉、林秧秧等担任编导,严金萱等作曲,蔡国英、顾峡美、茅惠芳、石钟琴、凌桂明等主演。芭蕾舞剧《白毛女》保留了歌剧《白毛女》中的基本人物关系、戏剧冲突以及歌剧的大部分唱段和音乐,成功地浓缩了情节,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一经演出便在全国引起轰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966年11月,“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在北京召开“首都文艺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会”,芭蕾舞剧《白毛女》等八部文艺作品被定为“革命样板戏”。演员精湛的表演加上政治上的大力推广,芭蕾舞剧《白毛女》迅速红遍了全国,成为中国芭蕾舞剧的经典之作。 1979年,在芭蕾舞剧《白毛女》剧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上海芭蕾舞团。 197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电影——芭蕾舞剧《白毛女》,导演:桑弧;编剧:上海市舞蹈学校《白毛女》剧组;演出:上海市舞蹈学校;独唱/朱逢博;主要演员:茅惠芳(饰喜儿)石钟琴(饰白毛女)凌桂明(饰王大春)等。
文章TAG:
白毛女芭蕾舞剧白毛女 芭蕾舞剧 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