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边过春节和全国其他地方没什么大的差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广东这边的人过年的时候有钱没钱都会去买花,尤其是买一盆橘子,寓意为大吉大利,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广东人是吃汤圆,农历新年的开始,现代人把每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又称为过年。
1、古时候的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春节起源与发展。一、商朝,岁末年尾进行祭神祭祖活动,那时候还没春节这种说法。二、汉朝,有了年节说法,出现了爆竹。三、魏晋,有了除夕守岁习俗。四、唐朝,有了类似贺卡的“拜年贴”。五、五代,出现了写春联的习俗。六、宋朝,出现了火药制成的鞭炮。七、明朝,接灶神、贴门神、守岁、正月十五赏灯十分盛行。八、国民政府,
2、30年前广东人是怎么过年的?
广东人比较传统,形式基本不变,只是30年前还可以到处放鞭炮,燃放烟花,现在广州珠江两岸的大型烟花已经停止,总觉得少了点气氛。小时候会在家做油角,煎堆,蒸萝卜糕,马蹄糕之类现在很多人图省事方便都在外面买现成的,以前会在家写对联,现在都是在外买,我们广州坐标天河区,逛花市买年花装饰家里,都是鲜花,满屋飘香,年三十,拜神吃团年饭,初一一大早狮子拜年采青,吃斋,逛逛街走个大运,初二回娘家,初三以前说不宜拜年,现在没那么讲究只要约好一样去拜年。
小孩的红包,我们叫利是,30年前红包一般都是一两元,不过我那时外婆省吃俭用,过年居然会给我们100元,那时觉得好多了,红包一般认识的打个招呼都会给,5元到50元不等,自家亲近的会给多些,100元以上。公司里没结婚的可以向结婚的同事讨要红包,说声恭喜发财,利是逗来,一般都会给,我以前有的同事从一楼到7楼讨红包,我们也叫扫楼,一上午讨了将近2000元红包,要知道同事之间的红包一般都是5元左右,真够脸皮厚的了,我都是人家给我就说声恭喜发财,人家不给我也不会主动讨要,哈哈。
3、古代人是怎么过年的?近现代人又是怎么过年的?
宋代王安石写过年时的情形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在是人们除旧迎新、祭拜神祖、纳喜迎福、祈求平安丰收的庆典,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农历新年的开始,现代人把每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称作春节,又称为过年。虽然商周秦汉时期,过新年的日子不尽相同,但是作为最重要的节日,过年历来都有着很强的仪式感,
在古人那里,过年的讲究很大。要用区区几百字说过年有些难,我说说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过年吧。李世民有一首《守岁》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诗里的新年气象很是不同一般,春风乍起,冬雪开始消融,灯火驱散了深深的寒意。皇宫内外,红烛高照,火舌似花,
除夕之夜,在守岁的酒席上君臣举杯共饮,辞旧迎新,达旦歌舞。贞观盛世,李世民的心情自然很好,《守岁》诗流露出无比的自豪,有人说李世民的这首诗清新可读,是初唐难得的好诗。同样,他还有一首《正月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赍,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诗中描述了大年初一,他接受大臣们贺喜时心情喜悦,并提议大家今后同甘共苦、砥砺奋进,
而武则天650年的过年充满了相思之苦。当时感业寺外面爆竹声声,她想起了爱慕自己和自己爱慕着的李治,禁不住潸然泪下,写下了“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如意娘》)。这一年春节的迎新灯火,映照着一个思妇的泪光和幽怨,684年过年时的武则天却是无限追思自己的丈夫李治。
她情不能禁、潸然泪下,在洛阳烛火高照迎新年的时候,武则天写下了追思丈夫——唐高宗李治的著名文章——《述圣记》,的确,过年是喜庆、祥和、祈福、迎喜的日子,也是祝愿、追思、期盼的日子。我国历史悠久漫长,但社会却飞速的发展着,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远比古人强多了,而今天过年的仪式感仍然存在,祭灶、扫尘、磨豆腐割肉、杀鸡蒸馍、祭祖、走亲访友、逛庙会、闹元宵等等好不热闹啊。
文章TAG:广东 过年 春节 年前 古代 古代广东人是怎么过春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