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故居简介

你 不晓得 直接 去 中山市南朗镇村亨村 去 看啊

孙中山故居简介

2,请问孙中山故居在哪里呢

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中山兄长孙眉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修建而成的。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庭院。1988年1月13日,孙中山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展资料:建筑特色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独具特色的两层楼房。一道围墙环绕庭院。楼房外立面仿西方建筑,红墙、白线、绿釉瓶式栏杆,上下层前廊施7个连续券拱。屋顶女儿墙正中饰有光环,下塑一只口衔钱环的蝙蝠。楼房内部设计则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厅后是孙母住房。左右两个耳房,右耳房是哥哥孙眉住房,左耳房是孙中山卧室。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划白砖线。窗户在正梁下。居室四面均有门通向街外。正门上挂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说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故居

请问孙中山故居在哪里呢

3,中山故居在中山市的哪个什么路与什么路交叉主要是提供卫星导航的

在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111省道旁边,没有和哪个路交叉哦。走高速可以在翠亨出口下沿111走5到10分钟即可到达

中山故居在中山市的哪个区什么路与什么路交叉主要是提供卫星导航的

4,广东中山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推荐的吗

广东省中山市曾经就是为了孙中山先生而改名的,所以来到中山市肯定要先去看一看孙中山故居。广东中山的地理环境是非常独特的,自然风光也非常吸引人,所以每年这座城市也有很多游客前来旅游,比较好玩的旅游地点就是中山影视城,中山詹园,缤纷幻彩摩天轮即将夜游马岭公园,长江水世界,泉眼温泉等等。一、孙中山故居来到了广东中山,必须要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孙中山故居,这在广东中山的排行榜上面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到了这里肯定要去纪念一下孙中山先生,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故居整体的建筑风格以及氛围感都会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估计里面还摆了很多民国时期,才有的物品,仿佛真的有人居住一样。孙中山故居周围的环境也非常的清新,有很多的树林和草地,都是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二、岐江夜游参观完孙中山故居,到了晚上的时候可以来一个岐江夜游,因为广东中山的綦江也是当地的很多人到了晚上就会去的地方。因为广东属于比较热的地区,即使在冬天也不会太冷,所以在江上游览一番会感觉非常凉爽,而且在江中还能够欣赏到两岸的景色以及城市的灯光周边,还有很多中山市标志性的建筑,所以夜晚的氛围感也是非常浓厚的。三、泉眼温泉相信很多人去旅游的时候,对于泡温泉这件事都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尤其是广东地区的人,虽然属于热带地区,常年气候炎热温暖,但是毕竟是南方地区多雨,所以很多人身上湿气都比较重,泡温泉的时候会非常舒服。只要选对合适的时机,这里泡温泉的人数其实是并不多的,而且整体的环境氛围感都非常好,在里面就会感觉非常舒适,服务非常周到,再加上泡温泉的时候特别温暖,所以来到这里就会觉得不虚此行。

5,请问孙中山的故居在哪里

广东中山市翠亨村
中山市翠亨村,不知你是从那里过去呢?
当然是广东中山市

6,请问中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是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主题的一个纪念性的博物馆,是喜欢历史的朋友去中山旅游必去的景点,建筑本身都是民国的风格,里面展示了个中文物,在里面可以深深的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门票:免费开放时间:09:00~17:00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 2、中山詹园 中山詹园又叫中山大宅门,这是一个以苏州园林为基础的私家古典园林,结合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所有精髓,内部风格古朴简洁,清淡雅致,很适合拍照。门票:60.00元开放时间:08:00~17:30地址:中山市南区北台村105国道旁 3、五桂山 五桂山是中山市人民爬山休闲的地方,每到周末就有很多人到此放松身心,走在清幽小径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还可以在里面户外烧烤,是一个全家到中山旅游必去的景点。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4、泉林山庄 泉林山庄是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里面有高山滑草、冰冻乐园、露营野外俱乐部还有中山唯一的一家动物园,在这里你可以休闲娱乐还可以体验刺激项目,是到中山旅游必去的景点之一。门票:4.00元 A类“欢乐游”套票:65.00元 B类“动感游”套票:70.00元 C类“休闲游”套票:80.00元 D类“儿童”套票:45.00元 E类“豪华缤纷游”套票:130.00元开放时间:09:00~18:00地址:泉林山庄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南龙村 更多关于中山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7ea4a1618074682.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7,请问中山故居在哪里

