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革命红色故事,重庆有哪些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
来源:整理 编辑:重庆生活 2023-03-22 21:42:18
本文目录一览
1,重庆有哪些红色故事和红色精神
2,潼南区的著名人物
杨闇公(1898年-1927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被选为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即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于4月6日深夜,四川军阀将他押至浮图关秘密处死。 谭世良(1905年-1930年),原中共潼南支部书记。1925年入潼川(今三台县)联立中学就读。后以潼南书店为掩护,成立了中共潼南书店支部。1930年8月17日,谭世良从容就义,时年25岁。 江涛(1898—1932),本名汪兴武,原中共潼南赤卫队支部书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江涛被国民党杀害。陈抟(871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潼南县崇龛镇人。(出生地有争议)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宋代理学具有开源之功;开创了宋明易学研究的规模与传统;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一字宽宇,清代名臣。历任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为官重民生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严诗金(1943年-1962年),革命烈士。出生贫农家庭。196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887部队,后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蔡琨(1924年-1949年),又名梦慰、德明,革命先烈。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联络一批革命志士到广安与民革合作,从事地下活动。1948年,发行的进步刊物-《挺进报》被查抄,蔡琨被捕。在渣滓洞狱中,他倍受折磨,身患严重肿病,虽被严刑拷打,却始终不屈。 钟凌云(?-1949年)又名钟宣树,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他初中毕业后,曾在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十运输处保养场工作。1949年10月1日在重庆被捕,关押于“新世界”看守所,狱中坚贞不屈。1949年11月29日被押至重庆郊外歌乐山上松林坡刑场杀害,殉难时年仅26岁。 张洪友(1959年-1982年),革命烈士。1979年1月参军入伍。入伍3年多,5次受嘉奖。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拥政爱国”先进个人。 郑朝元,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定居于滁州市。1950年参军入伍,1951年1月赴朝参战。1953年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被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12月,被保送到南京步兵学校深造学习。作为战斗英雄,两次到北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9月,被确定转业到地方。 杨尚昆(1907年-1998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杨白冰(1920年-2013年),重庆潼南人,原名杨尚正,杨尚昆弟弟,上将。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3,红色革命故事 5分钟以内 急
4,杨闇公生平事迹读后感
重庆潼南县城往西北10公里,座落着古朴幽静的双江古镇,蜿蜓曲折的涪江水日夜不息地从古镇边流淌而过。在古镇上,一座典型的穿斗悬山顶小青瓦建筑历经风雨而不改其色。这个面积1100平方米,大小39间房屋的院落,让人难以忘怀的不仅仅是它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古朴典雅的合院布局,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中共四川组织创始人和杰出领导人杨闇公的故居。岁月悠悠,屋檐上的瓦草黄了又绿,青石板上历史匆匆而过的足音依然隐隐可闻。1898的早春三月,一个幼小的生命在这古朴的宅院里呱呱落地。杨家给这个孩子取名尚述,字闇公。这一年,中国大地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变革,戊戌变法唤醒了中国富国强民的决心。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娴熟经史,富于爱国思想。闇公的大哥杨剑秋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在日本期间即投身革命参加了同盟会。二哥杨衡石亦受进步思想影响去成都进了铁道学校。堂兄杨宝民于1906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这些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的年轻人,常谈论天下大事和救国救民的道理,并常寄回一些传播新思想的书刊,正是这样一个进步思想氛围的熏染,少年杨闇公15岁那年,得知堂兄杨宝民正在江西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军队中任总参议,便毅然决定远离家乡赴江西投奔革命。