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三位清代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王铎 《杜诗卷》傅山 《老景信口诗》邓石如 《司马温公杂仪》
htm" target="_blank">http://baike朱腾轶|发布于2009-11-30 21:04评论
刘墉 翁方纲 邓石如 吴让之 吴昌硕 金农 郑板桥 赵之谦 等等。。。

列举三位清代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2,清代书法字体解析

(按照历史的顺序) 一隶书,秦代(秦始皇)较为流行,很少有笔锋,基本上是圆头方头起笔,墨不可太化,横要平。 二篆书,用来刻在石头上(名字)做落款 三楷书,始与唐代,柔数欧阳询,硬属柳公权,是字体中最难入手的一个字体,但写的好是最美的。 四行书,行书写地好的有赵孟頫,王羲之。。。。。。赵粗,王细。 五行楷,赵孟頫写得颇有特色。是楷行的结合。 六草书,怀素,王献之,黄庭坚等人,所谓草书是龙飞凤武,杂乱中有章法。
清代管阁体很有名,清代书法家很多

清代书法字体解析

3,清朝皇帝中谁的书法最好

满族的书法艺术到清代时呈现极盛景象。清朝皇帝都长于书画,顺治帝的书法结构苍秀,还擅长绘画;康熙的书法亢气浑涵;雍正的字则挺拔苍劲;乾隆的书法气势恢宏,颇具功力。他们三个都不错
清朝十二位皇帝有三位皇帝的书法造诣是相当不错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书法各具特色。雍正的字在康雍乾三帝之中写得最好,其书法文雅遒劲,妙兼众体,比康熙的字来得飘逸潇洒,比乾隆的字更庄重有骨,尤其是他的行楷写得更好。
乾隆
康熙
康熙,康熙自幼遍临百家,书法深得董书精髓绝对不是乾隆,论书法造诣,乾隆照他爷爷差远了

清朝皇帝中谁的书法最好

4,清代四大书法家是谁

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清代四大书法家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清代书法是碑派的复兴时期。中国清代书法在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上,经历了一场艰难的蜕变,它突破了宋、元、明以来帖学的樊笼,开创了碑学,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北魏碑体书法方面的成就,可以与唐代楷书、宋代行书、明代草书相媲美,形成了雄浑渊懿的书风。清朝也是中国书法比较繁荣的一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家。清代四大书法家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1、翁方纲(1733~1818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嘉庆二十三年,卒。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小石帆亭著录》等。2、刘墉(1719年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3、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4、王文治(1730-1802)清代官吏、诗人、书法家。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四人书法享誉大江南北,时称“翁、刘、梁、王”。后人称他们为清四家,清代书法是碑派的复兴时期。

