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面积要扩展,房价也要降下来,这才是深圳将来的发展,若借鉴香港发展,必是绝路一条。通过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证实了改革开放才是发展经济正确的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典范,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深圳高速发展已经几十年了,据说已超过香港了,但你看香港高昂的房价,这已是高速发展留下的恶果。
1、深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自八十年代初,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后,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就进入了世界视线,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在短短的四十年间,突飞猛进之速度,成果令人鼓舞,记得三十多年前,站在罗湖口岸,当时的深圳除了笋岗物运繁忙外,深圳与对岸的香港比较是两个世界,而三十年后今天的深圳,震惊世界之发展速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深圳变了,变得举世瞩目,尤其互联网技术,己走进世界领先前列,科技制造、物流配套、土地增值、金融体系、旅游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在全国、乃至世界达到领先水平,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不仅抓住了最佳的发展机遇,重要的是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优质人材前往创业,透过一系列的国家优惠政策扶持,结合自身优势,从中借鉴香港的宝贵经验,先行、敢干。
2、深圳是怎么来的?
深圳,一座蜚声海外的世界一线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典范。也验证了前人的眼光,证明改革开放是何其伟大的举措......直到70年代快要结束的前几个月都没有深圳这个名字的,它的前身叫惠阳地区宝安县,在叫深圳之前的1979年,它的人口才31万人。像所有当时内地的村子一样的保守、贫穷与落后,
31万居民全部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山村农民或出海的渔民......从1842年8月的《南京条约》到1898年6月间再次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英将大清国广东新安县划界为治。原来的新安县划出一部份成了如今的香港,另外的部份将近2000km²则在10多年后改称为宝安县,1842年8月29日签定的《南京条约》关于香港割让的条款,了解一下。
一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于是本是同根生的宝安县注定了和日后的香港毗邻,时代在向前走,两兄弟由于不同归属和治理方式,导致两地发展出现巨大的差异。彼时的香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同胞兄弟宝安县却依旧为三餐而挣扎,
从50年初到80年代初,将近30年间由宝安县翻越边境偷入香港的民众约数十万......时间来到70年末,国家下定决心大搞经济建设,于是1978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时代定下改革开放的调子。随后就是那首著名的歌所唱的那样: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历史事件:1978年1月,国务院成立工作组调查研究建立宝安县外贸基地问题,
同年5月调查组考查了香港之后,建议把宝安、珠海建成商品出口基地;1978年10月广东省决定将宝安县设为地级宝安市,做为商品外贸出口基地。1979年1月23日由宝安市改称深圳市,同年3月5日中央同意设深圳市,从此宝安县走入历史,由深圳市开启新的篇章!1979年4月深圳划出原二线关内地区试办成出口特区,1980年8月26日国家正式设立深圳市为经济特区!1981年深圳提升为为副省级城市,1988年10月成为计划单列市!此后深圳是一天一个样,各种基建工程,各种投资项目纷至沓来。
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中国市场,境外/国外资资源源不断的进入,一时间到处都是工地,1978年原宝安县不到2亿元GDP,到了1988年,10年间翻了45翻将近90亿。通过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证实了改革开放才是发展经济正确的思路,此后中央将发展经济,扩大改革开放做为首要任务......1984年的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了解一下。
文章TAG:深圳市 深圳 发展 深圳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