然而事与愿违,前往江西途中杨闇公听说讨袁军失败,便转道上海,一心想往济世救民的他多次请求,杨宝民遂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不久,又进入南京的军官教导团学习。从此,杨闇公开始了他流星划过长夜般璀璨的人生。 1918年杨闇公远赴东洋,和那个时代很多有志青年一样,杨闇公渴望在那里找到救国之路。他进入日本军官学校攻读军事,期间开始阅读《资本论》,接触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和思想,甚至因此一度被东京警视厅拘留。1919年,国内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留日中国学生和华侨举行大规模请愿示威。杨闇公再次遭到逮捕,被判处八个月徒刑。一年后,风华正茂的杨闇公在日本身陷囹圄八个月之后,带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回到了苦难深重的祖国。 这是杨闇公的日记,今天摆放在重庆的三峡博物馆里,这本日记完整展示了一个热血青年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一代革命家的心路历程。杨闇公的妻子一直珍藏着这本珍贵的历史证物,担心不测甚至把它藏在墙壁里面,直到解放后才又让他重见天日。在日记里,杨闇公是这样写下当时离开日本回到祖国时的心态,他宣告“我是旧社会的叛徒,新社会的催生者”。正是凭借共产主义理想,杨闇公找到了一生奋斗的目标,并终身为了这个信仰百折不挠。 1921年7月,当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展开一面镰刀铁锤的红旗时,中国的西南四川,革命的火种已经星星点点。这年冬天,共产党员恽代英等先后在成都、泸州、重庆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杨闇公棋从日本回来在成都结识了团组织负责人童庸生、恽代英,认识了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吴玉章,和川军名将刘伯承。这些良师益友对他的影响将终其一生。正在杨闇公为了中国革命四处奔走时,家庭并没有忘记这个孩子。1924年,父亲杨怀清来信要他回家,想由他变卖他名下的200多亩田产,杨闇公回信说:“一个人如依赖遗产,必养成堕性。”他在日记中写到:“我何人斯,岂能区区遗产变我初志?我若恃先人的遗产为生,只可曰吃饭虫。”他没有回家,却和吴玉章加入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了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的组织工作。在实际斗争中,杨闇公展示了他出众的组织能力。1924年11月,日本商轮“德阳丸”拒绝海关检查并打伤检查人员。肖楚女和以杨闇公为首的重庆团地委积极投入并领导了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反帝运动,迫使地方军阀政府不得不撤换了重庆海关监督,日本也被迫调回了驻重庆领事。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杨闇公同罗世文一起领导成立重庆国民外交后援会,举行游行示威,给帝国主义予以沉重打击。 在坚持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同时,杨闇公积极发展党组织。1925年9月,杨闇公和吴玉章在重庆创办了中法大学,教育进步青年,训练革命干部,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的统一组织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第二年初,经党中央批准,四川省的共产党员在重庆中法大学秘密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杨闇公当选为第一任书记,形成了四川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 杨闇公利用自己国民党的身份,整顿和改组了国民党四川各级基层组织,建立了以杨闇公为首的“左派临时省党部”,史称“莲花池省党部”。在他的努力下,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国民党左派基本上掌握了四川革命运动的领导权。 左派党部成了插入国民党内部的一把红色尖刀。利用这个组织,杨闇公组织群众对英国军舰制造的“万县惨案”进行声讨;并派优秀成员奔赴全省开展工作,极大地促成了国共合作新局面的形成。在国民党四川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杨闇公和刘伯承分别作了报告,杨闇公、刘伯承、朱玉阶(朱德)等当选为省党部执委。四川大革命进入最好时期。 1926年,重庆地委根据党中央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精神,派人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提出“要扶起朱德、刘伯承,造成一系军队”,重庆地委决定发动泸(州)顺(庆)起义,为此增设军事委员会,杨闇公兼任军委书记,朱德、刘伯承任军委委员。 杨闇公以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名义召集部分川军将领开会,希望他们“响应北伐,会师武汉”。次日,杨闇公又秘密召集有起义愿望的各部将领,具体部署起义事宜。会上决定成立国民革命川军各路总指挥部,任命刘伯承为总指挥。12月1日,起义成功举行,继后又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坚持半年之久。