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部分深圳本地居民的逃港人士成了香港人,但是他们做为深圳原居民在所在村享受了村民待遇,现在很多拆迁确权都有提到,原村民,香港籍。每个原村民都有股份,可以参加分红,、深圳的存量房(深圳户籍放开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所有者主要是深圳原居民,早期建设者(也就是房价特别便宜,违建管控特别松的时候就来深圳并置业的人),“三来一补”时代的香港投资人。

1、深圳有多少房产属于香港人?为什么

深圳有多少房产属于香港人为什么

你好,我是来自深圳的本地资讯创作者,一直比较关注深圳的各类民生问题,房产可以说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说深圳房产一半属于香港人,这个判断相当武断,而且是没有事实根据的。首先、我们做一个分析,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一般房产在香港人手上,我觉得应该是基于四类:1、当年部分深圳本地居民的逃港人士成了香港人,但是他们做为深圳原居民在所在村享受了村民待遇,现在很多拆迁确权都有提到,原村民,香港籍,

但是这一批人相对于庞大的深圳房地产来说,只能说占极小一部分;2、就是早年“三来一补”时代,很多香港人来深圳做生意,实话说他们确实置办了很多房产、厂房等。这其实是香港人拥有深圳房产最大的一批人;3、深圳发财的老板们,前些年有部分选择入籍香港,他们一般也是拥有房产的,这也是一部分,但现在这一类人不多了,就算出去,也是直接出国,而不是入局香港;4、普通香港市民到深圳置业,这一类人有,但其实不算特别多,真正买得起香港的,很少来这边买,

总体来说,香港人持有深圳房主要是这四类,没有特别的数据做佐证,所以很难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这一般都是早期的,近几年没有太多了,换句话说,这些都是当年的存量,其次、深圳的存量房(深圳户籍放开以前,房子不限购)的所有者主要是深圳原居民,早期建设者(也就是房价特别便宜,违建管控特别松的时候就来深圳并置业的人),“三来一补”时代的香港投资人。

增量房积分入户放开后,大量购买商品房的市民,这个时候香港人购房其实已经不多了,特别是最近几年,买房还是主要是深圳市民和国内其他地方投资客。综上所述,深圳的存量房(限购政策前)和增量房(限购政策后)应该是5:5左右,而存量房中的“三来一补”香港人、深圳原村民中的香港人、后期移民香港的深圳人、普通香港市民在深圳持有的房产最多在5%-8%上下,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后期香港人抛售的情况无法估计。

2、深圳是不是有很多土豪村?

深圳是不是有很多土豪村

一个“土豪”村的创投之路在深圳,南岭村的神话已流传多年,上世纪70年代,南岭村曾因为贫穷被戏称为“鸭屎围”。改革开放后,该村发力建设工业区,村民靠着厂房和住房的“双租金”富裕了起来,过上了“包租公”的生活,这样的群体在深圳并不少见,他们堪称中国最低调的一群“土豪”——靠着土地暴富。很多村民表面上干着每月几千块的普通工作,但手里往往握着几栋物业,身家过亿,

南岭村过去30多年成功的发展路径,被称为“房东经济”: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厂房出租。这种收租过活的发展模式,滋养了南岭村30多年,直到2014年,南岭村开始主动拒绝一些租户的厂房续租申请,甚至通过经济手段提前解租,全面清退工业园区内的低端产业企业,彼时,深圳“双创”开始火热起来,而“有钱、有地、有厂房”的南岭村也把目光瞄准了创投,并且腾出空间来发展高科技企业。

2016年1月份,南岭村斥资1.2亿元收购了当地一家老牌创投企业——深圳国成科技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是深圳最早的一批国有创投机构,自此南岭村全面进军股权投资,这当中有一个颇有意思的细节:2015年6月,在表决收购风投企业的村民大会上,南岭村“当家人”——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站着向大家作了慷慨激昂的转型思想动员,甚至立下“军令状”:三年里转型升级做不出成绩来,辞职!最后,超过95%的村民签字同意出资投资甚至收购风投企业。

3、深圳宝安区哪几个村,里有村办企业?


文章TAG:深圳  房产  村民  香港  深圳原村民有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