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之间也会有个圈子,分享一些只要他们“自己人”才会知道的事。为了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消除天下人心中不必要的隔阂,所谓的“自己人”,指的是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隋开皇十一年(591)在义安郡境立潮州府,九十年代初由于分析为三市,潮州、揭阳、汕头。

1、怎么解释“自己人”这个词?

怎么解释“自己人”这个词

所谓的“自己人”,指的是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对方接受了你的观点和态度,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可以接受,会把什么事情都告诉你,像你倾诉,遇到一些自个吃亏事情也不会和你计较,男生的脾气一般都比较直,有时说话比较冲,也不会和你生气。自己人之间也会有个圈子,分享一些只要他们“自己人”才会知道的事,。

2、有人说潮汕人的长相和习俗传统不同于吴越和两广,对此你怎么看?

汉高祖刘邦立国时,帝国之内有数百个族裔,为了弥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消除天下人心中不必要的隔阂。所以汉朝将国人统称汉人,汉武帝刘彻伐匈奴,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匈奴这个心腹大患,另一方面是利用伐匈奴,铸就汉人统一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也就是要借着伐匈奴,来铸就汉魂。汉高祖丶汉武帝的做法很成功,从此帝国人心归一,确保了华夏主体的向心力,

由此不难看出汉人是对有着统一精神气质,有着统一文化认同的多族裔血统的华夏文化主体人群的称呼。因此汉人的遗传特质本就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可见潮汕人的长相丶习俗丶传统不同于吴越和两广,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人总归是要受环境影响的,北方地势相对平坦,自古以来战乱相对频繁,因此北方人相互融合度比较高,文化习俗、遗传特质的同一性比较大。

而南方地形复杂丶水土与气侯的差异巨大,加上交通不便丶战乱相对较少,所以南方人的地域差异性极大,南方人因地域不同,长相也会不同,习俗与传统也会不一样,自西晋以来,朝代更替频繁,国破家亡,战祸杀戮不断,迫使中原的世家大族丶社会精英,被迫南迁,这就是所谓的“衣冠南渡”。南迁的世家大族既要面对南方各地的不同环境与族群,也要面对当地的望族,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入乡随俗”,就必须选择与当地望族通婚开亲。久而久之,血脉相连,文化习俗相容,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南方族裔、南方文化特质,“衣冠南渡”虽然使中原世家大族最终变成了彼此差异明显的南方族裔,但是却成功的将华夏主体思与文化基因,注入南方各地人民的灵魂之中,使得汉魂得以稳固,统一的向心力极为强大,对华夏主体的认同感甚至超过了北方。

所以自汉朝以后,魏晋以来,华夏南方始终向往天下归一,从不主动闹分裂,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南方主体民意都支持统一。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潮汕人丶吴越人、两广人都继承了华夏文明,都有着统一的汉魂,都与古代南迁的中原世家望族血脉相连,至于说长相、习俗丶传统的差异,那只是地域特色,但是文化实质丶精神内核还是相同的。

3、潮汕和潮州一样吗?

东晋义熙九年(413)在揭阳县地设立义安郡,置绥安、海宁、海阳、潮阳、义招5县,这是首次建立中级(地级)地方政权组织。南齐从海阳县分出部分地方设置程乡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在义安郡境立潮州府。1951年广东省第19次委员会议决定成立粤东办事处,是年7月粤东办事处成立。治所设于潮安县彩塘镇林坞村,1952年迁往潮安县城(府城),

1952年,潮汕、兴梅、东江3个专区及汕头市(县级市)与粤东办事处合并。于是年11月14日撤销粤东办事处,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粤东行政公署,治所设于潮安县城,共管辖21县。1955年9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粤东行署治所,由潮州市迁至汕头市,1956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粤东行政区,设立汕头专区,治所设于汕头市。

1958年,省直辖市汕头市,归汕头专区管辖,九十年代初由于分析为三市,潮州、揭阳、汕头。汕头由于经济比潮州、揭阳强,想当老大,才引起三市争执,俗话说:“子不嫌母丑,子不嫌父贫″,狗尚不弃主贫,今赚有钱连祖宗的家神牌(神主位)都抛下海,甚至要改掉祖宗的名字。俗话说:“欲亡其国,先亡其史″,同理“欲亡其祖宗,先亡其根源″。


文章TAG:潮州  解释  潮州自己人怎么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