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明艾灸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艾灸温阳散寒祛湿,针对寒湿大胆用不用太担心,我们再来说艾灸,艾灸,是灸法,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之功效,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1、艾灸可以去湿气吗?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说明艾灸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艾灸排湿穴位1、足三里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作用: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2、丰隆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作用: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3、关元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作用: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4、中脘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作用: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5、阴陵泉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作用:健脾利湿。方法:每日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症状减轻以后可以隔日灸一次,施灸顺序一般为: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
2、湿热体质可以艾灸吗?
先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湿热体质不推荐艾灸,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非专业人士很难把握,一不留神可能就上火!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其次,湿热部位不同,治法也不同。1.脾胃湿热证证候: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治则:清热化湿。2.肝胆湿热证证候: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3.大肠湿热证证候: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治则:清热利湿、行气导滞,4.膀胱湿热证证候: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治则:清热利湿,5.湿热痹证证候:骨节及肢体烦疼、或关节红肿疼痛,或寒战身热、面目萎黄、口干不欲饮、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宣痹,在治疗之前,你就先要搞清处自己的湿热究竟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湿热究竟是哪个位置。一般来说,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我们再来说艾灸,艾灸,是灸法,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所用的材料艾绒,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之功效。主要针对阳虚或湿寒之证,
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但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总体而言,艾灸主要用于湿寒或阳虚之证,应用于有热证还是需要专业的辩证和施治手法,非专业人士不推荐!因此,不推荐湿热体质使用艾灸!。
3、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我是中医二羊,一名临床中医生,这个问题本身稍微有点问题,首先湿需要细分来看,基本的寒热需要分清。寒湿可以多做艾灸,适合艾灸,而湿热就不能乱用艾灸,要用需要谨慎和把握好度,艾灸温阳散寒祛湿,针对寒湿大胆用不用太担心,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而湿热呢?本来热就重,艾灸需要用泻法,就是吹大火来灸。
文章TAG:艾灸 祛湿 汕头 湿热 体质 汕头艾灸哪里可以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