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获麟出自那本书

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获麟就是擒获麒麟的意思
你好!春秋打字不易,采纳哦!

获麟出自那本书

2,古代诗词中获麟一词有何典故

《春秋?哀公十四 年:“春,西狩获鳞。”杜预注:“麟 者,仁鲁,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璀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鳞,之一句。”麒麟, 传说是一种璀兽,邦无道而鳞获,传说孔子自获鳞后中辍了《春秋》的写作。因用此典咏喻邦国无道或生不逢时。晋?刘琨重赠卢谌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唐?李白“古风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供参考。

古代诗词中获麟一词有何典故

3,获麟的获麟中的麟

指的是麒麟1.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2.指春秋末期。3.指汉武帝元狩元年年捕获白麟事。4.喻指著作的绝笔。司马谈在向儿子司马迁讲述自己立志修史的动机时说道:”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通,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太史公自序》)。 此处”获麟“应为鲁哀公时期西狩获麟事件。

获麟的获麟中的麟

4,获麟最早出现在哪本书中

【获麟】  1.指春秋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 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李白 《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绝笔於获麟。”  2.指春秋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通〕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历秦汉至於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秦始 ,实为中国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太始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太始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春秋》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孔子故事涉及动物的古文还有他的含义是什么

在古籍记载和历史传说中,孔子是麒麟的化身。《拾遗记》上记载:“夫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很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麟角,信宿而麟去。”当时就有相者说:“夫子继殷汤,水德而素王。”意思是孔子上承殷汤,是无冕之王。这个故事就是“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传说的由来。 关于孔子的出生,在巨野有“孔母梦麟”的传说:孔子的祖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从商丘到曲阜,巨野是必经之路。有一次孔母颜征在跟随家人自商丘返乡,路过巨野的麟山,看到麟山风景优美,就提议在此歇脚。她坐在麟山上的一棵树下,打了一个盹,忽然梦见麒麟入怀,醒来感而有孕,十一个月后就生下了孔子。到孔子出生的前两天,麒麟又到曲阜阙里人家送去玉书三卷。在明本《巨野县志》中有这们的记载:“巨野南有樵氏山,世传樵氏山产麟,麟吐玉书于阙里,因名麟山。” 但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西狩获麟”的典故。到了孔子晚年,麒麟再一次现身。《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观之,曰:麟也取之”。大野,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孔子家语》也有类似的描述,也更详细:“孔子曰:麟也.胡为来哉?胡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衿。子贡问曰:夫子何泣尔?孔子曰:麟之至,为明王也,出非其时而害,吾是以伤焉。”孔子认为,麒麟是灵兽,只有君王贤明,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现在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麒麟怎么会出现呢?它的出现又死去,不是好征兆,恐怕国之将亡,自己的生命也到头了。于是命令弟子就地掩埋,堆了个大坟堆,就是现在的麒麟冢。麒麟冢位于巨野县城东十二里麒麟镇获麟集村西北3里处,1979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周列国志》记述,七十一岁的孔子埋葬麒麟之后感情难以控制,抚琴悲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兮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他编修的《春秋》正是止于这一年。《春秋》的最后一句话即是“(鲁)衰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从此孔子无心著述。终因伤心所致,两年后就去世了。因为孔子梦麟而生,见麟而死,麒麟的出现贯穿了孔子的一生,所以《春秋》这部书后来被人们称为“麟史”,或“麟经”。麒麟从此成为孔子的化身而被尊为“圣兽”。 到了元代,在巨野又有了孔子和麒麟相关的故事。《巨野县志》记载,元代至正年间,巨野有一名县尹,名字叫孔浩,是孔子的五十三代孙。他在这里做官三年后致仕,“上书请留”,把家安在这麒麟冢旁边,并且修建了春秋书院。后来因为麒麟台地地势太洼,受水患的侵扰,举家迁到县城南二十多里的吉星滩,就是今天的大义镇孔楼村。几年后,又取春秋“微言大义”之意,将春秋书院改为大义书院,每年春秋两季到麒麟台来祭祀先祖。他认为,这里不仅埋藏着一只麒麟,而且还有孔子的灵魂,所谓“先祖灵爽必栖于此”。孔子第五十五代衍公孔克坚撰写的《重修大义书院碑记》里,对这件事有祥细的叙述。现在巨野有大义镇,镇里有个孔楼村,村民绝大多数姓孔,他们都是孔子的后裔。

