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扣缴个人头上的个税百分率是几

扣缴纳 个税 百分比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比例: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建议你咨询一下单位所属的主管地税所。个人认为由代扣代缴义务人发放的收入(你工作单位发放的)应由代扣代缴义务人进行申报和缴纳,个人只能对非义务人发放的收入进行申缴。尤其是这种需要补缴的情形更不应由你自己办理,因为产生滞纳金,其过错因单位而起,不应让你个人承担滞纳金。 建议你们单位主动联系专管员补缴并交纳滞纳金,如果不想交滞纳金,至少要在本月自行补缴并向员工扣款。如果单位执意不补缴,日后若被税审,除了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外还要缴纳罚款

扣缴个人头上的个税百分率是几

2,个人所得税的百分比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 2.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税外,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以保护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
假如说你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是5000元,扣除起征点的基数3500元,超出1500元,个人所得税是就超出起征点的部分按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5000-3500=1500*3%=45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然由自己承担的五险一金可以在1500元之内扣除,假如说五险一金是260元,则每月领5000元的工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5000-3500-260=1240*3%=37.2元。

个人所得税的百分比

3,现在个人所得税比率

应纳税款=(4500-1600)*15%-125=310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下:1.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为百分之五速算扣除数为零 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102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15速算扣除数为12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20速算扣除数为37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30 速算扣除数为337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35 速算扣除数为 637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40 速算扣除数为 1037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45 速算扣除数为 15375 2.个体工商户、承包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5速算扣除数为 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1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10 速算扣除数为 25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00~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20 速算扣除数为 125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30 速算扣除数为 425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35 速算扣除数为6750 3.劳务报酬所得采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20 速算扣除数为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 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30速算扣除数为 200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百分之40 速算扣除数为7000 4.稿酬所得 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30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百分之20比率征收 6.财产租赁所得按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个人出租居民住房暂减按百分之10 7.财产转让所得按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 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 9.偶然所得按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 10.其他所得按百分之20比例税率征收

现在个人所得税比率

4,现在个人工资应交的所得税的比例是多少

>2000才交税X=你的工资-20000>X>500, 金500>X>2000, 税金=X*0.1-252000>X>5000, 税金=X*0.15-755000>X>10000, 税金=X*0.20-12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1600元/月。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个人所得税每月交一次,底线是1600元/月,也就是超过了1600元的月薪才开始计收个人所得税。 一、有两种算法,一种是用“超率累进税率”直接计算的慢方法。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1--------------不超过500元的-----------------5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 表中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1600元后的余额。 计算为:2500-1600=900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500×5%+400×10% =65 为了让你更清楚,我们用一个大额工资计算,25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25000-1600=2340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00×5%+1500×10%+3000×15%+15000×20%+3400×25%=4475 二、用速算扣除数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法(元) 1-------不超过500元的-----------------5---------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 ----- 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15375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是25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900×10%-25=65 收入是25000元时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23400×25%-1375=4475
工资超过2000元才交个人所得税,比率: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穿敞扁缎壮等憋劝铂滑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5,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比例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级 数 全 月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速 扣第一级 500元以下 5% 0第二级 500-2000元 10% 25第三级 2000-5000元 15% 125第四级 5000-20000元 20% 375第五级 20000-40000元 25% 1375第六级 40000-60000元 30% 3375第七级 60000-80000元 35% 6375第八级 80000-100000元 40% 10375第九级 100000元以上 45% 15375(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级 数 全 年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速 扣一 5000元以下 5% 0二 5000-10000元 10% 250三 10000-30000元 20% 1250四 30000-50000元 30% 4250五 50000元以上 35% 6750(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在减除法定费用后适用税率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级 数 劳 务 报 酬 所 得 税 率 速算扣除数一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二 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 从1999年11月1日起,凡个人在中国境内的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均应按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以结付利息的储蓄机构为扣缴义务人,实行代扣代缴。 3.应税收入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4.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确定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附加费用3200元后的余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4)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减除该次收入的20%费用后的余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 1.征收范围和对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均应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所得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所得税。 2.税目税率表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级 数 全 月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速 扣第一级 500元以下 5% 0第二级 500-2000元 10% 25第三级 2000-5000元 15% 125第四级 5000-20000元 20% 375第五级 20000-40000元 25% 1375第六级 40000-60000元 30% 3375第七级 60000-80000元 35% 6375第八级 80000-100000元 40% 10375第九级 100000元以上 45% 15375(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税率:级 数 全 年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 率 速 扣一 5000元以下 5% 0二 5000-10000元 10% 250三 10000-30000元 20% 1250四 30000-50000元 30% 4250五 50000元以上 35% 6750(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4)劳务报酬所得,在减除法定费用后适用税率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级 数 劳 务 报 酬 所 得 税 率 速算扣除数一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0二 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20%。 从1999年11月1日起,凡个人在中国境内的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均应按20%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以结付利息的储蓄机构为扣缴义务人,实行代扣代缴。 3.应税收入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璜、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10)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4.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确定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附加费用3200元后的余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4)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减除该次收入的20%费用后的余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收入征收的一种具有分配性质的税收。根据个人取得的收入不同分为十一个应税项目,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比例税率,对收入实行定额或比率或不扣除的形式确定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乘税率就是应缴的个人所得税。

6,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什么比率上缴的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 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 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 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储蓄存款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 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 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 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 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 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 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 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 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 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七条 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 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第八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在 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第九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七日内 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缴入国 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 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七日内 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 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 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 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第十条 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外国货币的,按照国家外汇管理机关规定 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 第十一条 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第十二条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 │ 1 ..│不超过500元的 .............................│ 5 ..........│ ├———┼———————————————————————┼———————┤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 10 ........│ ├———┼———————————————————————┼———————┤ │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 15 ........│ ├———┼———————————————————————┼———————┤ │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20 ........│ ├———┼———————————————————————┼———————┤ │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 25 ........│ ├———┼———————————————————————┼———————┤ │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30 ........│ ├———┼———————————————————————┼———————┤ │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 │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 40 ........│ ├———┼———————————————————————┼———————┤ │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 45 ........│ └———┴———————————————————————┴———————┘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 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 得适用) ┌———┬———————————————————————┬———————┐ │级 数 │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 │ 1 ..│不超过5000元的............................│ 5 ..........│ ├———┼———————————————————————┼———————┤ │ 2 ..│超过5000元至10000的部分............. │ 10 ........│ ├———┼———————————————————————┼———————┤ │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 20 ........│ ├———┼———————————————————————┼———————┤ │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30 ........│ ├———┼———————————————————————┼———————┤ │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35 ........│ └———┴———————————————————————┴———————┘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应交个人所得税额=(你的工资总额-你所在地允许扣除的工资额-上缴的三金-各种允许扣除项目)*适用的税率
http://www.jincao.com/fa/law21.htm这个网站里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所有国家相关政策都有了,你可以去看一下.希望能够帮上你!
地区有差异。北京是1600元为起征点以上部分*适用税率
简单讲,你的工资总额-1600元-上缴的三金后的余额*适用的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1、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2、 1300元(外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3、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参考资料:http://www.taxwebs.com/tax/tax03.htm

文章TAG:个人所得税缴纳比例个人  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