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面的人文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沙面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
来源:整理 编辑:广州生活 2023-07-04 22:04:20
本文目录一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沙面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
2,沙面里有什么历史故事
亚里士多德死的时候还在沙子上计算数学欧几里德死在沙面上。亚里士多德死的时候还在沙子上计算数学.后来被撞进来的士兵杀死在沙地上其实,这个问题挺简单的,我觉着既然它问的是历史价值,那就得先了解它的历史,沙面建筑群是鸦片战争后建成的。又是英法租界,这个自然就得联系到例如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啊,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告诉我们勿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啊,因为对人文景观来说,更多的是这个景观除了美学价值以外的精神层面的意义。
3,可以告诉我沙面的历史吗还有以前的故事发生过什么
沙面 位于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330亩。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凭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
“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强迫两广总督租借沙面,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形成沙面岛。英、法两国在岛内分设领事馆,从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沙面租界内的公共设施已基本完备,建筑主要有领事馆、教堂、银行、邮局、电报局、商行、医院、酒店和住宅,另外还有俱乐部、
酒吧、网球场和游泳场等,其住户多是各国领事馆、银行、洋行的人员以及外籍的税务官和传教士。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
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沙面大街2号
-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
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
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
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详细一点的到以下网址来看吧:
http://www.shamian.cn/Index.Asp
文章TAG:
广州沙面的人文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沙面历史和重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