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式太极拳初学

请您去找一些入门书籍。一般说来,要练好基本功,腰腿功夫。还有就是武式最注重身法,要调整好身法。基础打好了,再慢慢学套路。

武式太极拳初学

2,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有四十六式吗

有的,武式太极拳是重要的太极拳传统流派,它以架式简洁、动作严谨、出身正中、开合有序、内劲充盈为特点。武式四十六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在传统套路基础上,由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专家、名师精心提炼、创编、审定的竞赛规定套路。

武式太极拳传统套路有四十六式吗

3,武式太极实战怎么

什么太极拳练的不精都是没有实战效果的!天下太极本一家什么陈式、扬式、武式…只要练的精了都一样,能实战与不能实战主要在人而不在拳,有最强的人,没有最强的拳。现在真正能实战的太极拳已经很少了。
太极拳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你学到学不到真东西
这个得看个人修为............

武式太极实战怎么样

4,武式和孙式太极拳的区别

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
按宗派来说,先陈氏,再杨氏(杨氏师承陈氏),之后是吴孙武;按风格来说,陈氏拳折叠缠绕,有快有慢,有柔有刚,适合年轻人打(必须有这方面的悟性,打好了特带劲,打不好也是最难看的),其他的派系相对比较舒缓,尤其杨氏24式 ,特别适合初学

5,武式太极拳是谁创的

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 1850年同乡杨露禅(1799—1872)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禹襄兄弟爱其术而从学陈氏老架太极拳,得其大概。1852 年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萍学习陈氏新架太极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从长兄武澄清处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读后大悟。在钻研太极拳陈氏新老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创出姿势紧凑,动作舒缓,身法端正,步法轻灵并要求内气潜转,以气成式的太极练法。此式既不同于陈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之为“武氏太极拳 ”。 没具体的时间可考证,武式太极拳是后人对他老人家套路的尊称。

6,怎样练好武式太极拳

麻婆拐线势是赵堡太极拳里面的一个招式,是本人的一位赵堡太极拳恩师传授。特向武式太极拳爱好者推荐,作为练习武式太极拳的辅助功法。 这个招式原本在赵堡太极拳拳架里面有,很多师傅简化不教这个动作。如果根据拳谱依葫芦画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武式太极拳称为干枝梅,是指该套拳里面没有一点点多余的动作,也有人称为木偶拳,也是看在拳动作简洁的原因,特推荐该动作,作为热身用。练起来很好看,也实用,也是赵堡太极拳的精华。 我的恩师十几岁开始学拳,给我教授该拳的时候,恩师已经八十多岁了。该拳传到我的恩师那里,到今天至少有70年以上的历史,再加上师傅的师傅学习的时间,在我们那里传授远远超过100年以上的历史。我将我的那个师傅的套路里面的这个招式单势练习办法摘录出来,教个同门师兄弟,大家特喜欢,简洁舒服,上功夫快。推手中用该招式,往往打对方措手不及,很管用。特别是推手中,如果对方太极拳抽丝劲练习的好,往往我们束手无策。这个招式就在这个时候很好使用,快到斩乱麻,肘法定乾坤。该招式是典型的肘法练习。 具体练习办法:双手抱拳,如古人初次见面行礼那样。用两个胳膊肘关节打自己的鼻子点,你当然打不到,但要有意识的这样练习。两个胳膊肘关节轮番的向上打,如麻婆拐线。就好像农村的妇女,纺线那样,将线缠在拐子上面。 我突然想起来了,武当山上的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有类似的招式,区别是他们只是拐线,用双臂缠很粗的绳索,不打自己的鼻子点。 两个胳膊肘轮番朝上打,不是直接打,是各自画圆朝上打,和正云手、反云手有点类似的练习办法和劲道,双手画圈改为两个胳膊肘关节画圈。顺时针画圆转圈,然后逆时针画圆,即朝反方向打。身法要求,与太极拳身法要求一样,关键是松腰活胯,活肩关节。 不要小看这个招式,练习的多了,肘法自然运用熟练了,上身也练习活了,胸椎、脊椎也自然练习活了,身上的排骨也练习活了,胸部折叠劲也出来了,腰、胯、肩、手腕关节不松无法练习。太极肘法练习的差不多了,还有更多的妙处,你自己练习一段时间,自己体会啊。练习百天后,你用这个要领去肘打沙袋,看看别人是否会傻眼。 记住,不要用这个办法去打人,因为你将全部的力量用在肘上面,伤人不轻啊,记住了!

7,关于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主要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1.陈式太极拳 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 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跟陈式太极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2.杨式太极拳 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轻灵,刚柔内含,轻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益寿延年,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适应性广。因此,杨式太极拳是流传最广的太极拳,3.吴式太极拳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 4.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5.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 不知道这样回答能否帮助你。 

文章TAG: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  武式太极拳  太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