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洛阳有——“洛阳风俗不禁街”,洛阳“灯树千光照”,洛阳“火树银花合”,洛阳“宫中彻夜明”,洛阳“火树连上阳”,洛阳“彩仗连宵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长安连个正儿八经的唐朝宫殿都没有,西吹口中的唐朝长安三大内,太极宫是隋朝留下的,和洛阳的紫微城相比,被李世民自嘲为农家小院;大明宫是废弃多年的李渊的烂尾养老院仓促改成的,盛唐时期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兴庆宫是藩王府改造的。
1、洛阳到底是唐朝的陪都还是国都?
洛阳是唐王朝的陪都。大唐王朝国祚289年,其间有一段插曲,就是武则天篡权,建立武周15年,迁都洛阳,按照中国人传统习惯,武则天是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就是名正言顺的李家人。所以武周不被承认为一朝,以现代人观念,因为都城东迁,也可认为武周在洛阳的15年。这样大唐国都在西安274年,武周在洛阳15年,换句话说大唐274年,洛阳都是陪都。
大唐十八陵都在西安周围,包括武则天与高宗的合葬墓乾陵,也佐证了这一点,因为宗庙在西安,宗庙所在为都,无宗庙只能是“邑”,西安洛阳在古代被认为是古都双子星。中国是一个大国,特别是大一统王朝,所以很多朝代都设有主都和副都,也就是首都和陪都,在中国历史上周秦汉隋唐首都都在西安,西周隋唐又设副都洛阳,以便于统治。
当然洛阳也曾为东汉西晋首都,首都、副都是由西安洛阳的地理形胜与位置决定的。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金城千里,平畴沃野,易守难,四塞以为固,洛阳被誉为一小关中,八关拱卫,也是形胜之地。但洛阳的不足是处四战之地,盆地狭小,无战略纵深,所以在历史西安孕育了周秦汉隋唐等强大鼎盛辉煌的王朝,而洛天下之中的位置就是最理想的陪都。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颇丰,历代统治者多把山川作为国运的象征,有利的山川形胜、充足的城市供水,是选择都城地址的重要因素。
洛阳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宋李格非有言:“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清人顾祖禹也说洛阳“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由此看来,洛阳成为帝王建都的首选之地,也就不奇怪了。洛阳作为都城的最早城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
历史文献记载为夏王太康的斟鄩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现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经考古发掘与研究,确认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大型古都遗址,而斟鄩城就位于偃师西南翟镇乡二里头村南,往东不到10公里是伊洛二水交汇处。从夏都斟鄩所处的地理形势上看,符合古代选择城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地势平坦便于耕种,又临近伊、洛二水,水源丰富,且有水利舟楫之便,是一个理想的王都所在地,
那么,汉魏等朝之所以择洛阳建都,同这里地理条件优越也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军事形胜重要,环山面水,东有虎牢、成皋之险,西接函谷崤渑要隘,北临邙山屏障,南对天然伊阙,其次,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西接秦陇,南达江淮,东至齐鲁,东汉时,洛阳已成丝绸之路的起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由于这一点,“朕以恒、代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洛伊,通运四方”。
最后,邙山洛河之间平原广阔,适于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到了隋唐时,洛阳的交通较汉魏时期更为便利。城内交通路网密布、处处通漕,整个漕运系统以洛水为中枢,南北两翼遍布河渠;都城与外界交通方面,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洛阳成为全国水运中心,历代帝王选择都城地点,都讲究天时地利,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凭借良好的地形、便捷的交通、再加上历史的积淀,成为十三朝都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TAG:洛阳怎么走出国都的 洛阳 国都 朝代 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