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镇海楼修建年代地址我了解到的内容

镇海楼修建年代(明代)地址(广州城越秀山小蟠龙冈上)我了解到的内容(镇海楼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镇海楼简介:镇海楼,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139号,地处福州屏山之巅,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初为福州各城门楼的样楼,后定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中国九大名楼之一,原建筑俱已损毁,现为2006年11月重建景观。镇海楼分上下两层,飞檐翘角,现存建筑均按明代制式格局复原,为重檐歇山顶,施以斗拱,屋面为陶制简瓦和板瓦,两侧汉白玉雕作栏杆;楼高21米,地基深24米,楼宽45.6米,连接镇海楼的城墙厚1.73米。

镇海楼修建年代地址我了解到的内容

2,广州标志建筑有哪些

1.广州塔:广州塔总高600米。是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其独特的设计和造型已成为新中轴线上线上的一道美丽风景。地理位置位于阅江西路, 海珠区。广州铁塔有外部平台、游乐项目、悬挂走廊、梯子、中西美食餐厅等。  2.双子塔: 双子塔, 广州是两座高楼:东塔和西塔。东塔高530米,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广州十大地标之一  3.广州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是一个文化地标,现代时尚。由英国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位于 天河区西路1号大剧院,建筑高度43.1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节假日和周末开放。  4.天河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位于天河区, 广州这个体育中心是为迎接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而建的,建于1987年8月30日,主要由体育场、游泳池和体育馆组成。双子塔.png  5.中山纪念馆:其建筑设计为八角宫式建筑。外观看起来非常庄严宏伟,富有民族特色。有孙山师铜像,古树名木,山碑,古鼎避雨。  6.广州市长大厦:市长大厦总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建筑,采用最新的金色玻璃幕墙。看起来非常壮观。大门前有一个广场,很宽。  7.琶洲馆:琶洲馆是位于海珠区, 广州市琶洲岛,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中,琶洲馆室内展厅面积3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展览中心。  8.镇海楼:镇海楼位于越秀公园小盘龙岗,镇海大厦共有五层,所以也叫五层。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它是广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在这座建筑的顶层,你可以看到广州的全景。  9.广州中信广场:广州中信广场位于新城中心,占地3.8万平方米,由一栋80层的主楼和两栋38层的副楼组成,相对靠近广州东站。这座摩天大楼建于1997年6月。  10.五羊石像:五羊石像是广州市的第一个标志,位置位于越秀公园。它是由尹积昌,陈本宗和孔繁纬创作的花岗岩城市雕塑,这意味着羊城人民有充足的食物和衣服。

广州标志建筑有哪些

3,广州镇海楼简介关于镇海楼的历史

  福建是一个沿海省市,更是距离台湾最近的一个省市。中国的历史是悠久的,这些悠久的历史也为了之后的我们造福了不少。不过楼房若是能够保存至今是需要有着很多的维修以及保护措施的。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座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把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山顶建楼五层,俗称五层楼。因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而望,水波荡漾,蔚为壮观,故称“望海楼”。后取其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   镇海楼自十四世纪後期至今六百多年间曾被多数火毁和人为破坏,其中在明朝嘉靖年间所立的《重修镇海楼碑》可作为证。此後在1928年再度重修镇海楼时,将原来木建筑楼层改为钢筋水泥结构,并引入当地石湾彩釉陶烧作为瓦脊和檐角的鳌鱼装饰。   楼顶正面悬挂“镇海楼”横匾,两旁悬挂一副对联:“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楼内常设《广州历史陈列》展览,展示广州五、六千年来的文化、风俗和城市发展等历程。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它是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起点和最高点。   登上镇海楼最顶层,可一矙广州全景,直望珠江。改革开放後,大量高楼矗立,使之江景被阻挡,广州的古塔大多已被遮蔽,无法直观。另外,数百年来,诗人政客每登其上,皆感慨万端,有关镇海楼的名人诗作甚是丰富,教人叹为观止,主要有咏迹怀古、抒怀咏志两个题材。其中以佛山人陈恭尹影响最广。   【结束语】广州镇海楼一直都是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虽然广州并不是大多数人喜欢去游玩的地方,这是个快节奏生活的城市,不过却是一个属于商务旅游者的城市。

