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精神分析导论

你去看看 http://wenku.baidu.com/view/618f2200bed5b9f3f90f1c90.html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精神分析导论

2,精神分析引论的作者是谁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是现代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主要著作之一。它比较系统地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弗洛伊德的传记作者欧内斯特·琼斯认为它是研究精神分析的一本好书。本书中文译本可看《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精神分析引论的作者是谁

3,精神分析引论和梦的解析科学吗

是很好的了解最早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体系的读物,也具有其科学性,但很多理论有所偏颇。 它们都属于弗洛伊德在心理学方面进步时期的论著。从弗洛伊德本身出发来说,他的论著几乎都给精神分析做了适当的论述,但是对于这门学科的正确知识的获得,没有提供必要的初步资料。所以,单独说《精神分析引论》,这是一本在临床心理学中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并且,是人们开始研究精神分析方法的一本好书。他更加强调的是心理等于意识这个观点,并过分强调了性和官能的作用。因此,作为心理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我们倾向于借助他的这两本著作了解初步的精神分析方法和理论,而不是直接采用。因为作为创始人,他的理论显然是有误差和欠缺的。 所以建议作为了解来看,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加以信息的提炼和其他资料参阅,不可完全采信。

精神分析引论和梦的解析科学吗

4,初学心理方面知识拜读精神分析引论好不好

那决对不是敲门使的东西,因为引论本身就是根据讲演内容整理的东西,东西比较不容易理解,而且精神分析的话,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如果想与一个精神病人交流的话只有把自己也变成一个精神病,就是这样,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位资深的精神分析师自己得了精神病,但经过了数年的治疗后宣告失败,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精神分析高手,就像《沉默羔羊》中的主人公汉尼拨一样。
你好!不过可以先读精神分析入门或佛洛依德心理入门,或者读关于精神分析发展史的书。精神分析属于心理治疗范畴。如果你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可以读读,很多词汇较为生涩不好理解,因为精神分析有自己的语言精神分析引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如有疑问,请追问。
精神分析引论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难,很多词汇较为生涩不好理解,因为精神分析有自己的语言。如果你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可以读读,不过可以先读精神分析入门或佛洛依德心理入门,或者读关于精神分析发展史的书。精神分析属于心理治疗范畴,是心理学的一部分。 对于心理学,现在有很多书籍,可以读读普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很多流派,要看你想以哪一流派为主导.精神分析引论是精神分析流派的,还有其他如人本,认知等等.若是想学精神分析,则建议先读精神分析入门及指南~

5,精神分析引论

人性本属自然,无所谓善恶之分,生命都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支撑,否则生命将无法延续。你如果经常看“动物世界”或“人与自然”的话,你就会得到启发,其实我们人类从本质上看跟动物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智商更高些罢了,发明了语言文字和生产工具之类。捕食性动物[如狮子、老虎等]是善是恶?吃其它动物是它们的天性,否则会被活活饿死,联想到我们人类,我们才是最大的捕食者,而且专门饲养一些我们喜欢吃的各种动物供我们食用,恶不恶呢?所以,入了佛门就要斋戒,但仔细想想,我们吃的东西几乎全部都是有生命的东西,那我们算不算杀生?对那些被吃的生命体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很残暴呢? 善恶作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要不断探讨下去的问题。中外历史上关于善恶的哲学论述以及道德领域中关于善恶的价值评价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善恶观因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内容,只有将善恶观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对其进行动态的、具体的现代文化诠释,才能准确把握其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善恶的文化情境与现实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精神分析也是通过人的诸多自然属性来了解人的行为规律的,尤其是要寻找人类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但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探索仍然停留在水面上,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产生必有其深层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理学的研究上更为实际,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物质世界的总体原则是:高能态是不稳定状态,所以,能量的释放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并随时保持一种动态平衡,此消彼长,此起彼伏,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题外话:总觉得社会学领域[人文学科]比较浮躁,华而不实。并非全盘否定,只是觉得不可泛滥,否则会成灾的[社会仅仅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多变而复杂的组成部分,并非高于自然或者是超自然的]。有人可能会说,自然科学才是导致今天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但不要忘了,那不是自然科学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社会急功近利的行为造成的。明知道有负面影响但还是要搞,只要利大于弊就行了,但实际上利弊是很难权衡的,鼠目寸光不可能认识真正的利弊,或者一部分人急功近利就不会在乎其不良影响。比如,汽车让我们行动更方便,但汽车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污染?!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很多事情都是部分人为了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大众的利益,谁来喊冤呢?哈哈!扯远了。
精神分析引论 [专著] / (奥)弗洛伊德(s.freud)著 ; 高觉敷译 商务印书馆,1984,2003重印本,2009,共这两个版本。之所以说这个版本好,是因为译者本身也是心理学方面的学者,再加上以前的学风好,所以选这个版本。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是说什么的