石岐
在翠亨村,坐12路车直接到!旁边不远还有个中山影视城呢!很好玩的
翠亨村
在翠哼

8,孙中山故居简介

回答 开放时间:09:00-17:00。门票情况:门票免费 游览线路: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景点推荐/必玩景点:龙田、这是孙中山农耕文化展示区,孙中山曾经劳作过的耕地开辟的包括水稻种植区、作物种植区、禽畜饲养区、传统生态农业的桑基鱼塘区、现代农业试验区、农具展览等,展示孙中山家乡的农耕文化,环境也很清幽,绿色环绕,一片生机盎然 景区注意事项:观众需要在领票处排队领票,领票时间为每天九点到下午四点半,四点半后就不可以进去了,不可以带大物件进去,小物件可以去副游客中心免费寄存。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The Museum of Dr.Sun Yat-sen)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设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三个机构,分为孙中山纪念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农耕文化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其他展区6大区域组 2008年5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2016年11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2016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4]2017年12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入选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开放时间每天9:00—17:30(17:00停止入场);每年5月至9月周六日、全年法定节假日和黄金周,当天开放时间为9:00—18:00。(17:30停止入场) 更多6条 

9,中山故居在那

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享村
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我家就在孙中山故居旁边 要来我做你导游
可在中山富华总站坐12路车在孙中山故居下车就行了,具体位置在中山市南朗镇翠享村。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享村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10,中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

中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1.中山詹园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它坐落在中山市西南郊区,是目前岭南最大的古典私家庭院。其以苏杭园林为基调,结合了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让周边的自然风光与詹园建筑构成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建筑效果。2.孙中山故居孙中山故居堪称是中山市最有名的景点,游人只要行至此处,就会被景区外四个金色醒目的大字“天下为公”深深的震撼。孙中山故居展馆以孙中山在翠亨村的故居为核心建筑,以博物馆的形式向公众开放的。3.幻彩摩天轮幻彩摩天轮是中山市标志性的建筑,它也是珠西地区最高的摩天轮。其总共高108米,外挂36个透明座舱,舱内还配置了冷暖空调,游客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在里面观赏中山都市的美景。4.金钟水库金钟水库位于中山市石岐城郊,它的水库岸线自然曲折,变化丰富,山坡地势起伏的生态环境为各种水生动植物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繁殖空间,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自然原始的美丽景观。5.孙文西路孙文西路是中山市的一条百年老街,它古称迎恩街,直到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才更名为孙文西路。这条古街全长500米,街道的两边都是建于19世纪的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结合体,现如今这些建筑也成为了人们合影留念的重要元素。6.紫马岭公园紫马岭公园原为“香山八景”之一的“天池芰荷”旧址,它一直以空气清新透澈、景色怡人而闻名。当天气比较晴朗时,游客们不妨登上园中的“揽胜阁”,中山全市的风光都可尽收眼底。7.中山泉林山庄中山泉林山庄是中山“最具人气”的泉林旅游山庄,它是一座集娱乐、休闲、会议、户外拓展、科普教育和度假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区。景区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可以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刺激、享受愉悦的假日生活。8.中山温泉中山温泉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绿树成荫,还建有岭南气息十分浓烈的楼层别墅,亭台廊园,游客们穿梭在其间可以很好的领略到古代皇家园林的恢弘气势。9.中山影视城中山影视城就位于孙中山故居旁边,影视城沿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分别建造了中国、日本、英国、美国和展览馆五大板块,浓缩了他在世界各地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让游客们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位伟人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艰苦奋斗。10.长江水世界长江水世界位于中山南郊的长江旅游风景区内,它是国内唯一一个享有天然优质水和深海主题的水上乐园。该乐园配有世界先进的水上游乐设备和国内最丰富的水疗项目,长江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无数游人对其流连忘返。

