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刘询是汉什么帝

汉宣帝
汉宣帝

2,汉宣帝的名叫什么

汉武帝与勾弋的儿子汉宣帝刘询
刘询
刘询 有的叫刘病已
汉宣帝刘询,汉武帝之孙
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的名叫什么

3,请介绍一下汉宣帝

刘询,生于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汉宣帝[1]宣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另有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即位前亦曾下狱)。

4,汉宣帝叫什么

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即位后改名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3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曾孙,废太子刘据的孙子。
汉武帝与勾弋的儿子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原名刘病已,登位后改名刘询
汉宣帝刘病已(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像(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

5,刘病已小名是汉朝哪一位皇帝

汉宣帝刘询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3年——前49 皇后  许皇后 许平君  霍皇后 霍成君,霍光的女儿  王皇后   妃嫔:  华婕妤 生馆陶王  张婕妤 生淮阳宪王刘钦  卫婕妤 生楚孝王刘嚣  公孙婕妤 生东平思王刘宇  戎婕妤 生中山哀王刘竟   子:  汉元帝 刘奭  淮阳宪王 刘钦  楚孝王 刘嚣  东平思王 刘宇  中山哀王 刘竟  女:  长女 馆陶公主 刘施 母许平君 夫于永  敬武公主
汉武帝的曾孙是刘病已(刘询),他就汉宣帝汉中宗孝宣帝刘询 宣帝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之一。 |在世=前91年——前49年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3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

6,汉朝刘询的故事

汉宣帝刘询有着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刘询原名刘病已,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年刘据全家被杀时,刘病已只有几个月大,得以幸免。后来在*里被养大。当初,有人说,长安的*里有帝王气,惊的刘彻下令杀死所有犯人,狱卒丙吉据理力争,告诉刘彻此乃其曾孙,从而躲过一劫。后来刘病已由外曾祖母,抚养,读书,过着贫困的日子。(宣帝直到继位多年之后才间接知道丙吉相救之事,极为敬重,后任丙吉当宰相。(做官就应如此,太过居功自傲,往往惹来杀身之祸。)) 昭帝死时,本是刘贺继任帝位,绝对是200%的二百五,果然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托孤之臣)废黜,大快人心,不然汉王朝至少早亡100年。 就着样,刘病已有如当年的文帝刘恒般,一夜之间,黄袍加身。(唉,就是命好,没办法,这故事足可以拍部连续剧的说。) 宣帝二十年来,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深知人民疾苦,在他任内,汉王朝最为清明,又逢匈奴内战,无力犯边,宣帝俨然有文帝风范,实乃中兴之主!后来为了缓解避讳的问题,改名刘询。(病,已二字太常用) 在位期间也有一些瑕疵:不听老将赵充国劝告,错用辛汤任护羌校尉,使羌人再度叛变;信任宦官,盖宽饶上谏,却枉杀盖宽饶。赵广汉和韩延寿,都有很好的政绩,却因小错被杀,赴刑场时,百姓夹道相送,对此司马光颇有异议。从人情道义上来讲,却是不忍,不过法律就是这样,惩恶不赏善,过去的善行并不能换来“免死”金牌,现今的法律亦是如此!而道义与法律的争议也时时存在。 对于宣帝的评价,大概就是暇不掩瑜四字了
被遗弃在民间,后来被大臣找到,做了皇帝
刘询,本名病己,字次卿。戾太子(刘据)孙,史皇孙刘进子。出生数月,即逢刘据巫蛊事件。刘据因受江充诬陷,为父皇武帝所疑,他惧祸而被迫起兵讨伐江充,兵败被迫自杀。其母卫子夫(汉武帝皇后,卫青的姐姐)也随之上吊自杀,株连满门,幸存者也被削籍为民。刘询因为祖母史家收养,居住在民间。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由于刘询幼年遭遇变故,长期生活在民间,因此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这对他的施政有直接影响。刘询即位之初,委政于霍光。地节二年(前六八年)霍光死后开始亲政。他大力整顿吏治,强化皇帝权威。为了打破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面,命令群臣奏事,以疏通下情,并规定丞相以下的百官都要奉职奏事,以便考核。地节四年,又借大司马霍禹谋反一事废皇后霍氏,从而彻底清除了霍氏的势力。刘询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他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七二年)曾联合乌孙大击匈奴,后趁匈奴内部分裂之机,与呼韩邪单于建立友好关系,使边境逐步宁息。又设置西域都护,使西域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神爵元年(前61年)击败西羌,后任将军赵充国实行屯田,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刘询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宣帝中兴”。但是由于西汉王朝积弊已深,刘询大力推行的招抚流亡、安定民生的措施,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到了其子元帝即位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使西汉王朝一蹶不振。 公元前49年冬,刘询得病,12月病重,诏命侍中、乐陵侯史高为大司马兼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禄堪为光禄大夫,共同辅佐太子。不久,刘询病死于长安未央宫,死后的庙号为中宗,谥号为宣帝。

文章TAG:汉宣帝  汉宣帝刘询  宣帝  刘询  汉宣帝刘询简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