这次以杨闇公为首的中共重庆地委有计划、有组织的武装斗争实践,极大地震动了四川军阀,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北伐战争;党中央称“川省现时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精神更为别省所不及者。”。杨闇公的名声随着一件件影响深远的事件逐渐为世人所知,在赢得党组织日益倚重之时,同时也引起反动势力的仇视。 1927年3月24日,英美帝国主义制造了“南京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杨闇公等党的负责人决定,于3月31日在打枪坝举行群众大会抗议帝国主义暴行。此时,重庆地区革命与反革命力量之间的斗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已公开投靠蒋介石。刘湘曾多次对杨闇公进行威胁利诱,闇公均严词拒绝,刘湘十分恼怒,欲除之而后快。 3月31日,打坝场成了一片血海,这一天被杀害的群众有四五百人,受伤者千余人。杨闇公脱险后转移到江北,第二天4月1日清晨,为了处理善后工作,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回到市内联络人员。当晚召集党团负责人秘密会议,他决定去武汉请示汇报,其他人做好善后工作。4月4日,闇公偕妻子赵宗楷去武汉时,不幸于船上被捕。1927年4月6日,重庆佛图关下,大地无言,松涛哀鸣。在刑场上,敌人割掉杨闇公舌头、砍掉双手、剜去杨闇公双目,然后朝他连开3枪。牺牲时,杨闇公年仅29周岁。今天,当我们再次站在杨闇公烈士的陵墓前,先烈逝去,浩气长存,80年前的血雨腥风已经转化为今天的郁郁鲜花。
5,红色经典小故事
6,革命烈士
杨杰 杨杰(1889-1949) 杨杰,字耿光。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在第二次北伐和中原大战中,历任蒋介石的总参谋长,多次出谋划策,扭转危局。他曾任陆军大学校长、驻苏大使。先后撰写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军事论著。曾被斯大林称为"战略专家"。后来,他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策动和平起义,在香港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解放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赵一曼的故事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杨暗公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是著名的共产主义先驱、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者和卓越领导人杨暗公的座右铭。 杨暗公1898年出生于重庆潼南双江镇。1913年,15岁的杨暗公远出夔门赴上海参加反袁斗争。1917年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1924年1月,同吴玉章一起在成都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即中国YC团),出版《赤心评论》,组织“社会主义研究会”,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斗争,成为四川地区的共产主义先驱之一。 1924年6月,杨暗公赴上海,寻求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回到重庆后,他积极发展党、团组织。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杨暗公任书记,统一领导全川党组织。为了推进四川地区的国共合作,杨暗公协助吴玉章整顿和改组了国民党四川各级党部,建立了以杨暗公为首的国民党左派省党部,即莲花池省党部。在杨暗公等的领导下,国民党左派同右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完全夺取了对四川革命的领导权。 中共重庆地委建立后,推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不断高涨,同时为配合北伐战争积极开展军事运动,领导了泸顺起义。 1927年3月31日,重庆市民在打枪坝召开抗议英舰炮击南京罪行,支持北伐大会,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三一”惨案。4月4日,他在动身去武汉向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被囚禁在佛图关蓝文彬七师的司令部,面对敌人的利诱和严刑,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军阀震惧,割其舌,断其手,剜其目,最后他身中三弹,于1927年4月6日壮烈牺牲于佛图关。他以生命和热血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冉钧血溅蜈蚣岭 冉钧,原名高镒,化名浩然。江津市津福乡人。1920年由重庆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经李立三、聂荣臻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夏,入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在重庆开展革命斗争。 1926年初,重庆党支部成立,冉钧任书记。2月底,经中共中央批准,四川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建立,冉钧负责组织工作,并负责群众罢工和国民外交后援会工作。1926年9月,“万县惨案”发生后,他具体负责成立了重庆“九五惨案国民雪耻纪念会”,抗议英帝的暴行。