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

三国两晋南北朝简介如下:1、三国是指魏蜀吴三国,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2、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3、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扩展资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是2010年1月1日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龚勋。本书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近百则鲜活生动的小故事。内容大致分为赤壁之战、司马昭之心、竹林七贤、陈后主亡国……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谱写了多少精彩动人的历史故事,造就了多少影响后世的历史人物。《三国两晋南北朝》通过大图美绘的全新形式,让孩子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和伟大智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

2,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意思分别是:1、三国: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2、两晋:两晋指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3、南北朝: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扩展资料:三国时期各国多与外族互动。东北方面,有高句丽、沃沮、夫余及三韩、百济。魏晋以来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乌孙、坚昆、敕勒、丁零、呼揭、匈奴、鲜卑及乌桓等族。202年南匈奴归附曹操后,曹操将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帅长,并派汉人监督。乌桓族长蹋顿与袁绍结盟,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鲜卑在东汉末期由檀石槐统一,屡次入侵东汉,他死后鲜卑分裂为东部、中部及西部鲜卑。西部鲜卑轲比能重整鲜卑后两度入侵曹魏,并响应诸葛亮攻魏。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将他暗杀,其势瓦解。西部方面,当时河西诸羌和武都、阴平的羌族分别归附曹魏及蜀汉。这两国相互攻伐时都征召羌族参加作战。西南方面,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平定南中之乱,降伏南蛮族长孟获,并设置庲降总督管辖。往后虽有叛变发生,但皆不大。孙权也展开海上的发展,他派使臣朱应、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补充人口、到辽东、朝鲜半岛、林邑、扶南和南洋群岛等地沟通联系,这些都扩大孙吴在海外的影响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吴都建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什么意思

3,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哪些朝代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 国历 史上政 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三国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三国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曹丕、刘备及孙权所建立。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 年,曹丕代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统 治范围有整个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肃、陕西、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亡于公元265年,共历五帝、46年。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 家,公元221 年,刘备称帝于成都,国号曰汉,史称蜀或蜀汉。统 治区域有今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共历二帝,合计43年。孙吴为孙权所建立的国 家,公元222 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于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统 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两广地区。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共历四帝、59年。两晋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曰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 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 裂,至此再度统 一。统 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南至越南,北至大漠,东至辽东。但晋武帝死后不久,宗室之间爆发「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游牧民 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 裂混战的局面。公元317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于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 年,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南北朝南朝分为宋、齐、梁、陈四代。宋,刘裕于公元420 年夺取东晋政 权后所建立,建都建康,国号曰宋,史称南朝宋,也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宋。强盛时统 治区域有今黄河以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南朝当中疆域最大者,后来河南、淮北渐为北魏所夺。公元479年为萧道成所篡,共历八帝、59年。齐,公元479年萧道成所建,国号曰齐,建都建康,为了与北朝的北齐加以区别,史称「南齐」,也因皇室姓萧而称「萧齐」。统 治区域有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东昏侯时国内大乱,公元502年为萧衍所篡,共历七帝、23年。梁,公元502年萧衍所建,国号曰梁,建都建康,皇室姓萧,故称萧梁。梁武帝时国力颇盛,统 治区域有今长江及珠江流域各地,曾一度取得淮北和汉中。公元557年为陈霸先所夺,共历八帝、55年。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统 治区域有今长江、珠江流域各省,是南朝当中版图最小者,5⑧9年为隋所灭,共历五帝、32年。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朝。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曰魏,史称北魏,或称后魏、拓跋魏、元魏。公元3⑨8 年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公元439年统 一北方,统 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 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北魏国力颇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 都洛阳,进行一连串的汉化运 动,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引起「六镇之乱」,瓦解了北魏王朝。公元534年北魏分 裂成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从拓跋珪建魏,到公元557年西魏亡,共历十七帝、171年,是所有魏晋南北朝王国中立国最长久者。东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受权臣大将高欢胁迫,逃往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孝静帝,迁 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东魏。统 治区域有原北魏领土洛阳以东的地区。公元550年为高洋(高欢的儿子)所代,东魏共历16年。西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入关中,将领宇文泰迎之。公元535年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魏文帝,定都长安,史称西魏。统 治区域有今原北魏领土洛阳以西的地区及益州、襄阳等地。公元557年宇文觉(宇文泰三子)所代,西魏共历三帝、23年。北齐,公元550年东魏大将高欢的儿子高洋夺取东魏政 权称帝,国号齐,建都于邺,为与南朝的萧齐区别,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故亦称高齐,统 治区域相当于东魏领土。公元577年被北周所灭,共历八帝、27年。北周,公元557年,西魏大将宇文泰之 子宇文觉夺取西魏政 权称帝,建 国号周,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公元577年灭北齐,统 一中 国北方,并继续攻取江北、淮南,统 治区域扩大到长江北岸。公元581年隋所代,共历五帝、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受禅称帝,国号大隋,公元583年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⑧9年灭南方的陈朝,结束南北朝分 裂的局面,全国再度统 一。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历代之盛,极于此矣。十六国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 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 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十六国」时代。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 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拓跋氏灭北凉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五个民 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 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氐族苻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 族冯氏)、前凉(汉 族张氏)、后凉(氐族吕氏)、西凉(汉 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另外还有冉闵的魏(汉 族)、西燕(鲜卑族慕容氏)、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苻坚时,曾经一度统 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哪些朝代


文章TAG: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  两晋  南北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