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下图历史上武汉、九江灾情最多,一般来说长江有灾情,必然有九江、武汉,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次,平均每4.2年1次,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几次严重的洪水灾难。

1、南京也处于长江沿岸,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水灾较少?今年水情如何

南京也处于长江沿岸,历史上为什么发生水灾较少今年水情如何

如果根据长江水文特征分段的话,南京属于下游,而我们常看到新闻媒体报道,洪水灾害最多的是九江、武汉、两湖等地,这些地方位于长江中游,虽然说武汉、九江与南京相差不远,上下游相差不大,但由于河道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历史上南京灾情减轻了许多。我们看下图历史上武汉、九江灾情最多,一般来说长江有灾情,必然有九江、武汉,这是为什么呢?上图中九江、武汉周边水情非常复杂,武汉众水归一,武汉处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1870年大洪水就是汉江与长江洪峰叠加而造成全城尽染,其次洞庭湖水系也是是非之地,产水非常多,所因此武汉一直受洞庭湖来水影响,往往出现灾情,

九江更特别了,正好处于鄱阳湖出水口左侧,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后,托高了水位,加之沿岸上面还有武汉来水,多支来水交汇九江,洪峰最容易叠加,因此历史上九江溃坝次数多一些。我们再看看地形,三座城市差别还是不小,武汉与九江河道有些偏山区性,山区性河道有什么特点呢,有一定的落差,河水流速快,泥沙多,会导致河床泥沙淤积,河道发生偏移,引发河流改道,

其次这里的河道偏狭窄,适合人类生存的空间有限,就要与河流争地,争水、争空间,容易出现洪灾。而南京呢,南京是出大别山之后,变为平原性河道,河流侵蚀减弱,建设作用加快,河道偏自然形成,人类的约束力量减弱,但也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河流容易变曲,但相对人类的历史周期来看,河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这个周期变长了,

加之南京下面为了通航,人工疏浚河道所起的作用不小,虽然人工作用有限,却起着河道延伸的导向作用,人类又在两岸加筑大堤,所以下游改道还变不容易了。古代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较差,河道难以束缚,河流不断摆动,泥沙沉积,摆动沉积,千万年的累积,河道形成了,变得稳定了,所以下游河道的形成可不是人为结果,是自然的选择,

从目前来看,这里成为人类最宜居的地方,是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上图是目前南京水位,从上图可以看出,南京水位也在警戒水位之上,现在是10.7米,超出了1.37米,从水位线来看,波动较小,水位非常平稳,但这里海拔这么低,河道受海潮影响加重了。目前南京航运却受阻了,南京三条轮渡航线宁浦线、燕八线和棉花堤渡口继续停运,板桥汽渡仍停运,

2、武汉长江历史上发过什么严重的大水?

武汉长江历史上发过什么严重的大水

1931年的《国闻周报》上刊登过这样一张照片:在汉口市中心最繁华的中山路上,洪水肆虐,漫无边际,街上的房屋、电线杆子都泡在水里,街道上行驶的不是汽车,而是大小不一的船只在往来穿梭。图片描述的就是1931年长江洪灾时武汉的景象,因为年代久远,原图片不太清晰,但是从《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一书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武汉三镇被淹没在水里长达一个多月,大批民房被洪水冲塌,到处都是因房屋倒塌而形成的瓦砾场。

电线和电线杆也被洪水冲断,工厂、商店停业,灾民们挤在高楼的屋顶露宿,两千两百多艘船只在市区游弋,瘟疫四处蔓延,时人描述汉口的受灾情况说:“大船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漂流四围。”1931年8月31日《申报》所刊登的民国政府调查结果显示,武汉三镇共被淹没十六万三千余户,受灾人口七十八万人,被洪水淹死约2500人,

此外,每天因洪水造成的瘟疫、饥饿而死亡的人数又达千人之多。至于经济损失,更是无可估量,为什么1931年武汉会发生这么严重的水灾呢?一方面是因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和中下游地区的乱围造田,造成长江的行洪能力变差,清朝中叶以后,因为人口激增和土地兼并,长江上游地区的森林多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中下游的河道堵塞。


文章TAG:南京  水灾  沿岸  长江  处于  南京历史上有多少次水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