党组织还派他筹组了重庆总工会,在1926年11月,国民党(左派)四川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组织审查委员会委员。 “三三一”惨案中,冉钧在工人纠察队和革命群众的掩护下,跳城墙脱险,藏匿江北。4月1日上午,他与任白戈一道去团地委书记刘成辉家,准备约刘去找地委书记杨暗公研究惨案的善后工作,途经七星岗蜈蚣蛉,被刘湘的便衣认出,当即遭到枪杀。 “百年的老公鸡只死一回!”———漆南薰 漆南薰,名树棻,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颇有影响的著名经济学家、四川国民党左派活动家、新闻战线上英勇顽强的反帝反封建战士。 漆南薰出生在江津李市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尤其对政治经济的研究情有独钟。早在日本留学时,即着手搜集有关中国近代经济资料。回国后,他在上海继续从事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和著述。1925年春,完成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这部30万字的巨著。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揭露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是一部努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写成的具有战斗性的经济学著作。 1926年初,漆南薰应友人之邀,回到重庆出任了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新蜀报》主笔。为该报写“时评”或政论文章,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祸国殃民的罪行,系统地阐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7年3月30日晚,军阀放出谣言,要在第二天的会场上暗杀他。面对如此险恶的处境,亲朋好友劝他不要参加大会。漆南薰却坚定地说:“怕什么!百年的老公鸡只死一回!”惨案之初,他即被暴徒殴伤,拖至两路口荒郊,暴徒敲掉了他的牙齿,割掉了他的舌头,用大刀把他剁成数段,弃于荆棘杂草之中,壮烈牺牲。 为国一身轻———陈达三 陈达三是大革命时期四川国民党左派重要人物、川军宿将。 1903年陈达三考取四川武备学堂,开始了戎马生涯。1906年在保定军官学堂读书时参加同盟会,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历任川军少将参谋长,中将参谋长,与刘伯承友谊甚深。 大革命时期,陈达三与四川共产党人杨暗公、吴玉章等真诚合作,成为坚定的国民党左派。由于陈达三是川军的老资格,中共重庆地委决定他做上层统战工作。1926年下半年,刘湘在重庆开办军官训练班,他派陈达三负责,并与杨暗公、李筱亭、冉钧、漆南薰等担任教官,陈达三等人利用身份之便,做川军将领的工作,使刘湘部队校官以上军官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有所改变。他不负重托,促成了川军七军阀首领“易帜”。 1926年底,泸顺起义爆发后,陈达三担任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刘伯承的驻渝代表,往来于重庆、泸州、合川、顺庆之间,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负责筹集起义军需、军械后勤供应工作。 “三三一”惨案当天,当陈达三正要动身赴会时,屠杀的枪声和喧闹声已经开始,他急忙赶到会场制止。他一心想着救群众,不顾个人安危,边跑边连声高呼:“不准乱开枪!”“不准乱打群众!”在五福宫外指挥暴行的兰文彬部属发现了他,开枪射击,陈达三饮弹倒下。 农民自卫军领袖 李蔚如 李蔚如,字郁生,号鸿钧,涪陵大顺乡人。早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8年奉孙中山指派回川,在涪陵建立同盟会据点。1911年至1923年先后担任涪陵军政府副司令、司令,蜀军参谋长、督军参谋长兼四川讲武堂堂长等要职。 李蔚如同吴玉章、杨暗公、刘伯承等人交往密切,受他们影响,思想逐渐产生飞跃。1926年底,李蔚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结合实际研究中国革命理论,他说:“中国革命必须由工人阶级来领导,重点在于联合农民,同时还应该搞自己的武装。”从1926年下半年开始,李蔚如设立专门机构“君同龙新联团团练传习所”,训练涪陵农军骨干,先后举办了三期骨干训练班,涪陵农军人数最多时逾8000人。 “三三一”惨案后,全川各地党组织遭到破坏,涪陵由于尚有李蔚如的农民自卫军数千人,因而成为重庆附近革命力量集中的最后一个阵地,与四川军阀团阀对峙。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驻扎涪陵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师师长郭汝栋,为讨好刘湘,于1927年7月3日将李蔚如诱捕,并连夜送往重庆,在到达南岸黄桷桠时刘湘派人将李蔚如就地杀害。临刑前李蔚如书写《永决书》:“我今死矣,以身殉党国,理得心安。”表现出敢于牺牲的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来源:
7,帮忙提供一点重庆的红色故事要短小生动的那种谢谢
红色经典故事太多了,给你个网址,自己选择讲哪一个。 http://lkx.cqfd.gov.cn/zwgk/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4
8,老红军的故事
http://www.du8.com/books/outsina43056.shtml
《星火燎原未刊稿》里很多,上面是连接你找地球的红飘带这一书啊,写的就这个。老红军指长征的那些
