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幼儿园常规教育幼儿园常规教育有何重要性它包括哪方面的

养成教育和常规教育不完全一样。常规教育包括很多、有坐姿、卫生、入厕、吃饭、睡觉、排队、等等。
我也想学习学习

什么是幼儿园常规教育幼儿园常规教育有何重要性它包括哪方面的

2,幼儿园新生入园常规培养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小班幼儿刚入园,存在着年龄小,对环境的不适应,情绪不稳定等多种情况,教师在面对一群刚三岁的陌生孩子时,也难免会紧张忙碌,摸不着头绪,在几经磨合与努力中,我们难免会感叹,接新生难,新生常规培养更难。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刚进入小班时,我们就应开始新生入园常规培养。在若干次的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体会。一、语言沟通问题有的教师会说,都说普通话,孩子还能听不懂吗?是的,在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幼儿说话的节奏,用语的形式都有自己固有的特点,代表了家庭教养环境给孩子的影响,例如:我们会喊“起立”,这是什么?就是父母会说的“站起来、过来……”这是孩子们常用的名词,而教师们通常会注意到用语的文明,我们会说“上厕所、去卫生间”,如果教师没有细心的提示,就会有一部分孩子茫然的看着你,不知该干什么,所以教师应关注到语言细节问题,多做示范。也可以和家长沟通,讲解幼儿园活动流程,引导家长使用语言更规范,让幼儿逐步的理解老师的语言要求,从而融入集体生活中。同样,教师也应把规范用语广泛应用到常规培养中。

幼儿园新生入园常规培养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3,如何更好地做好新入园幼儿的常规教育

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的生活有节奏,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是每个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遵守作息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环节集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则的规定.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如一些幼儿园仍用"小手背背后,小嘴巴闭起来"等.这些看似简单朗朗上口的常规,却把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木头人.在幼儿园中随处可听到不许、不要、不准等这样的指令性口语。说明在老师心目中,常规教育就是限制幼儿不良行为,这样单纯的说教和强制都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而且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也是消极的,以至于有些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甚至害怕上幼儿园。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中,教师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我们知道,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帮助幼儿在这个初级阶段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常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它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和集体生活,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
常规是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规则,从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来看,良好的常规能使幼儿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使幼儿较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帮助幼儿纠正不良的习惯,使幼儿的生活有节奏,对促进其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是每个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活动,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遵守作息时间及其顺序的规定.(2)遵守一日生活环节集体制度的规定.(3)遵守幼儿的一般行为规则的规定.但是目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如一些幼儿园仍用"小手背背后,小嘴巴闭起来"等.这些看似简单朗朗上口的常规,却把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木头人.在幼儿园中随处可听到不许、不要、不准等这样的指令性口语。说明在老师心目中,常规教育就是限制幼儿不良行为,这样单纯的说教和强制都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而且对幼儿个体发展的影响也是消极的,以至于有些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甚至害怕上幼儿园。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这时我们要教会幼儿如何在幼儿园生活、学习,建立良好的常规。我认为,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中,教师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常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在了解幼儿园常规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我们知道,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帮助幼儿在这个初级阶段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常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它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和集体生活,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秩序。