11,孙中山故居简介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包括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翠亨农业展示区和翠亨村民居展示区。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 孙中山故居于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开通了电脑局域网、观众电脑触摸屏查询系统和国际互联网,实行了管理上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本馆为抢救和保护民俗文物,组建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努力不懈地弘扬民俗文化;纪念馆成立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每年都举办关于孙中山的大型展览和学术研讨会,不断取得研究成果;本馆完善了员工的各种行为规范,施行CI形象系列设计,用国际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管理以增强竞争力,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纪念馆注重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旅游参观中,不断完善各项旅游服务设施,为观众提供一系列免费服务,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编辑本段]孙中山故居-上海故居 位于上海莫利爱路(后译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民国7年(1918年)6月26日至民国13年11月21日,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居此。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居至民国26年。 故居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欧式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13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外墙饰以灰色卵石,屋顶铺盖洋红色鸡心瓦。楼前正方形草坪,三面绕以冬青、香樟和玉兰等树木花圃。民国7年,4名加拿大华侨购赠孙中山。为筹集革命经费曾抵押予银行,由几名华侨赎回。 底层东为客厅,正中置放一套沙发,墙上悬挂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蒙难一周年纪念等照片,友人赠送的名家书画和象牙雕刻等。西为餐厅,正中置放一套广式红木圆桌和圆凳,墙上有孙中山画像和照片,其中一幅是民国12年视察广州机场时在中国第一架自行装配的飞机前与宋庆龄的合影,还陈列有民国6年护法运动时使用的一把指挥刀和民国13年北上时沿途团体和群众赠送的银盾、银杯等。 楼上西为书房,东为卧室。书房中央一张普通写字台,墙周挂有大小不同地图,其中《上海吴淞间水陆交通图附军队配备地图》和另一幅毛笔画的军事示意图,为孙中山手绘。书房和走廊上,存有中外图书5000余册,内容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 卧室里有床、衣橱等,挂有孙中山夫妇民国9年在上海的合影。书房和卧室前,为一间长方形内阳台,陈列着日本友人赠送的一副贝壳质围棋和印尼木雕等。墙挂一帧民国4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东京婚后合影。 北向小客房中,陈列着孙中山北伐时穿的一套哗叽中山装、一套麻布衣服和票夹、眼镜、行军餐具和行医用的部分医疗器械。 民国7~8年,孙中山在此完成重要著作《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民国9年11月,经陈独秀介绍,在此会见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魏金斯基,详细询问俄国革命情况,要求与苏俄建立电台联系。民国11年8月23日,会见中国共 产党人李大钊,双方就中国革命和改组国民党问题进行交谈。两天后,又会见苏俄使者越飞代表马林,就远东局势和中国革命、改组国民党、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等问题,连续数天会谈,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思想。民国12年元旦,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强调今后革命必须依靠民众。1月17日,会见上海各团体代表60余人,号召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成为一独立国家。19~20日,宴请、接见苏俄代表越飞。26日,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民国13年11月17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途经上海,中午抵寓所,接受国闻、东南两社记者采访,并接见各界人士,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主张。19日,邀请上海新闻界30余人茶聚,发表演说。23日,离沪北上。 民国14年,孙中山病逝,宋庆龄继续居此。民国20~22年间,宋庆龄先后在此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和英国作家萧伯纳。民国25年1月初,约见中共地下工作者董健吾,托董将倡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重要信件转交毛泽东和周恩来。民国26年7月,会见赴庐山与蒋介石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表示拥护支持中共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主张。 八一三事变后,宋庆龄撤离上海,故居家具物件委托亲友妥为保管。民国34年年底,宋庆龄将此故居移赠国民政府,作为永久性纪念地。 解放后,屡次全面维修。1959年5月26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范文,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山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南、北、西三面环山,东临珠江口,距中山市城区20公里,距广州城区90公里,距澳门30公里,隔珠江口与深圳、香港相望。本馆成立于1956年,目前管理范围2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135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关于博物馆征集收藏、展示教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定位和本馆业务情况,经上级批准,本馆目前有三个机构名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民俗博物馆"、"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对翠亨村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俗文化研究、民俗文物收藏、民居与民俗风情展示,抢救与保护民俗文物、民俗文化,并以此保护和烘托孙中山及其故居的历史文化氛围。 "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主要业务包括:1、孙中山出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含珠江三角洲民俗)研究;2、孙中山生平经历研究;3、孙中山的家世、亲属与后裔研究;4、孙中山与其同时代(特别是香山籍)人物研究;5、孙中山相关文物研究;6、孙中山思想研究;7、相关的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项目研究;8、相关科研组织工作。   