精神分析典型地表现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机以及谋求解决这一危机的意图。在精神分析学说的最新发展中,在“人道主义”的或“存在主义”的分析中,明显地呈现出这一趋势。但在讨论我自己的“人道主义的”概念之前,我要说明的是,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完全相反,弗洛伊德本人的体系超出了“疾病”与“治疗”的概念,关系到人的“拯救”,而不仅仅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从表面上看,弗洛伊德是新精神病疗法的创始者,他的主要兴趣和毕生为之努力的主题也在于此。但是,若进一步观察,我们可看出在对神经症进行治疗的医疗观念背后,有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兴趣,这种兴趣弗洛伊德很少表明,很可能连他自己都未曾意识到。这一隐藏的思想并不涉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而是涉及一种超出疾病与治疗观念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他所发起的“精神分析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呢?弗洛伊德对人类未来的看法是什么呢?他的运动赖以建立起来的教条又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对上述问题最明确的答案可能是:“哪里有本我(id),哪里就得有自我(Ego)。”他的目标在于用理性控制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欲望,在于使人从他的无意识力量中解放出来。人想控制自己的无意识力量,就必须对之有所认识。他的目标是对真实有恰如其分的知识,这种知识乃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指路明灯。这些目标是理性主义、启蒙哲学与清教伦理的传统目标。不过,当宗教与哲学以一种可以称之为“乌托邦”的方式提出了这些自我控制的目标后,弗洛伊德却是(或自己相信自己是)第一个通过无意识的探测把这些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指出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人。弗洛伊德代表了西方理性主义的顶点,与此同时,他又以他的天才克服了其中虚假的理性主义与肤浅的乐观主义方面,创造性地把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以其对人的情感的非理性方面的热衷和崇尚,本来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 至于对个人的治疗,弗洛伊德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为关心哲学与伦理上的目标。在《精神分析引论》中,他谈到某些神秘实践用来导致人格根本转变的种种尝试。他接着指出:“我们不得不承认,精神分析的治疗结果亦选择了类似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加强自我(EgO),使其日益从超我(Super-Ego)中独立出来,扩充其视野,以便从本我(Id)中夺取更多的地盘。哪里有本我,哪里就得有自我。这是一种像开拓须德海②一样的文化工作”。他又以同样的口吻说道,精神分析疗法意在“把人从神经症症候、压抑及变态性格中解放出来”。他也同样看到,精神分析者的作用并不限于作一个“治病”的医生。他说:“精神分析者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处于超然的地位:在有些分析情境中,他是患者的楷模;在另一些情境中,他得做患者的教师。”他又写道:“最后,我们不可忘了,分析者与患者的关系,建立在对真理的爱上面,即建立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它排除任何形式的虚伪与欺骗。”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概念中,还有一些超越通常疾病与治疗概念的因素。熟悉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的人,将会注意到下述因素与东方思想中的概念并非无关。首先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关于知识导致转变的概念,他认为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在认识自己这个行为中,我们也就改变了自己。毋庸赘言,这一观念同弗洛伊德当时和我们这一时代科学心理学的概念有多大的不同,在这种科学心理学中,知识本身仅停留在理论上,对知者却没有转变的作用。 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一点与东方思想(特别是禅宗)密切相关。弗洛伊德并不赞同给有意识的思想体系以高度评价,而这恰恰是现代西方人的典型态度。相反,他认为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只不过是我们整个精神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同渊源于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种力量是隐秘的、非理性的,同时又是无意识的。为达到对人的真正本性的洞察,弗洛伊德用自由联银的方法,打破有意识的思想体系。自由联想绕开逻辑的、有意识的、通常的思维方式,它把我们导向人格的新渊源,即无意识领域。不管对弗洛伊德无意识领域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批评,事实上他已因强调自由联想方法,而超越了西方通常的理性思维模式这一基点,从而转入新的趋向,这在东方思想中已有更彻底更长足的发展。 还有一点是弗洛伊德与当代西方态度完全不同的。这里指的是,他愿花费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五年,或更多时间为同一个人做精神分析。这种疗程事实上使弗洛伊德受到诸多非议。