如何更好地做好新入园幼儿的常规教育

4,幼儿园一日常规

晨间接待1、擦净桌椅、窗台,扫净楼梯、走廊,开窗通风。2、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如在室活动,教师要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孩子,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3、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早操1、按时出操。2、教师精神饱满地带操,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进餐一、开饭要求:1、 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2、 餐前1) 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2) 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放置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3) 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3、 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二、进餐要求:1、 饭菜进班后,主班教室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3、 幼儿进餐时,教师不能坐着,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4、 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5、 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馒头包子要分在托盘内,不要放在桌子上。6、 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7、 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三、餐后要求:1、 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2、 保育员教师擦干净桌子;地面先扫后拖,幼儿进入厕所小便、盥洗、午睡,晚班教师协助主班教师做好配班工作。洗手一、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职责如下:1、 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2、 帮助幼儿提裤、卷袖。3、 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4、 在盥洗室的教师必须等最后一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二、幼儿洗手时间:1、饭前便后。2、户外活动。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三、洗手步骤如下: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洗干净。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四、保育教师随时清洗整理肥皂袋。教育活动1、 按时进行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2、 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3、 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4、 课堂气氛活跃。户外活动1、 所有幼儿组织在视野之内,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不能坐着或与别班教师闲聊。2、 户外活动,有组织,由内容,保障安全。午睡1、 幼儿午睡时,须脱外衣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2、 值班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午睡的护理。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教师不允许睡、靠、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用孩子的寝具。3、 对于体弱多汗的幼儿要加强午睡护理。4、 午睡室睡前睡后开窗通风。5、 在规定时间内起床,不拖拉。学习整理床铺。(中、大班)饮水1、 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保育教师应提供幼儿随时饮水的条件。保温桶应始终有适宜温度的开水。2、 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和水温,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每次消毒前,应将机动的杯子取出供幼儿随时饮用水。离园1、 饭后组织幼儿离园活动,活动有组织、有内容。2、 严格使用接送卡。3、 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区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并请陌生人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后,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4、 理园前,打扫好本班室内外环境卫生,关好门窗,检查水、电阀门开关。

5,如何抓好幼儿园班级常规的30条小经

1、区域活动结束时,放固定音乐提醒幼儿快速整理区域。 2、积极运用音乐律动,组织幼儿上课。 3、让爱说话的幼儿和安静的幼儿坐在一起,把爱玩闹的幼儿分开。 4、上课时,有意识的经常提问坐不住的孩子和爱玩闹的孩子。 5、班级中的三位老师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对待幼儿的态度和观点要一致,行动统一。 6、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反复去抓某一件事情,不断的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抓常规。 7、多鼓励调皮的孩子,幼儿老师要关注、关心所有的孩子。 8、用学过的知识感染幼儿,比如说故事成语等榜样事例。 9、老师要不厌其烦的去说、去做,去引导幼儿,随时告诉幼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10、示范法,让幼儿与幼儿比较,树立榜样互相学习,积极有效的表扬好孩子,树立幼儿心中的幼儿榜样。 11、树立教师威信,要经常抱抱亲亲孩子。 12、家园同步配合,与家长沟通及时有效,做好家长工作。 13、午睡时按流程操作。 14、让幼儿学会等待,谦让,分享。 15、上课时,用目光随时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老师随时关心她。 16、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给幼儿讲清楚活动规则,要求。 17、教师多用丰富,形象的肢体动作、语言影响幼儿。 18、进餐时,分组依次进行搬椅子,洗手,吃饭,要求安静。 19、教师以身作则,从坐,立,行,说等角度为幼儿做出榜样。 20、重点抓好个别调皮幼儿的常规,重点观察。 21、儿歌妙用,多用儿歌的形式,影响教育幼儿。 22、多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听口令行动。 23、在游戏中学习常规。 24、粘贴红花在常规中起到重要作用。 25、运用文学作品,促进规则养成。 26、师生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 27、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 28、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9、首先应开班级全体老师会议,共同制定出本班的常规要求。 30、常规就要从小班抓好,且要和老师平时的一言一行相结合起来,从小事抓,从幼儿的吃、睡、玩中进行教育。
1. 区域活动结束时,放固定音乐提醒幼儿快速整理区域。2. 积极运用音乐律动,组织幼儿上课。 3. 让爱说话的幼儿和安静的幼儿坐在一起,把爱玩闹的幼儿分开。 4. 上课时,有意识的经常提问坐不住的孩子和爱玩闹的孩子。 5. 班级中的三位老师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对待幼儿的态度和观点要一致,行动统一。 6. 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反复去抓某一件事情,不断的强化幼儿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处处抓常规。 7. 多鼓励调皮的孩子,幼儿老师要关注、关心所有的孩子 8. 用学过的知识感染幼儿,比如说故事,成语等榜样事例。 9. 老师要不厌其烦的去说、去做,去引导幼儿,随时告诉幼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10. 示范法,让幼儿与幼儿比较,树立榜样,互相学习,积极有效的表扬好孩子,树立幼儿心中的幼儿榜样 11. 树立教师威信,要经常抱抱亲亲孩子 12. 家园同步配合,与家长沟通及时有效,做好家长工作。 13. 午睡时按流程操作。 14. 让幼儿学会等待,谦让,分享。 15. 上课时,用目光随时与孩子交流,让孩子知道老师随时关心她。 16.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给幼儿讲清楚活动规则,要求。 17. 教师多用丰富,形象的肢体动作、语言影响幼儿。 18. 进餐时,分组依次进行搬椅子,洗手,吃饭,要求安静。 19. 教师以身作则,从坐,立,行,说等角度为幼儿做出榜样。 20. 重点抓好个别调皮幼儿的常规,重点观察。 21. 儿歌妙用,多用儿歌的形式,影响教育幼儿 22. 多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听口令行动 23. 在游戏中学习常规 24. 粘贴,红花在常规中起到重要作用。 25. 运用文学作品,促进规则养成 26. 师生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规则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 27. 要求和规则应切合孩子实际。 28.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6,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常规

