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不是各发展各的

成都周边区县都算,一小时能开车到达都算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和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是不是各发展各的

2,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包括哪些区县

初步构想:“1小时经济圈”由23个区县组成。包括:主城9区、长寿、合川、涪陵、永川、江津、万盛、璧山、綦江、荣昌、南川、大足、潼南、铜梁、武隆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包括哪些区县

3,重庆市巿政未来五年怎么规划

重庆市巿政未来五年规划如下:1、建设重庆至厦门高速铁路 2、加快建设重庆国际航空枢纽 3、加快建设重庆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 4、加快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
搜一下:重庆市巿政未来五年怎么规划

重庆市巿政未来五年怎么规划

4,谁知道重庆市一圈两翼具体包括哪些区县

在2006年11月,重庆提出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两翼”)。 “一圈两翼”将被作为未来重庆的战略构想,到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内将形成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若干小城市的城市体系。以此为核心,带动渝东北、渝东南两翼生态区的发展,形成中国西部的强力增长极。 1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主城九区,以及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双桥、璧山、江津、綦江、万盛、南川、涪陵、长寿等共23个区县

5,由于成渝经济区的推进重庆是不是注重对西边往四川方向扩展而轻

现在祖国的发展思路是中部的发展,上海到中西部的高速公路再修,以后重庆到上海开车只要17个小时。四川和重庆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吃穿住行上都有类似,特别是居民生活习惯有相同的地方,所以发展成渝经济圈是一条双赢的捷径。对于涪陵长寿方面,第一缺乏资源,第二,地形的影响,这个在涪陵更为明显,涪陵江边可以开发的地方日趋减少,江边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除此之外,涪陵地形较好地势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可谓是非常非常少,所以涪陵长寿如果能在现有水平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还是很困难的。(存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个人觉得万州那边也发展的不错,只有我的家乡那边,乌江流域稍迟一点。
主要因为只有西边有平地修工业园,不可能修到武隆潜江大山里去吧
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重庆向西发展可以推动川渝接壤地带的发展,东部不是不发展,而是不是侧重点,发展那个区域不需要太急迫。而东西差距如此大,当然需要优先发展西部
你也不看看重庆东边是什么地方,黔江?万州,都是比较落后。只有涪陵还稍微得行点。再看看西边,永川,合川都是重庆的传统发达地区,而且西边交通也较东边发达,那些企业相对也更愿意去西边。

6,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工业化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推进动力作用。“一圈”为推进重庆工业化进程、用新型工业化引导重庆产业深度开发,实现产业分类、集聚、规模发展,构筑优势产业体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将成为重庆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创造的财力将使全市具备支持“两翼”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重点开发区承载力水平,减轻限制开发区发展的负担和压力。“1小时经济圈”内城市功能建设对重点开发区域承载力的提升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需求,将承接大量“两翼”限制开发区的人口、劳动力,减轻“两翼”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的压力,使“两翼”人均拥有资源量、财力水平等大幅提高。第三:“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有助于形成要素资源洼地,借外力促进内部循环协调发展。“1小时经济圈”与长江上游沿线、四川的老成渝沿线、新成渝沿线、贵州北部沿线地区通道的打通,可以借助合作平台,使重庆形成要素聚集的洼地。对于“两翼”地区,依托长寿和涪陵副核重要节点,以及连接“两翼”城镇的公路、铁路等中通道和纽带,通过物流、人流的中转、传递,带动生产要素流动,辐射“两翼”。区划沿革1932年,二十一军军部令重划界址。计巴县划入场镇有两路场、姚公场、南城坪、海棠溪、弹子石及县城全部;江北县划入市区的有弋阳、宝盖、金沙、上关、樱花、下石梁、上石梁七厢,溉澜溪、相国寺两码头以及县城全部。巴县划入43k㎡,江北划入3.75k㎡,全部面积为46.75k㎡。1939年5月,重庆市将原有的6个区改设为12个区。6月,巴县龙隐乡(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一带)划入重庆市。1939年至1940年,巴县、江北县位于城郊的区域陆续划归重庆市。