纪念馆坚持"保护文物及其环境求发展"的宗旨,坚持"有特色才有生命力"的理念,坚持"守旧"——守护价值、守护记忆、守护历史文化,并以现代管理理念及技术手段开展业务和实施管理工作,积极创新。自2001年2月起导入ISO9001质量管理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现代系统理论和国际公认的标准体系实施对博物馆业务、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的科学管理。   纪念馆的展示体系坚持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翠亨村,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构成立体多元、与观众互动、独具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展示体系,具备了现代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要素。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组建于1998年12月28日,是一所以孙中山纪念馆为依托,以保护中山民俗文物、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展览与示范相结合的新型博物馆,开馆以来深受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农业展示区则以文物展示与耕作示范相结合为特色,知识性、历史感并重,对青少年一代特别有吸引力。   中山市民俗博物馆的建立,不但为民俗文物的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也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奇妙旅程,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展览陈列更丰富、更立体。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2-3] 据悉,孙中山故居项目总投资约130亿元,通过对核心景区孙中山故居的打造,建设一个集现代与历史的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名镇,计划在3年至5年内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占地19.8亩,总投资约3932万元,目前已竣工。   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二)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据说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且屡战屡胜。还有一种说法是,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在大陆共办了12期。   碑座的红色花纹,有人说是基-督教花纹。之所以刻有基-督教的图案,据说是因为孙中山信仰督教,孔祥熙、蒋介石和宋氏家族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故饰上这种花纹是毫不奇怪的。   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和孙中山三十年交谊不渝,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当得知孙中山病逝后他十分悲痛,本来写些什么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后来他决定铸铜像来纪念,使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梅屋庄吉原想铸造七尊铜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国,但他当时经营的生意不好,且已经破产,身又患病,为了解决铸像经费,他抱病四处筹款,连女儿准备结婚的储蓄也挪用了。塑像是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的。最后由于经费不足,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竖立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竖立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6米,重约20xx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七个字,来表达他心中的理想。碑上刻的字是军校代校务何遂写的。何遂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现在黄埔同学会会长何世庸,另外两个儿子也都在政府任重要职务。有的人说,何代校务一家,父亲是国民党员,三个儿子是共产党员,这是典型的国共合作,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阙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这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   西面刻有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广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民-国时期,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三)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展示面积1100平方米,主要有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文物馆两个展示场所组成。   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的。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故居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孙中山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该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有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故居正厅摆设是孙中山亲自布置的。1883年,他从檀香山带两盏煤油灯回来,放置在条台上。后座是孙中山母亲卧室,正厅南侧为孙中山的大哥孙眉与夫人谭氏的卧室。北边耳房是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的卧室,当年所用的大木床、梳妆台和凳等仍旧摆放着。1892~1895年和1912年,孙中山都曾在此住过。二楼南边,是孙中山的书房,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书房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并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1895年与陆皓东在此书房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庭院南边,栽植一株酸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种子亲手栽种的,生势茁壮茂盛,北边是砖砌的花台。   在故居周围还有孙中山青少年时活动过的遗迹。孙中山7至12岁时,常与他姐姐孙妙茜在金槟榔山打柴。山腰古井是他经常挑水回家的水井,孙中山也常在山下兰溪的溪间捉鱼游泳。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后来通称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翠亨村。