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常规的意义 常规是指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制定出一系列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生活秩序。如,幼儿睡眠、起床、进餐都有固定的时间;幼儿玩完玩具后应该放回原来的地方;吃饭要洗手;水杯应该放在贴有标志的地方等等。 常规的作用 ●培养生活规律 从幼儿个体的发展来看,建立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既能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又能使幼儿积极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些幼儿由于各种原因生活作息没有规律,而在幼儿园则是按照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作出符合科学的合理安排,幼儿生活在其中,就能逐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时间观念和有组织、有条理的办事能力。 ●建立安全感 人在一个有规律的环境里生活才会感到安全,幼儿也是如此,他们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做事。合理的常规为孩子创造了一种有序的、和谐的生活,他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境中自然形成一种符合其身心发展水平的规则意识和规范行为。 ●培养自律能力 自律是指控制自己,并遵守一些共同制定的规则的能力。这种能力可通过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来逐渐培养,如幼儿在听故事、进食、午睡或者自由活动的时候,需要控制自我欲念,做到进食不说话,排队不乱挤,不强抢别人的玩具、不伤害别人等,渐渐地,遵守规则就会成为孩子们的自主行为。 小班的常规教育 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常规不等于紧箍咒。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被要求排队的孩子一旦没有老师的监督,就会横冲直撞、争先恐后、难以自控。这说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束缚了孩子,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制定常规,将其看成保证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润滑剂”。如,老师讲故事时,不是让孩子们排排坐在远离教师的地方,而是参差不齐地围坐在老师身边,气氛很融洽,关系很亲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显得十分愉快,也很配合,这正是良好的常规教育的外在表现。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要求。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常规应该简单、明确,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有适合幼儿的能力要求,才可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愿意去做。 制定和使用常规时的注意事项 ●常规应该是积极的 常规是在明确幼儿行为标准的基础上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习惯又是建立在一定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幼儿将常规转化为习惯后,他们就能轻松自然地去履行既定的各项要求,也就不会因此而压抑幼儿的主动精神了。 ●制定常规需向幼儿解释理由 解释理由能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他所做的要求,如:“你应该和某某一起玩积木,小朋友之间应该友好分享,这样某某会很高兴。” ●教师在描述规则时 应用积极的正面语言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尽量用清楚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并且要从正面来讲述和要求孩子,以免引起误会。如,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说:“不要用别人的毛巾”,而应当说“用你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这样更容易使幼儿理解。 ●教师要按一日生活的顺序制定常规 教师在制定常规时应当考虑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常规。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较多的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尽量避免呆板的活动。 ●耐心的讲解和示范必不可少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内容都还不熟悉,也不习惯按一定的要求去行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耐心的讲解和示范。比如,在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时,教师可以配合歌谣来示范,使幼儿印象深刻,继而完全掌握。 ●常规的建立需要反复练习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对于新的常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常规的建立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因此教师要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帮助幼儿在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的同时,逐步习惯按照常规的要求去做。班级老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采取一致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幼儿自动、自主地遵守常规。 ●督促检查与个别教育并重 在整个幼儿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特点,行为上的反复较多,所以对于初步建立起来的一日常规,教师还要督促检查,做到持之以恒。另外,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注意对个别幼儿进行单独指导才能使常规教育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宝宝情商巧培养 金领冠婴语助力宝宝快乐成长交往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培养