广州镇海楼简介关于镇海楼的历史

4,清代时期镇海楼为什么会被摧毁

清代初年,清军攻陷广州,镇海楼因遭战火而损坏。1651年,平南王尚可喜在原楼基础上对镇海楼进行了始建后的第三次大修。因镇海楼靠近平南王王宫,所以禁止州人登临,并驻军越秀山,设官守卫,楼上放鸽,楼前驯鹿。1661年,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在楼上祀文武帝君,镇海楼再次成为广州人登临览胜之地,“任人登眺”。一时之间,“咏觞茗麈,遂无虚日。”这是清代时的第二次修葺。当时的镇海楼虽未得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鹳雀楼齐享我国四大名楼的美誉,但在五岭以南确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楼”。镇海楼坐北向南,翘檐飞脊,巍峨挺拔,雄镇山巅,气度非凡,独具特色。清初著名诗人屈大均盛赞镇海楼山海形胜、玮丽雄特,虽黄鹤楼、岳阳楼不能超过它,实“可以壮三成之观瞻,而奠五岭之堂奥”。镇海楼气宇非凡,清代时曾以“镇海层楼”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诗人政客每登临其上,皆感慨万端,有关镇海楼的名人诗作甚是丰富,教人叹为观止,主要有咏迹怀古、抒怀咏志两个题材。其中,以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广东佛山人陈恭尹的《九日登镇海楼》影响最广:清尊须醉曲栏前,飞阁临秋一浩然。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陈恭尹此诗写登楼的观感,特别是“五岭北来”一联,精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广州一带的地理特点,而绝不能移用于他处,故历来为人传诵。1683年,由于“三藩之乱”,镇海楼再次被毁坏。两年后,由两广总督吴兴祚及广东巡抚李士祯重建此建构。“计费巨万,壮丽坚致。”在康熙年间,当时的著名学者沈元沧曾登临镇海楼眺海,并赋诗《登镇海楼》:凌虚白尺倚危楼,似入仙台足胜游。半壁玉山依栏崎,一泓珠水抱城流。沙洲漠漠波涛静,瓦屋鳞鳞烟火稠。黄云紫气消皆尽,还凭生聚壮炎州。后来,镇海楼曾再度重修,重修工程仍然按照明代旧基垒筑。在镇海楼两旁仍然有长约170米的明代古城墙。重建后的镇海楼高28米,歇山顶,复檐五层,红墙绿瓦,雄伟壮观。首层面阔31米、深15.77米,山墙厚3.9米,后墙厚3.4米;每层向上有收分,面阔及墙厚尺寸均有递减,第五层面阔为26.4米、深13.67米,山墙厚1.65米,后墙厚1.3米。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清末爱国将领丁汝昌在登镇海楼后,曾赋诗感叹道:如此江山,对碧海青天,万里烟云归咫尺;莫辞撙酒,值蕉黄荔紫,一楼风雨话平生。镇海楼形状奇特“楼成塔状,塔似楼形”。在这种形式简练、细节繁琐的传统建筑形象中,对称是其最突出的形态,其中蕴含着自然美的形象象征以及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从风水角度看,这种奇特形状也寓意深刻:越秀山为白云山的余脉,是“生气融结”的所在,建楼者认为压住此脉便压住了南方的霸气。在色彩搭配上,镇海楼的红墙绿瓦和谐统一,也显得非常气派,大胆红黄色调的基本搭配是我国古建筑一贯的风格,只是到了明代,规定除皇家城门楼可用黄色琉璃瓦外,地方城门楼只能用绿色。因此镇海楼外墙就用了红色,屋顶用的是绿色琉璃瓦,红墙绿瓦是对比色,红墙不反光,绿瓦反光,这样显得既对立又统一。镇海楼的西面建有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24方。在林林总总的碑刻中,值得一提的是“贪泉”碑刻,上面刻有晋代广州刺史吴隐之的《贪泉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据传,他之所以写此诗,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东晋时期,广州由于地处南海之滨,比较富庶,而当地官吏贪污成风。有所谓“经城一过,便得三千两”之说。广州北石门,是中原往来广州必经之地。石门有一泉水,名为“贪泉”。据说,到广州上任的官员一旦喝了贪泉水就会变为贪官。后来,吴隐之做了广州刺史。当他到广州赴任经石门,听说贪泉水会改变人原来廉洁之性的传说后,他特地酌泉水饮并写了《贪泉诗》。吴隐之以诗铭志,在广州为官期间,果然清廉自持,留下一个清官形象。后人因而在贪泉建碑,以警示贪官污吏。此碑原竖于石门,后来才移到此处。在碑廊旁边,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时期广州城防大炮,其中4门由佛山所造。当年,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到广州禁烟,为加强广州城的防务,命佛山炮工铸造一批大炮,这些土炮便是当年所铸的。大铁炮原安放在越秀山炮台,曾在广州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部分铁炮和炮台一同遭遇侵略者的严重破坏,炮身两侧的炮耳被打断,点火的炮眼用铁钉钉死,使大炮失去了作用。在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着“镇海楼”金色巨匾,两边有一副木刻的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楹联是清光绪年间,以兵部尚书衔赴粤筹办海防的彭玉麟授意其幕僚李棣华所作。联中的“故侯”即镇海楼建筑者朱亮祖,而今楼存人故,可证历史沧桑。“目空今古”和“泪洒英雄”则是有感而发。当年彭玉麟因中法战争率军入粤,驻节镇海楼上。他反对李鸿章议和不成,也只有“泪洒英雄”了。李棣华深知上司胸怀和遭遇,故由咏楼而意境磅礴,是闻名海内外的名联。转瞬六百载,镇海楼下,物换星移,人世全非。只有这绛红的古楼,经历无数劫难,多少风霜寒暑,兵荒马乱,碧瓦朱墙依然如故,它仿佛历史长者的身份,不知疲倦地向人们诉说着逝去的岁月。登上镇海楼,极目江天万里,只见山上绿树婆娑,十里翠屏,姹紫嫣红,景色秀美,珠江两岸彩虹飞架,琼楼玉宇鳞次栉比,珠水如带。蓝天、白云、红花和绿树,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秀丽的广州图画,令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文章TAG:镇海楼镇海楼  镇海  修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