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行政区
故以下仅列出1953年的全国行政区划:
华北区:北平市、天津市、河北省、察哈尔省、山西省、绥远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区:沈阳市、旅大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长春市、哈尔滨市、辽东省、辽西省、吉林省、松江省、黑龙江省、热河省;
西北区:西安市、陕西省、甘肃省、宁夏省、青海省、新疆省;
华东区:上海市、南京市、山东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
中南区:武汉市、广州市、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包括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南区:重庆市、四川省(包括重庆)、贵州省、云南省、西康省、西藏地方、昌都地区。
现中南地区拆分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把中南地区中的中部省份河南、湖北、湖南称为华中,把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澳门和香港称为华南,这种提法是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气象地理区划的普遍划分。
而今,中国按地理区位一共被分成七个地区,分别是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
七大地理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传统上中国一直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七个区域,沈阳、北京、西安、上海、武汉、成都、西安分别是七大区的区域中心。
六大区决定了身份证号和电话区号
这个大区划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最明显的是身份证号和电话区号。
我国身份证号码的开头数字,分别为1、2、3、4、5、6,代表的就是这6个大区,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第二个数字则对应大区下的某个省级行政区,比如北京身份证开头两位11,即华北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上海的31,代表的是华东大区编号为1的省份,以此类推。
华北: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15;
东北: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
华东: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
中南: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
西南: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
西北:陕西61、甘肃62、青海63、宁夏64、新疆65
另一个影响颇深的是电话区号。
六大区原来各自的机关局分别设在北京、沈阳、上海、武汉、成都、西安,担任各个区域的交换中心,如华北区北京交换中心为23(注,后来给了新成立的直辖市重庆),省会分中心分别以3开头,如石家庄311、太原351、郑州371(注,电话局分区与行政大区略有区别,这里河南属华北区)。
东北大区交换中心沈阳对应24、华东大区交换中心南京对应25、中南大区交换中心武汉对应27、西南大区交换中心成都对应28、西北大区交换中心西安对应29。
区号的形成跟解放战争时期通讯系统有关:各地的野战军要作战必须要有统一指挥,中央只能靠电报和各野战军联系,为指挥方便,这些中央局设立的地方局应运而生,它们就是后来六大区的雏形。
六大区变七大区
由于海南省、重庆直辖市、两大特别行政区的成立,六大区方案略有变化。
中南区分为华中区和华南区。
中南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六省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均以数字“4”开头(江西省后来划为华东地区)。香港、澳门回归后也被列入中南地区,但因其特殊性经常被单独列出。
中国七大行政区及各省市地理位置
中国按自然环境及行政需要共分为七大行政区,可以看成个'三'字。分别是: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
1.东北
东北有3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简称“东三省”。黑龙江省有黑龙江,辽宁省有辽河,东三省中部是吉林省,没河流。原属东北大区的内蒙古划入华北区。
2.华北
华北地区有2市2省1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TAG:中国省市地图中国 省市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