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玉华寺供奉有没有玉皇大帝

这个确实没有的,华龙寺的话,他们供奉的是佛教的,所以里面的话确实是没有玉皇大帝的,其实一般性的话,玉皇大帝很难会供奉

玉华寺供奉有没有玉皇大帝

2,玉华宫景区的历史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在此营建仁智宫,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扩建后改名玉华宫,是盛唐时有名的一座皇帝避暑的离宫。唐高宗水徽二年(公元651年)废宫改名玉华寺。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十月唐玄奘于玉华寺翻译佛经四年有余,并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于此。宋至明清时期的玉华寺即位于玉华宫肃成殿所在地。

玉华宫景区的历史

3,唐玄奘和玉华宫故事

公元648年,当玄奘49岁的时候,他的事业发生了很大的转机。这年夏天,忙于翻译的玄奘被唐太宗召到距离西安不到一百公里的避暑之地玉华宫。第一次来到这里,玄奘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将和他以后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在玉华宫,皇帝赐给玄奘价值百金的袈裟,最为重要的是皇上终于答应为翻译的经书做序,对于玄奘和大唐的佛教而言,这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李世民写道:佛教兴起于西方世界,汉代传入中土,几百年间,教义繁多,众说纷纭,幸有佛门领袖玄奘法师,天资聪慧,禀赋超人,只身策马,长途远征,积雪尘飞,道路难辨,惊沙夕起,遮天蔽日,周游西宇,十有七年。《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亲笔书写,总共781字,这个将大唐带入盛世的帝王,用极其华丽的文字,高度评价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壮举,也充分肯定了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唐的皇帝不仅敕封玄奘为佛门领袖,而且,第一次表达了对佛教的支持态度,而这正是玄奘日思梦想的追求,他的苦心积虑终于得到了回报。公元659年的秋天,60岁的玄奘来到了玉华寺。玉华寺在今天陕西省铜川市附近的山谷,风景秀丽,优雅清静。太宗皇帝去世之后,高宗下诏,将皇家郦宫改为寺院,就是在这里,大唐的高僧玄奘,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玉华寺,玄奘决定翻译规模最大的一部佛经,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梵语有二十万颂,汉文至少在数百万字以上,翻译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由于数量太过庞大,弟子们建议删繁就简,但是玄奘坚持秉承原文,一个字也不能少翻。玉华寺中的玄奘,再也没有踏进过繁华的长安城。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佛经翻译上。“经卷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不能完成。你们每个人都要抓紧时间,努力一点,不要害怕辛劳。”在玄奘的一生中,他第一次流露出担忧之情,多年的劳累,使他的体力出现了衰竭的征兆,他已非常清楚,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四年时间过去了,庞大的大般若经终于全部翻译完成,公元664年,正月初三,玄奘应弟子们的请求,又开始翻译新的佛经,勉强翻译了几行之后,玄奘慢慢地放下了经卷。“这部经卷与大般若经相仿,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用完,再也无法翻译,死期已至,不远了” 他平静地告诉弟子们,归期将至。玄奘就此停止了他19年之久的佛经翻译事业。19年的时间,玄奘一共翻译佛经47部,1335卷,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玄奘翻译的佛经,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严谨,全面超越了他的前人,后来者更是难以企及。在中国的翻译史上,他的地位空前绝后,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找不出第二人。然而玉华寺中的玄奘,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在他亲手督造的石窟,玄奘最后一次礼佛,对于一个僧人而言,生命的目的在于实现圆满,圆满的标志就是成佛。自从踏入佛门以来,玄奘一直追随佛的脚步,片刻也不敢懈怠。10岁踏入佛门,13岁正式剃度,27岁时为寻求佛法而西行,19年孜孜不倦的学习,19年呕心沥血的翻译,回顾自己的一生,他问心无愧。公元664年正月初八,有弟子梦见一座巨大的佛塔倒塌,“浮图崩塌,这是我灭谢的征兆。”正月初九,玄奘在屋子后边跨越一道细小的水沟时,不慎跌倒,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自己的禅房。“我眼前有白莲花,大於盘,鲜净可爱。” 弥留之际,玄奘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成百上千的人,穿着锦肃的衣服,携带者华盖珍宝,在音乐的伴奏下,玄奘似乎听到了佛的声音,西天在召唤。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玄奘相信,他能够成佛。玄奘生病的消息传至宫廷,唐高宗迅速指派皇家医生诊治,但是,御医到达玉华宫的时候,玄奘已经圆寂。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夜晚,玄奘安详地离开人世。长安的皇帝闻听恶耗,一连数次感叹,朕失国宝矣。唐高宗不胜悲痛,以至于罢朝数日,根据皇帝的意见,玄奘的遗体送抵长安,暂时安置在慈恩寺的翻经堂。玄奘所翻译的经书,也全部交付慈恩寺保存。《三藏法师转》记载,遗体停留在慈恩寺期间,玄奘的弟子数百人痛哭不已,京城的僧侣和百姓也前来吊唁,每天都达到上千人。“我死之后,用最简单的方法裹住我的身体,安置在一个僻静的地方”公元664年四月十四日,玄奘下葬。但是,他的葬礼既不简单,也不安静,史料记载,从皇室到百姓,从佛门到俗世,长安附近五百里内送葬者一百多万人。斯人已逝,留给世人的是绵绵不绝的怀念。大唐的皇帝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 ——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犹昏,灯炬斯掩。 根据玄奘的遗愿,他的遗体被安葬在长安东边的白鹿原,据说唐高宗从皇宫的高处因望见玄奘的坟墓而经常伤心。5年之后,高宗皇帝下诏,将玄奘的遗体迁葬于长安南边的樊川。樊川在陕西省长安区,玄奘的舍利塔就屹立在这里,在玄奘塔的两侧,埋葬着他的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他们是玄奘衣钵的传人。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他不仅翻译了规模庞大的经书,而且创立了著名的法相宗。玄奘圆寂之后,法相宗分别由窥基和圆测发扬光大,其中窥基是西域于阗国王室的后裔,圆测是朝鲜半岛新罗国王的孙子,今天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法相宗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佛教流派。其实玄奘的影响远远超出宗教之外,19年时间,110个国家,5万里行程,公元七世纪初期,他以坚定的意志和独一无二的智慧征服了丝绸之路,玄奘是古代世界首屈一指的旅行者,现代探险家的先驱。旅行的意义在于传播文明,玄奘是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之间最成功的使者。他在印度学习佛法,也在印度成为佛学大师,没有他的著作,印度人几乎无法重建自己的古代历史,今天,玄奘的故事被写进了印度学生的教材,凡是读过书的印度人,很少有人不知道玄奘的名字。2007年2月,在中印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玄奘纪念堂在印度那烂陀附近落成。玄奘已经成为亚洲两个大国之间友好的化身,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空前绝后的,是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唐玄奘和玉华宫故事


文章TAG:玉华寺供奉  有没有  没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