毋须多说,我们应当力求使精神分析尽可能迅速有效;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弗洛伊德有勇气说为一个人花费穷年累月的时间是有意义的,只要这种努力能帮助他了解自己。从功利观点、盈亏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值得的。人们会说,从社会效果上看,为了一个人的转变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做这样一种冗长的分析,是不值得的。要理解弗洛伊德的方法,只有超越现代的“价值”观念,超越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的现行观念,超越收支平衡表。如果我们认为一个人不可与任何物相比拟,如果他的解放、他的安宁、他的觉悟??无论我们愿意使用什么样的说法??乃是我们的“终极关怀”本身,那么我们就不能用时间和金钱来量度这一目的。提出这样一种寓含着对一个人巨大关切的方法,是具备着远见卓识和勇气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态度超越了西方的传统思想。 上述评论,并不意味着弗洛伊德已自觉地接近东方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前面提及的许多因素,在弗洛伊德心中,与其说是有意识的,倒不如说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完全是西方文化、尤其是18??19世纪思想的产儿,他不可能接近禅宗中表现出来的东方思想,即使他熟悉这种思想也是徒然。弗洛伊德对人的描写,本质上是18一19世纪的经济学家与哲学家所描绘的图像。他们把人根本上看作是竞争的、孤立的,与别人的联系仅仅出于交换上的需要,满足经济与本能的要求。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是一个受力比多驱使的机器,由将力比多兴奋保持在最低限度的原则控制。他认为人基本上是利己的,只是为了满足本能欲望的需要,才各自与他人发生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快乐是对紧张的松弛,而不是对喜悦的体验;人被看成知性与情意截然割裂;人不是完整的人,而是启蒙哲学家所说的知性自我;友爱是一种与事实背离的不合理要求;神秘体验是一种向婴儿期自恋的退化。 我所力图说明的是,弗洛伊德的体系中虽有这些同禅宗明显相违之处,却仍然有一些因素超越了通常的疾病与治疗的观念,超越了关于意识的传统理性观念,这些因素导致精神分析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发展与禅宗思想有着更为直接和肯定的联系。 不过,在讨论“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与禅宗的联系之前,我想指出对理解精神分析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的一项变化,即要求进行分析的患者及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发生了变化。 在本世纪初,来找精神病学家的主要是患有病症的人。他们或者是一只手震颤瘫痪,或者是有强迫性的清洗痛,或者为某些强迫性的念头所折磨。换言之,按照“病”这个字在医学上的意义,他们是生病了;某种东西妨碍了他们不能像所谓正常人一样行使其社会功能。如果这就是他们患病的原因,那么他们的治疗概念是与疾病概念相应的。他们想排除这些病症,他们的“健康”观念就是??不要生病。他们要求与常人一样健康,或许可以这样说,他们不想比社会上通常的人更不快乐、更不安宁。 这些人现在仍求助于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对他们仍是一种排除病症、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治疗方法。不过,他们以前在精神分析家的病人中占多数,现在却成了少数??或许这并非因为他们在绝对数量上的减少,而是与许多新编人”比较,在比例上成了少数。今天的这些新“病人”能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病人,但他们确实患着“时代病”,即我前面所说的那种压抑和麻木不仁。精神分析家的这些新“病人”,并不知道他们患的是什么病。他们抱怨着内心沮丧、失眠、婚姻不幸福、工作无趣味,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烦恼。他们通常相信,这种或那种特定症状即是症结所在,只要排除这些症状,就会一切如常。但他们通常未曾看到,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沮丧、失眠,以及他们的婚姻或工作。这种种抱怨只是我们的文化允许他们表达内心深处某种东西的自觉形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所有自以为患着这种那种特定病症的人所共有的疾病。这个共同的疾病,即人同人自己、同他的同胞、同自然的疏离,是感觉到生命像砂子一样从手中流失,还未懂得生活就将死去;是虽生活在富裕之中却无欢乐可言。 精神分析能对这些“时代病”患者提供什么帮助呢?这个帮助是??而且必须是??不同于以往那种排除症状、使患者重新发挥其社会功能的“治疗”的。对于那些在异化中受苦的人,治疗并不在于使他免除疾病,而在于使他获得幸福安宁(well-being)。 然而,对幸福安宁下定义,却是相当困难的事。如仍停留在弗洛伊德体系中,则幸福安宁就不得不用力比多理论来界定,这不过是能够充分发挥其性功能而已;或者换一个角度,是对隐藏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察觉。这些定义在我看来,只触及真正的人类存在问题及完整的人所达到的幸福安宁的边缘。任何对幸福安宁的尝试性回答,必须超越弗洛伊德的参考系,导向对人类存在的基本概念的讨论??尽管这个讨论必然是不完整的;人类存在的基本概念乃是人道主义精神分析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比较精神分析与禅宗思想奠定基础。

文章TAG:精神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引论  分析  精神分析引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