童年时代向往太平天国革命,1892年在澳门、香港借行医为掩护,开展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使他认识到只有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于是赴檀香山联络华侨,宣传革命,组织建立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推翻清朝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主张。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未发事泄,流亡国外,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失败,此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被选为总理,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首次公开提出了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要求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从1906年起先后举行多次武装起义,均未成功。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及其他革命团体,依靠会党和新军力量在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朝反动统治迅速瓦解,孙中山于12月回国抵上海,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于1912年1月,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4月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年因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孙中山断然主张讨袁,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因内部意见分歧,旋即失败,后于1914年,另行组成中华革命党,被推举为总理,当即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毁弃《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组成护法军政府,当选大元帅,誓师北伐,被桂系军阀等挟制。于1919年被迫辞职到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21年在广东就任非常大总统,因陈炯明叛乱退居上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五四运动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给他带来了新希望,他联合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改组了国民党,在1923年驱除陈炯明后于二月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创办了黄埔军校,镇压了广州商团叛乱。十一月应冯玉祥邀请扶病北上共商国是,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   故居庭院前的大榕树,是他童年时代常常听参加过太平军的冯观爽老人讲述太平天国将领反清故事的地方。   “后来居上”横幅是孙中山1921年题赠翠亨学校手迹的原件,反映了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这也是孙中山唯一一幅为故乡的题字。   孙中山与家人合影,1912年5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返乡家乡,在家门前与家人的合影,是孙中山在翠亨村的唯一一张照片。   故居建筑工料报价单,此件是1892年3月兴建翠亨孙中山故居时之建筑工料报价单。该单开列了孙中山故居兴建工程的规模、工料、工时、造价、结构等,是孙中山故居兴建情况的重要历史凭据。   《翠亨孙氏家谱》,此件记载翠亨孙氏由东莞迁居香山的概况,和1880年迁葬祖坟的原因与经过,及其五世至十三世祖之世次、名讳、配偶姓氏、生卒时间及葬地等。   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四)   世界各地的华人,对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为纪念孙中山而修建的建筑物。比如说中山市的翠亨村孙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台湾的国父纪念馆等等。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就是60多年前广东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兴建的。   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的名字并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孙”名“文”,号“逸仙”,他的雅号才是“中山”。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时候在香港学医,之后在广州和澳门治病救人。在这期间,他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他成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同盟会先后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孙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领导辛亥革命把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给推翻了。   孙中山在广州曾经三次建立政权: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成立一个“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任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在现在中山纪念堂这个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孙中山驱逐了陈炯明之后,在广州又重建了大元帅府。   1924年,为中国革命费尽心血的孙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奔波劳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终年59岁。孙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号。由于孙中山生前喜欢种树,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   在孙中山死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当时的广东国民政府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拨款100万两白银在广州兴建中山纪念堂,堂址就选在越秀山南麓的总统府旧址。这个总统府,在清朝原是抚标箭道,后来改为督练公所。辛亥革命之后被军阀龙济光占据了。1921年,孙中山在这里当上非常大总统,这里就成了总统府。在1922年,叛军陈炯明的军队用大炮把总统府给夷平了。当时孙中山和家人都是跳墙逃走才避过大难的。后来,广州人民和一些爱国华侨听说要建中山纪念堂,都纷纷慷慨捐资。纪念堂的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的设计师吕彦直。吕彦直是山东人,他在国内的建筑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设计的。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岁就死了,未能亲眼看到纪念堂落成。纪念堂在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历时3年。解放后,政府多次拨巨款对纪念堂进行装修。