7,如何培养幼儿常规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不仅能够保证幼儿有一个良好的集体生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基础。尤其对于刚入托的新生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更是相当重要。 一、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前提基础 常规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同时,还要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 幼儿在三岁前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时候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形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幼儿心目中的形象,为幼儿做出好的榜样。 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是多方面的,包括入园、离园、盟洗、进餐等。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但在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方面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独立性强,主动、积极地进行生活技能的练习,有的有较大的依赖性,懒得自己动手;有的很爱干净,有的习惯于脏和乱的环境。因此,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我们应做到因人施教,实现促进全体幼儿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稳定幼儿情绪,初步适应园内集体生活,是培养常规所要做的第一步 刚入托的新生幼儿,哭闹现象严重。为了缩短幼儿哭闹时间,使幼儿尽快适应环境,喜欢来园,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耐心劝导,玩具吸引,用故事、儿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等。总之,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与爱心,逐渐消除了幼儿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恐惧感与陌生感,使其能够信任、亲近老师,并能主动与小朋友们游戏、交流。 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幼儿平时在家养成的一些生活、行为习惯也同时暴露出来。如:用手抓饭吃,小便不能独立;不会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与他人共享,出现抓人、咬人现象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的示范、及时的引导。当然,主要还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培养,一旦发现了,就要随时纠正。如,在进餐这一环节,幼儿入托前大多是由成人喂的,因此,不会使用勺子独立进餐,经常撒饭、撒汤。这时,我们就要教给幼儿如何进餐:身体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时示范、讲解正确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着碗,低头吃。光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靠平时的鼓励与纠正、指导,只有引导幼儿反复练习,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对幼儿的礼貌教育,应从幼儿刚踏入幼儿园就应开始。因此,在幼儿来园、离园时,我们都会很自然地提醒他们与老师及家长问好、告别。 三、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主要措施 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首先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对幼儿本身有什么好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育,幼儿才能真正接受。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成人应该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根据幼儿协调性动作发展水平,略为超前地、由简到繁地提出要求,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帮助和指导。 2.在游戏教学中渗透常规培养的内容,帮助幼儿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 与幼儿相处后,我们对幼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班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某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因此,要想使幼儿全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如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进行实例演示。在教幼儿正确进餐时,可以给小朋友讲《小米粒的故事》,让幼儿通过听故事懂得吃饭时为什么要身体坐正,如果不能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而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做到心中有数。 3.随机的提醒与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的提醒。对于托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引导幼儿遵守常规的最有效的办法要算鼓励与称赞了。就拿离园这一环节来说吧。由于这个时间是孩子们一天中最兴奋的时刻,幼儿看到父母的一瞬间,总是忍不住忽啦一下全冲到门口,这时是最乱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出差错。于是,利用点心后时间,我们给幼儿讲了这样有什么害处,并鼓励幼儿大胆说一说应该如何做,同时表扬了个别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幼儿。果然,我们的方法很有效,多数幼儿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4.家园配合 做好家园配合是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有的幼儿在家里一个样儿,在幼儿园又是一个样儿。这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向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幼儿园在此方面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要求与家长取得沟通,家园共同配合,做到目标一致,让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得到持续发展。

文章TAG:幼儿园常规教育幼儿  幼儿园  常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