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的风俗是很多的,基本上,从过年到腊月,几乎每个月都有。咱们说的稍有不同是细节上的不同,大致上还是相同的,比如过年,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最为传统的风俗习惯,所以我们今天就说河南农村关于过年的风俗,我们在讲农村风俗时,不可能一下子全讲完,只能一个一个讲。

1、在农村怎么放鞭炮?

在农村怎么放鞭炮

谢谢邀请!在农村放鞭炮,一般来说比较随意,只要周边没有柴火、稻草堆或者其他易燃物品的话,一般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吧,随着现代农村人防火消防意识的增强,像我们村就设了一个专门燃放点,在村里的祖堂屋前的一块水泥地面上,大家一般都在那个地方燃放烟花爆竹,再就是上坟的地方,尽可能不要到山里面柴草比较多的地方燃放,可以离坟稍微远点儿的路边燃放就可以了。

2、彩礼不够结不成婚,河南濮阳出台限高令,农村最高6万城区5万,对此你怎么看?

彩礼不够结不成婚,河南濮阳出台限高令,农村最高6万城区5万,对此你怎么看

当地政府出台这个政策应该是基于好心,可是从客观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哀,说明传统彩礼习俗已经严重变了味,已经超出礼仪范畴,婚姻本来是两情相悦的结合,现在只需用金钱多少就可以成就婚姻,变味的婚姻自然也长久不了,有钱的兄逮玩玩可以,哪怕玩花费的钱比彩礼多,都不要做接盘侠,钱没了可以再赚,时间耽误了就没了。不差钱的更要清楚你自己要的是什么婚姻,用点彩礼就能摆平的婚姻那是婚姻吗?有机缘找外国妞也不错,她们也看钱,但她们更看重人,看重爱,

3、河南省农村风俗有什么

河南省农村风俗有什么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河南农村的风俗是很多的,基本上,从过年到腊月,几乎每个月都有,所以我们在讲农村风俗时,不可能一下子全讲完,只能一个一个讲。另外,由于各地生活习惯的不同,这些风俗其实是有变化的,并不完全一样,从红白喜事到过年过节,这些都会稍有不同。咱们说的稍有不同是细节上的不同,大致上还是相同的,比如过年,这个是我们中国人最为传统的风俗习惯,所以我们今天就说河南农村关于过年的风俗,

过年时间是很长的,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只有大年三十一天,从年前到年后,都有具体的事项和流程需要办。咱们分开来说,分别说过年前和过年后,黑嫂人在豫北,安阳地区。一、过年前过年的气氛,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因为腊月二十三需要“祭灶”,这边的俗话是“二十三,祭灶官”,顾名思义,就是供奉一下灶王爷,这一天会把新“请”来的灶王爷图贴在厨房里,然后晚上要吃芝麻糖。

二十四到二十五,都是赶集买年货的日子,二十六这天开始蒸过年用的东西,比如枣糕用来上供,包子用来吃,豆包、糖包这些。蒸这些东西不是一天能完成的,大多都会分三天蒸完,也就到了二十八了,二十八,贴官马。也就是说,二十八在我们这边就开始贴对联了,这些年稍有变化,都改成二十九了,二十九,破烂走。二十九的时候,一般都是收拾家,把家里收拾干净,不用的东西卖掉,玻璃擦明亮,

年三十儿,包饺子。到了三十儿这天,妇女大多都在家调陷包饺子,男人则会出去聊天玩耍啥的,当然男的也有包饺子的,这个不是绝对的,中午的时候,男人会去地里上坟,顺便把村里“老祖宗”给请回家,供奉在窗台上或者门后。三十儿晚上是需要吃饺子的,饺子七八分熟时要上供和放鞭炮,吃完后,到了晚上九点左右,还需要上一次供。

叫“大供”,就是专门上供,一般都是用方子肉、枣山(枣山是蒸的一种馒头,上面是枣,样子像是一座山)和青菜。一共是三样,因为这是在敬神,神三鬼四,只能用三样,年前的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过年和年后了。二、年后到了初一早上四五点钟,村里妇女会早早起床,把饺子下熟后,仍然还是上供和放鞭炮,这个时候是不开门大门的,

吃完饺子,打开大门,辈分大的开始“接头”,辈分小的开始出去“磕头”。但男人多会先端一碗饺子给分开家的老人,比如爷爷奶奶或者父母,送过去后,先给家里长辈磕头拜年,后面就该去村里给长辈们拜年了,村里辈分看似很乱,其实都井井有条,该去谁家拜年,这都是有定规的,而一些家里有老人,或者是辈分大的,则在家里接头,别人来自己家拜年,自己要准备一些烟、糖、瓜子、酒这类的。


文章TAG:农村  铁炮  鞭炮  河南  河南农村铁炮怎么放6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