6,求 刘琨重赠卢谌 原文翻译赏析

原文  重赠卢谌⑴   握中有悬璧, 本自荆山璆。⑵   惟彼大公望,⑶ 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⑷ 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⑸ 鸿门赖留侯。⑹   重耳任五贤,⑺ 小白相射钓。⑻   荀能隆二伯,⑼ 安问党与雠?⑽   中夜抚枕叹, 想与数子游。⑾   吾衰久矣夫, 何其不梦周?⑿   谁云圣达节, 知命故不忧。⒀   宣尼悲获麟, 西狩涕孔丘。⒁   功业未及建, 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 去乎若云浮。⒂   未实陨劲风, 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 骇驷摧双辀。⒃   何意百炼刚, 化为绕指柔。⒄[2] 注释  ⑴卢谌,字子谅,是刘琨的僚属。和刘琨屡有诗篇赠答。本篇自述怀抱,抒写幽愤,隐含激励卢谌的意思。    ⑵悬璧:用悬黎制成的璧。悬黎是美玉名。璆(qiú):玉。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楚国卞和曾在此得璞玉。以上二句以璆璧比卢谌寸质之美。    ⑶大公望:姜尚年老隐于渭水滨。周文王姬昌出猎时遇见他,谈得十分契膈,姬昌高兴道:“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    ⑷邓生:指东汉邓禹,他从南阳北渡黄河,追到邺城投奔东汉光武帝刘秀。感激:感动奋发。    ⑸白登:山名,在山西省大同县东。汉高祖刘邦曾在此被匈奴听围,用陈平的奇计脱险。陈平封曲逆侯。 ⑹鸿门: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项羽曾在此宴刘邦,范增使项庄舞剑,要乘机杀刘邦。项伯也起来舞剑将身体遮护刘邦使项庄不得下手。留侯张良事先结交了项伯,所以这时得项泊之助。    ⑺五贤:指孤偃、赵衰、颜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五人辅佐晋文公重耳有功。    ⑻射钩:射钩者的省语,指管仲。管初事齐公子纠,公子纠和齐桓公小白争立为君,管仲射中小白的带钓,后来小白用管仲为相。    ⑼二伯:指重耳和小白。    ⑽党:指五贤,五贤都是重耳未即位时的旧属。雠:指管仲,管仲与小白有射钓之雠。    ⑾数子:指大公望以至管仲等。作者历举诸人,表示想慕,有希望卢谌与此诸人相比,和自己同建功业的意思。    ⑿以上二句述孔皇语。《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⒀达节:犹言知分。“圣达节”这是成语,见《左传·成公十五年》。“知命”句也是用成恶语中伤。《商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以上二句言孔丘虽然达节知命还是不免于忧。下二句举孔丘忧悲的实事。    ⒁宣尼:即孔丘,汉平帝追谥孔丘为褒成宣尼公。西狩:《春秋》记鲁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西,指鲁国之西。狩,冬猎。《公羊传》载孔丘听到获麟的事“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穷矣。”这两句同指一事。    ⒂若云浮:言疾速。    ⒃辀:车辕。以上四句比人生遭遇艰险挫折。    ⒄末二句自叹经历破败,从坚刚变为柔弱。[2] 赏析   诗歌采用以实带虚的笔法,其口气明是直陈胸臆,又暗中照应着“赠卢”,在吐露心曲的同时对友人进行劝勉,责己劝人,句句双关。这就使诗歌具有寓意深长、婉而有味的特点。此诗多用典故。诗的开头即一连用了姜大公垂钓渭水、邓禹投奔刘秀等六个典故,用历代名臣含辛茹苦辅佐国君兴王图霸的史实来表白自己没身报国、兴复晋室的志向。又如“吾衰久矣夫”以下六句,也连用三个典故,委婉曲折地吐露自己对国事日非、前途凶吉莫测的无限感慨。这些典故都用得妥贴精当,能准确地表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尽管刘琨在这首诗中一再申述自己扶助晋室的抱负,写下了大义感人的诗句:“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但是他又痛苦地意识到壮志难酬,无可奈何地唱出最后的悲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慷慨激昂的韵调中透出无限凄凉的意绪,蒋英雄失路的百端感慨表达得感人至深。 [3]
经过千锤百炼的坚刚之物,竟会变成可以绕在指上的柔软的东西. 出自: 晋 刘琨《重赠卢谌》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文章TAG:西狩获麟  出自  本书  西狩获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