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什么广式月饼,江淮月饼,北京月饼各式各样的都有。一直到2015年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了新版月饼标准,指出广式月饼果仁类中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可称为“五仁月饼”。
1、还记得小时候的老月饼吗?
大家好,我是小红。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80后,生活在南方。记得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中秋月饼在那个年代是很珍贵的食物。我记得那时候的月饼是油纸包装,一筒包裹4个月饼,每到中秋,我妈就会把月饼分给哥哥姐姐和我,一人一个。那时候的我可高兴坏了,小心翼翼地拿着月饼,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融,妈妈跟我们说,一定要晚上等月亮姑出来拜过月亮姑才能吃。
好不容易盼到天黑,晚上我们凝视着天空,恨不得月亮姑马上出来,终于等到月亮出来了,我们把月饼放在凳子上,学着大人的样子毕恭毕敬的拜起月亮姑。拜完月亮姑,我就小心翼翼地棒起月饼,轻轻的小口品尝,舍不得一下子把它吃完,因为吃完了就没有了,我会让妈妈帮我掰开一半放好留置明天吃,以前吃的月饼都是五仁馅的,没有那么多品种的馅料,但是已经觉得再好吃不过了。
2、小时候你吃过什么样的月饼?
谢谢邀请,说起吃月饼,小的时候真还没吃过几种,大多是自己做的,买点红糖,掺和点青红丝;倒也很有一番味道。我长大以后,据说我父亲还做过一段月饼,我还真见过我父亲用的木模,样式很好看,可惜的是文革中都毁掉了,在我的记忆里,要说好吃,还是我们山东家乡一带的,它的味道很符合老百姓的口味,特别流传在当地的是老五仁月饼和青红五丝月饼;我们本地的样式很多,可惜都记不清是那里的了。
再后来,什么广式月饼,江淮月饼,北京月饼各式各样的都有,但我最钟情的就是老式月饼,五仁和青红丝的,皮脆掉渣的那种,非常的好吃。香、脆、甜、稍带点酸咸味的,真是回味无穷呀;可惜的是象过去软脆香的五丝月饼基本上看不到了,倒是五仁还有,不过皮、馅都太硬;而现在时兴的枣泥,豆沙,肉泥等馅,非我口味,满桌的月饼却没有胃口,倒不是我任情,倒是现在的口感的确都变了,但我再也找不回来过去的老式月饼的味道了,也别了,时代不同,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不能以个人口味说三道四的,抱歉了,
3、正宗“五仁月饼”,小时候家乡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说起五仁月饼,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个叫做“拜月亮”的古老仪式:某个不算静谧的夜晚,银色的月华把家里的院子镀上一层亮色。几条长板凳拼凑成的“供桌”上,依次摆着两杯米酒,一个大到让人不敢相信的月饼以及几根青烟袅袅土香,那一天与平日里不同,月亮从一个圆盘“升级”成了月神,老人会跟自己孩子们小声诉说着各种跟月亮有关的故事。
那一天的月光是有神性的,那一天的孩童们是幸福的,因为等到“月神”享用完祭祀后,那剩下的月饼就是孩子们当晚,乃至一直到过年前,都最值得期待的美味佳肴。小时候的中秋节,是五仁味的,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了一场名为“吐槽五仁月饼”的狂欢。事情起源已不可考,据说是某位颇有追求的“小资”美食家,在品尝了五仁月饼后对其馅料的滋味、口感以及其高糖高热极其不满,以至于其振臂一呼发出了“五仁月饼滚粗月饼界”的怒吼,
互联网是一个“理智的洼地”,在这里,开心最重要,逻辑与脑子反而显得多余。人们甚至不知道五仁月饼的前世今生,就开始跟风,五仁月饼的起源,可以追溯的东汉,起于草莽之间,最初的月饼只是一种来自“化外之地”的“胡饼”,民间传说中,一直到唐朝时期,遇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才完成了“胡饼”到月饼的华丽转身。最初的五仁月饼,其实只有两仁,最初时的月饼,里面包的是“橄榄仁”和“松子仁”,后来为了更加亲民,放弃了这两种昂贵的食材。
文章TAG:月饼 小时候 茂名 记得 传统 茂名哪里还有小时候传统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