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小班国学经典百家姓教案

教学目标:  1、勇敢地沟通有关名称的来源,清楚自个儿名称的独特性与涵义。  2、通过解说、探讨,清楚百家姓的涵义。  3、体会我国姓氏的充实,启发孩子认知百家姓的兴致。  教学预备:  1、预先请孩子向爸爸妈妈们清楚自个儿的名称的写法、涵义与起名字的故事。  2、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贴于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展示写着孩子名称的海报道入  1、幼儿教师:你能找着自个儿的名称在哪儿吗?  2、孩子到海报上找到自个儿的名称。并学习用“这就是我的名称,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述。  3、幼儿教师:我们的名称都相同吗?  4、幼儿教师总结:我们人人均有一个名称,人人的名称均不一样,有些名称有2个字,有些名称有三个字,另外还有一些是四个字的。  二、找寻姓的奥秘  1、幼儿教师:名称内的1、个字是啥?你们的姓是怎样来的?可不可以改姓哩?为何?  2、幼儿教师总结:孩子是大人的小孩,因此,有些小孩是跟父亲姓,有些小孩是跟母亲姓。  3、幼儿教师:你姓啥?你明白有哪一些姓吗?  4、孩子述说,幼儿教师记录。  三、加强认知自个儿的姓氏  1、幼儿教师:你的四周有没与你同姓的人?你明白哪一些人与你的姓一样吗?  2、幼儿教师:我们我国的地才能大啦,总共有十几亿人口,因此有很多姓,如此多的姓在古时候就编成了本书,我们便叫它《百家姓》。  3、幼儿教师展示《百家姓》的书,并读一读百家姓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充实的姓氏。  四、探究名称的秘密  1、幼儿教师:我们孩子的姓是跟父亲或母亲的,不是任意起的,那你们的名称是怎样来的,有何小奥秘吗?  2、勉励孩子述说家里的亲人给自个儿起名字的过程或意义。  3、幼儿教师总结:原本我们大人不是任意给我们起名字的,我们孩子的名称是有一定意义的,表述了大人对我们的希望,与对我们幸福的祝福。  五、完结教学:《我为伙伴起名字》  幼儿教师:喜爱自个儿的名称吗?你除这一个名称,另外还有其它的名称吗?其它人会怎样叫你?你乐意为伙伴取一个既特别有美妙的名称吗?  相对于这一知识的接受,孩子还是较易的。对自个儿的姓的认知,及其涵义也较有兴致。一个个七嘴巴八舌的要说说。  在此一完结教学里,孩子能非常踊跃地讲出于己名称的好,发言比较热烈。

幼儿园小班国学经典百家姓教案

2,幼儿园国学教案高兴的小老鼠

【活动目标】  1、能四肢向前爬行,探索绕、越障碍物爬行的方式。  2、尝试用多种方法运送食物,保持身体协调一致。  3、能积极参与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运送食物,保持身体协调一致。  【活动准备】  1、老鼠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各种食物及障碍物道具。  2、录音机,磁带(准备活动及游戏的伴奏音乐。)  3、游戏:“找食物”的场景布置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按意愿戴上胸饰扮演小老鼠,教师扮演老鼠妈妈,一起跟随音乐跳舞。(准备活动)  教师:刚才小朋友和老师都把自己装扮了起来,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好吗?  2、幼儿练习四肢着地向前爬行,掌握爬的基本动作。  教师:孩子们跳得真棒!今天妈妈真高兴,想让你们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爬一爬。  3、幼儿自设障碍物,探索绕、越障碍爬行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及时对幼儿行为进行评价。  教师:孩子们快过来,现在帮www.jy135.com妈妈把这些东西搬过去随便摆放在哪里,摆好了吗?现在我们又像那样试一试,看看是不是爬得和刚才一样快。  (1)教师在过程中随机评价幼儿。  教师:这只小老鼠真能干,他看见有困难就绕着爬过去了……  (2)集中评价。请个别幼儿回答并示范肯定和鼓励幼儿所采用的方式,并用多元评价方式让幼儿自评、互评。  教师:孩子们快到妈妈这儿来,刚才你们摆了这么多东西在周围,你们还爬得这么快吗?那刚才你们在哪些地方爬过。你是怎么爬的,快去爬给大家看看……孩子们还在什么地方爬过……,这个地方你们爬过吗?你们是怎样爬的。  4、找食物。幼儿找食物并尝试用夹、驮、衍等多种方法运送食物,保持身体协调一致。教师在过程中随机进行评价。  教师:孩子们刚才认真的跟着妈妈学了爬的本领,你们肚子饿了吗?那你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到周围去看看能不能找到食物,待会儿我们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一起吃……你找到了吗?找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拿走的?  (1)猫来了。以猫出现的情景,增添游戏乐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教师:“糟糕,猫来了!孩子们快找个地方躲起来,猫走了,大家快出来吧,快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  (2)幼儿再次找食物,将找到的食物带回家。  整理运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旋律做放松运动后进行食物分享。  孩子们学了一天的本领,一定累了吧,我们来放松一下,拍拍腿……现在大家一起来分享食物吧。