7,西三角发展有利条件

川陕渝三省市共有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9%,占西部地区5.4%;常住人口14026万人,占全国的10.6%,占西部的38.4%;调查显示,2008年西三角的gdp总量为21504.64亿元,占全国的7.1%,西部的36.9%,人均gdp15332元。从资源情况和产业特征来看,陕西省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西安科研力量与研发能力较强,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偏弱;四川水电资源丰富,成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其航空产业与西安互补,电子信息产业也相对发达;重庆市制造业基地,能迅速的承接成都、西安的研发成果,并且转化为生产力。 就三省钢铁产业来看,四川省钢铁以年产钢材780万吨,产值342亿元的攀钢为龙头,占据着全国三分之一的钢轨市场,形成以 if钢板、汽车大梁板、高强度深冲镀锌板、gl板等冷热轧板为代表板材系列,以三氧化二钒、高钒铁、氮化钒、钛白粉为代表的钒钛系列,以优质无缝钢管为代表的管材系列,以高温合金、模具钢为代表的特殊钢系列和棒线材等六大系列标志性产品。重庆钢铁则是以重钢为代表,作为十一五规划重点环保搬迁项目,如今已拥有年产600万吨产量,其中年350万号的船板产量,使重钢成为全国最大的船舶用钢精品基地。陕西虽只有年产500万吨的总体产量,但是其年产2亿吨居全国产量之三的煤碳产量,却是钢铁产业不可或缺的上游原料。因此,如果产业、资源优势互补性极强的西三角能上升到国家区域规划的高度的话,将意味包括工业布局、城乡统筹、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内容为一体的战略规划将会使原本就是西部钢铁领头羊川、渝两省钢铁产得升级加快,从而进一步提升,西部钢铁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科研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接成都、西安的研发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从资源情况看,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重庆则可接纳四川的水电产能,陕煤入渝、渝铝输川陕等方面都有密切往来,另外就是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人力资源相对充足。  目前重庆和四川相互投资的比例非常高,而西安科研力量向成都和重庆转换比重也很高,这都为今后三地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打造“西三角”经济带,整合西安、重庆、成都3个核心城市群,就会带活整个大西部的经济高地。 李勇(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打造“西三角”经济带,首要是进一步加强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市对腹地的吸引和辐射功能,与周边其他城市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具体而言,可分别以重庆主城和成都、西安3个特大城市为中心,大致按照1小时车程的距离为半径,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经济圈、关中城市群,形成以大中小城市为依托、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其中,重庆1小时经济圈包括以重庆主城为中心的23个区县,除主城外主要包括永川、涪陵等6个地区中心城市;成都经济圈除成都外,主要包括绵阳、德阳、乐山等地市;关中城市群除西安外,主要包括咸阳、宝鸡等地级城市。  3个都市经济圈分别形成放射状与环状交通设施相结合的网状结构,使各大中小城市之间顺畅地互联互通;根据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分布状况,合理布局能源、通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围绕重庆、成都和西安各自的主导产业,发挥周边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功能。通过对这3个都市经济圈的建设,形成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城市群的3个“引擎”。  根据3省的实际,我建议进一步优化成渝大都市带和关中城市群的功能。加大以交通干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西三角内形成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的交通网络;形成跨省市的输电、供气网络,在能源供给上互通有无;形成顺畅的通讯网络,搭建信息传输的平台。  要加强城市群协调机构建设,可以西三角内市县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为主体,组建西三角城市群协调办事机构,内部可以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各城市群内各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各种政策的制订和落实、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财政税收关系的协调等,打破重庆、成都、西安3地之间利益分割的格局,建立起各市、县之间平等对话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合理分配。

文章TAG: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规划重庆  重庆市  市一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