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历史

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南北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

2,七年级上册历史书

3 4还是34 第3说的是人类的起源 4是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34说的是商鞅变法和战国时代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

3,七年级上历史

河姆渡居民 距今年代:约7000年 代表流域:长江流域 工具制造:磨制石器 手工业:黑陶 农业:水稻 畜牧业:猪狗水牛 房屋特点:干栏式 社会组织:氏族 发现地点:浙江省余姚县 半坡居民 发现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距今年代:约6000年 代表流域:黄河流域 工具制造:磨制石器 手工业:彩陶 农业:粟白菜芥菜 畜牧业:猪狗 房层特点:半地穴式 社会组织:氏族 不用给我悬赏分的!!我只想帮人!!呵呵!!

七年级上历史

4,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1.商鞅变法 2. 百家争鸣 3.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4.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5. 评价秦始皇( 功大于过) 6. 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 7. 丝绸之路, 造纸术, )地动仪, 《史记》, 赤壁之战 8.北魏孝文帝改革
没学过的不考
亲,横纵向背一下。横向是同一时代的事件相互的影响,纵就是书本后面的附录时间表。要背图。
去买问题精析

5,初一上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汉和匈奴是战争的关系。“匈奴人失去河西走廊”体现了汉武帝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材料二反应了汉和匈奴是和平友好交往的关系。“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蔗无干戈之役”体现了双方数十年无战争的和平交往。 2.材料一是汉武帝三击匈奴后出现。 材料二是昭君出塞后出现。 3. 评价:1)维护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定,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经文化交流。 2)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无论战与和都是民族融合的表现。 4)我国古代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和平是主流。 5)我国自古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年表

西周(前1046到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30000年 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00到5000年 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距今约5000到4000年 传说中的炎帝 黄帝和尧 舜 禹时期夏(约前2070到约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商(约前1600到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周武王灭商,但太多了 找时间 给你 o(∩_∩)o.,西周开始(牧野之战) 公元前771年 戎族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还有 ,商朝建立
姓名 时间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仁”的思想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 墨子 战国 不填 “兼爱”“非攻” 韩飞 战国 不填 “法治” 孙武 春秋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

7,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附录 后记
略知一二

文章TAG: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  七年级  年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