幼儿园国学教案高兴的小老鼠

3,幼儿园大班国学勤俭教案

设计意图: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渐渐淡忘了这个传统美德。许多家长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对孩子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物质上有求必应,出现了一些孩子在吃、穿、行上的攀比现象。在幼儿园经常会发现只咬一口就被扔掉的点心、没关的水龙头、画了聊聊数笔的图画纸……看着这些无谓的浪费,我深深感到,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必须从娃娃抓起。结合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我设计了这节课。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节约的重要性。2.懂得节约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3.使幼儿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活动准备:1.收集废弃的牙膏管若干。2.生活中有关节约和浪费的多媒体课件。3.自制教玩具。活动过程:一、以操作“挤废弃的牙膏管”引入,帮助幼儿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理解浪费的概念。二、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讨论:你在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浪费的现象?(请幼儿回答)三、观看PPT,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了解相关节约的方法。过渡语:老师这有一些图片和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观看PPT: 餐桌上的浪费和饥饿的孩子。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节约粮食?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粮食?(幼儿讲述)(二)观看录像:幼儿洗手和餐后漱口的情况和缺水的现象。提问:他们是怎么洗手、漱口的?浪费水会造成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到节约用水?(幼儿讲述)(三)观看录像:幼儿画画纸被丢弃在垃圾桶和砍伐树木。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节约用纸?废旧物品可以如何再利用?垃圾要如何分类?(幼儿讲述) (四)教师帮助幼儿提炼节约的三种方法。 四、运用节约统计表,强化幼儿的节约行动。1. 师介绍节约统计表,对幼儿的操作提出要求。2. 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节约行为,进行操作黏贴。3. 教师对节约行为进行统计,小结。六、活动延伸:“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反思:这节社会性活动我主要通过:1. 通过“挤废弃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动为切入点,给幼儿浪费的概念。2. 开展“说说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身边。 3. 开展“观看图片和视频”。像洗手、漱口、画画等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孩子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幼儿了解资源的紧缺,认识环境的恶化,感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 开展“共同寻找节约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发现在在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意识到,从“不剩饭、不撒饭,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洗完手关上水龙头,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冲厕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环节约用水;纸张两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来折纸,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幼儿对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让节约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大。”另外,为了是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设置了“节约小能手”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的四个项目是幼儿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有幼儿号数的黏贴纸和合计栏便于教师和幼儿了解某个孩子的节约情况。便于幼儿根据记录表来提醒自己在这方面做好节约。勤俭节约,不是这一节活动,就可以达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动延伸环节,我将“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具体的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班上开展“争当节约小能手”的评比活动,每天一张进行统计,每周评选一次,同时值日生要做好监督检查。在组织社会性活动中我也有许多的困惑:1.提供对照的画面能否增强活动的有效性。2.像这样的社会性活动,是否需要在集中教育活动中开展。

幼儿园大班国学勤俭教案

4,小学四年级国学诵读教案

设计理念: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浓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说勤学成才的故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字经》一课,体现了文化的浸润,这是纯样的民族文化的浸润,不仅是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们身边,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过程中。 “苟不学”“易为人”“鸡司晨”这些词句,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字经》的节选。 板书课题:《三字经》 二、学习课文 1、通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交流整体感受: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喜欢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六)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把字写美观。 1、在这组文章中,你又认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非”: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设计说明: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字形,都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来的就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结论。) (七)总结与延伸: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今天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继续诵读。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6人的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益友:作文天才李墨涵;唱歌能手马泽远;小书法家林至立……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这样我不就可以在这万顷绿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识的养分吗?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学问的道理呀!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5,谁有三年级国学启蒙的教案急用

只找到这个,你看看吧:国学启蒙教案——五岳独尊——泰山教学案例1. 泰山美景教学目标:1. 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 背诵杜甫《望岳》3. 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 积累泰山文化。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2. 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3. 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 再读诗句——背诵5. 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6. 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7. 当堂检测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 作业: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2.泰山日出教学目标:1. 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 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3. 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64623166的意境。4. 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 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2. 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3. 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4. 温馨点击,积累知识5. 当堂检测: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登山抒怀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1. 当堂检测: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6.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
<p><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zhaojiaoan.com%2fsearch.asp%3fm%3d0%26s%3d0%26word%3d%25b9%25fa%25d1%25a7" target="_blank">http://www.zhaojiaoan.com/search.asp?m=0&s=0&word=%b9%fa%d1%a7</a></p> <p>1、国学教学方案国学班教学方案第一节课前:①准备教材:初读本,唱唐诗,教学cd ②准备宣传vcd,③点名单:了解学生结构,是否交费报名 ④ 弟子规总叙的卡片 ⑤检查电源以及播放设备 ⑥其他:黑板,水笔,粉笔,纸巾,时钟表过程:一,静定10`1自我介绍①老师自我介绍... 类别:朗读、阅读 大小:6.00 kb 日期:2009-12-26 [查看详细] </p> <p>2、国学教育教案 论语七则(推荐)国学教育教案设计 《论语七则》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四书五经里的&quot;四书&quot;是指哪四书?有些同学回答出来了,有些同学没有回答出来。其实,这四书五经中的&quot;四书&quot;说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这四... 类别:朗读、阅读 大小:6.00 kb 日期:2009-12-26 [查看详细]</p> <p> 3、国学教育教案 大学(推荐)国学教育教案设计 《大学》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培养&quot;格物致知&quot;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难点: 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类别:朗读、阅读 大小:6.00 kb 日期:2009-12-26 [查看详细] </p> <p>4、国学教育教案 弟子规(推荐)国学教育教案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译《弟子规》,领悟《弟子规》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你们知道的经典性的诗文有哪些呢? 类别:朗读、阅读 大小:6.00 kb 日期:2009-12-26 [查看详细]</p>
去文库啊

文章TAG:国学  教案  幼儿  幼儿园  国学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