9,红色经典诗歌有哪些
红色经典诗歌有《可爱的中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赞美党的诗歌》、《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可爱的中国》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可爱的祖国啊,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祖国啊,祖国,你永远充满希望,祖国啊,祖国,你永远朝气蓬勃!《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赞美党的诗歌》把幸福的曙光捧到了人民心中。是你刚强的性格,冲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为我们书写神奇的篇章。当洪水肆虐的时候,当地震到来的时候,是你站在人民的前面,伸出双手拯救生命。是你站在决堤的江中,用你的身体铸就堤坝;是你卧在倒塌的废墟下,撑起一片安全的天;在泥石流的奔跑中,以巨人的脚步蹦向被掩埋的人们,那一刻我的心触动了。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你永远是国旗上的一颗星 时刻闪烁着光芒。你是那喷血的朝阳,用生命书写乐章。你永远没有轻薄地表白,却用博大诉说着耀眼的辉煌。是你钢铁的意志,有力的臂膀举起祖国的彩虹,把幸福的曙光捧到了人民心中。是你刚强的性格,冲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为我们书写神奇的篇章。《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看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0,红色励志故事
红色励志故事:《长征路上红小丫》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名小红军,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11岁,所以大家都叫她“红小丫”。1935年,不满12岁的红小丫跟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队伍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往西走,她不知道队伍要走向哪里,只知道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意味着死亡。红小丫还是一名宣传队员,唱山歌、说快板、敲小鼓,她样样在行。红小丫和其他宣传队员们一边艰难地行军,一边做宣传工作。战士们听到红小丫的歌声,觉得全身都是劲儿。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红小丫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红小丫不仅会说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可是,没过多久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伤寒。红小丫躺在担架上,心里非常难受,她实在不愿意拖累大家,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红小丫听着大家暖心的话,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早点儿好起来!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红小丫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也能坐起来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红小丫痊愈了。不知道经过多少生死考验,长征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宣传队长给每人发一块布,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衣物都套在身上。大部队上山前,宣传队必须提前到险要处搭宣传棚。红小丫随着宣传队开始爬雪山。他们刚走到山前,就感到雪山的严酷。地下的雪冻得硬邦邦,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十分困难。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赶了过来。红小丫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儿走,胜利已经在招手,红军都是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有些和红小丫熟悉的战士和她热情地打招呼:“红小丫,谢谢你!”冷风像刀子一样刺着她的脸,但红小丫心里好似有一团火,她要和宣传队的伙伴们一起给大家鼓劲,给大家信心。宣传队跟着大部队继续艰难的前进着。由于年龄太小,红小丫有时只能拉着马尾巴向上爬。翻过大雪山,红小丫又跟着部队走过草地,最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年纪尚小的红小丫一路艰辛走完长征,也同时创造了她自己人生的奇迹。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罗盛教却不幸牺牲了。(你是余姚新城市小学的么,是几班?)。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罗盛教却不幸牺牲了。(你是余姚新城市小学的么,是几班?)
文章TAG:
重庆市潼南区革命红色故事重庆 重庆市 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