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原文、译注、评析).pdfhttp://www.loveread.org/viewthread.php?tid=11096&fromuid=2066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语全文及译文

论语全文及译文

2,论语全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解: 孔子说: “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譬如,一张桌子,你举出一个角,他不能用三个角来回答你。这样的学生,我是不再给他讲新东西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舍昼夜

论语全篇

3,孔子论语原文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论语原文

4,论语七则原文帮忙拉大家

  【原文】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②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③?” (《论 语·述而》)  ● 冉求曰:“非不说④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⑤。” (《论语·雍也》)  ● 叶公⑥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⑦。” (《论语·述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http://www.cdbzyg.com/jxlt/ShowArticle.asp?ArticleID=425  第一则  子贡①问曰:“有一言而终身行之者乎②?”子曰:“其恕③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  第二则  子曰:“其①身正,不令②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则  子曰:“贤哉,回也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②,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③。贤哉,回也!”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尔志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③,敝之而无憾④。”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⑤。”子路曰:“愿闻子之志⑥。”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⑦。”  第五则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③。”  第六则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①。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②。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③。”  http://www.xczygjzx.com/homepage/yuwen/list.asp?unid=202  找到两种版本,你看看哪个是,可惜第二种只有六则,教案里就缺。

文章TAG:论语  全文  原文  译文  论语全文原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