5,明清书法绘画艺术成就

明清两代书法艺术风格历经数变并有重要发展, ,明前中期书风儒雅蕴藉,至晚明出现巨大转折,或纵逸,或奔放,或劲健,或清疏,注重抒发个性,力矫柔媚甜俗之弊,在行,草楷书上有所成就.清代前其贴学仍然流行,但自乾嘉以后,金石学,考古学兴起,大量碑版出土,引起书家注意,遂突破贴学的樊篱而竟尚碑学,审美情趣又为之一变,一些画家亦擅书法,特别在篆,隶,魏碑等方面成就尤高,对书法发展有振兴之功,并予近代书法以直接影响.明初三宋及馆阁体宋克,字仲温,长洲人.他不为当时流行的赵孟頫书风所影响而能摆脱时尚,工真,行,草及章草.他学书用功",日费千纸".楷书学王羲之,章草学皇象<急就篇>,他变古章草的扁方字形为长方体势,变园厚古拙的用笔为挺拔瘦劲的笔划, ,具有隽秀刚健之气,传世的<七言绝句>中就有这种特色.与宋克同时的还有精于小篆的宋邃和擅长草书的宋广, ,宋广传世作品有<风入松词>和<临贴怀素自叙贴>,用笔瘦劲奔放,宋克,宋邃和宋广时称"三宋",他们对明初书风影响颇大.明代中期吴门三家明代中期不少书家又宗法魏晋唐宋诸家,以畅神抒情为目的,他们皆为苏州人,宗法黄客运地,书风遒劲奇倔的沈周,正德,嘉靖时期苏州又出现了祝允明,文征明和王宠,其书风大变,形成吴门书派祝允明,号枝山.有"祝京兆"之称,传世墨迹<草书前后赤壁赋>.草书<洛神赋>祝允明为人纵逸不羁,纵横多变的狂草也最能体现其个性.文征明,他学书于李应桢,吴宽,及沈周,勤奋钻研,终生从未辍笔,真隶行草俱长.他以小楷最为人称道,大多师法王羲之,法度严谨,笔锋挺秀,清俊雅致.墨迹<真赏斋铭>可见其坚实的功力.他的行书写得清新儒雅,体态雍容,大字则追法黄庭坚,用笔舒展,文征明为人立身严肃不苟,其书法也谨严,精于法度,并能寓潇洒于方正之中,现飘逸于工整之外,饶有秀雅闲美这趣.王宠,字履吉.富有才华但科兴屡试不利,只以诸生贡于南京国子监,他书学王献之,虞世南而有变化,小楷疏宕而和谐巧妙,具有晋唐人的韵趣,形成"神韵独超,天资特秀"的书风.清代书法大体可分为两大流派,以阁贴为主,承接晋唐以来的书法传统,追摹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董其昌,另一种是借鉴两周钟鼎,秦篆,汉隶及六朝石刻的碑学.刘墉,字嵩如,号石庵.乾隆进士.他擅长行楷,他初从赵孟頫入手,后学董其昌,又广泛借鉴诸家,形成温柔敦厚,天真烂漫的风貌,体现了雍容华贵的气度,被誉为"集贴学之大成",是清代贴学中造诣最高的书法家.墨迹<行书陈白沙诗>.碑学的兴起清代中期以来,先秦青铜器,秦汉碑片的不断发现,引发古文字学与金石学研究的高涨,也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变革.嘉道以后,碑学也为主流,开创了清代书法的新风.金农,擅长隶书著称,其书法得力于<天发神谶碑>和龙门造像铭,创造出一种用笔方正,棱角分明的特殊风格.所用笔皆将毫端剪平,书写时平铺如板刷,横粗竖细,点画浓重,因而称为"漆书".这种以拙为妍,以重为巧,苍古奇逸,魄力沉厚并带有金石味的书体,颇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邓石如,名琰,字石如.书法篆刻兼长,书法中迟缓篆书最为著称,邓石如以李斯及李阳冰为法,但不以此为满足,而是俐抒新意,打破了传统篆书中单纯追求匀称拘板,婉转圆润的意趣,转达为沉雄朴厚而又不失婉丽遒劲,他的隶书则用笔篆籀之笔带行草意气,体方笔圆,神采飞扬,写来大气磅礴,极富特色.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早年功夫临习<兰亭序>,学习颜字,钻研秦汉六朝碑刻.他最为擅长隶书,能融会秦篆及汉隶碑额中用笔结体之妙,并兼取颜真卿写楷书的方法,点画平直均匀,端庄整肃,气度恢宏而且越大越妙,他的行,楷学颜而又取篆隶用笔,亦能自出新意.赵之谦,咸丰九年举人,曾任江西鄱阳,奉新等地知县,学问渊博,擅诗文,书画篆刻俱佳,他学书由颜入手,早期笔力雄厚,结字宽博,后转向钻研六朝及北魏造像铭,但不追求斩钉截铁的碑刻效果,更重在领悟笔意,用笔方中带圆,笔势飞动,并融入颜书的精髓,人称其书是"颜底魏面"。
书法类: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称:“刘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经史百家,擅长水墨,工诗善对,精于书法。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绘画类:的作品突破了传统,他的作品不是自然景物的“再现”,不是前人艺术的翻版,也不是远离生活的笔墨游戏,是有着独特个性,有的。因而,自它的作品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不难发现,人们的审准,喜欢有个性,有意境,有创新,有感染力的作品,这就给我们启示:作品只有具有个性、创新,才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文章TAG:清代书法清代  清代书法  书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