现在,纪念堂的设备都很先进,有中央空调、高级舞台音响、灯控系统、消防监控中心,还有贵宾接待大厅,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中山纪念堂介绍   纪念堂前面的广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广场各有一根旗杆和一个云鹤华表,它们是以纪念堂的南北中轴线为轴心分别对称的。这个广场内种着木棉、白兰、桂花、合笑等共70多种花草树木,它们开花的季节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这几棵就是木棉树,也叫英雄树。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在广场的北门,有一棵已有300年历史的木棉树,是广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着孙中山纪念铜像。在1945年以前,纪念堂只建有这个底座而没有铜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学把校内的孙中山铜像借给纪念堂安放在这里。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了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放在这里,原来的铜像才送还给中山大学。尹积昌所造的孙中山铜像一共有4个,其中3个在广东。除了这一个之外,一个在黄埔军校,一个在中山医科大学,另一个在南京的中山陵。这个铜像的造型是有讲究的——孙中山的左手用三只手指叉腰,代表着“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右手用五只手指拄着拐杖,代表着五权宪法。铜像寓意深刻,可见创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细密的。底座上面刻着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上面写有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和建党程序的具体内容。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八角开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它的堂顶是八角形的,铺着宝蓝色的琉璃瓦,分为高低4层。大堂正面悬挂着孙中山手写的金字牌匾——“天下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阶梯都是花岗石,既庄重又典雅。从整个建筑来看,富有很浓的民族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不愧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之作。   纪念堂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为纪念堂是全木结构,其实,它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地面到堂顶高58米,南北各宽71米。观众席分楼上楼下两层,有8座楼梯,11个进出口,共有5000个座位。那么各位可能很惊讶,这么大的大堂,怎么会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撑顶盖呢?原来这里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围的内墙里,支撑着顶盖的8个角。这顶盖分3层,上层是一个乳黄色的弧形圆顶,中层开了玻璃天窗,下层是装饰用的云纹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们现在没有开灯,但整个纪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线就是通过玻璃天窗射入堂内,使整个会堂不用亮灯也光线充足。由于柱子都藏在墙里,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观看舞台的视线都不会受阻;而且堂内没有回音,即使你坐在最远的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舞台的音响,这些都是纪念堂设计巧妙之处。   堂内舞台宽19米,深15米。这块便是著名的“总理遗嘱”,是由汪精卫所写。遗嘱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兴建这个中山纪念堂,加上越秀山顶的那个孙中山纪念碑,各项费用总造价超过300万银元。也许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银元的价值了解不多,但是在当时,一个银元就可以买到40斤大米,而我们现在买40斤大米大约需要60块钱人民币,换算一下,一个银元等于60元人民币,那300万银元就是1.8亿元人民币。可见,这在当时也是很高的造价。   广东孙中山故居导游词5篇(五)   孙中山纪念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据说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且屡战屡胜。还有一种说法是,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在大陆共办了12期。   碑座的红色花纹,有人说是基-督教花纹。之所以刻有基-督教的图案,据说是因为孙中山信仰督教,孔祥熙、蒋介石和宋氏家族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故饰上这种花纹是毫不奇怪的。   孙中山先生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梅屋庄吉和孙中山三十年交谊不渝,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事业。当得知孙中山病逝后他十分悲痛,本来写些什么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后来他决定铸铜像来纪念,使人们一看到铜像就自然想到孙中山先生革命和伟大的一生。梅屋庄吉原想铸造七尊铜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国,但他当时经营的生意不好,且已经破产,身又患病,为了解决铸像经费,他抱病四处筹款,连女儿准备结婚的储蓄也挪用了。塑像是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的。最后由于经费不足,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竖立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竖立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6米,重约20xx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生命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七个字,来表达他心中的理想。碑上刻的字是军校代校务何遂写的。何遂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现在黄埔同学会会长何世庸,另外两个儿子也都在政府任重要职务。有的人说,何代校务一家,父亲是国民党员,三个儿子是共产党员,这是典型的国共合作,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   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阙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这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   西面刻有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广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民-国时期,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文章TAG:中山故居中山  中山故居  故居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