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山市乳山口有几家海历的加工厂都叫什么名字

乳山市海蚝海产品加工厂、乳山市聚鑫牡蛎加工厂、乳山市鑫鸿牡蛎厂、乳山市胜航牡蛎厂。乳山市海蚝海产品加工厂,成立于2019年08月27日,经营者为姜磊,注册地址为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口镇南唐家南东亚亿鑫水产养殖园内。加工厂经营范围包括海蛎、渔需用品的加工、销售。预包装食品销售、散装食品销售、水产品零售。

乳山市乳山口有几家海历的加工厂都叫什么名字

2,乳山口镇的概述

乳山口镇位于乳山市南部,乳山湾北岸,南滨黄海。东与大孤山镇和白沙滩镇接壤,西隔乳山河与乳山寨镇相望,北邻夏村镇。东西12千米,南北10千米,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3.01万人。辖改造夼、祝家庄、后尹家、前尹家、毛家、兰家庄、择村、康家、封赠山、兰家、院前、刁家塂、北唐家、南唐家、锅上、河口、西王家庄、秦家庄、辛家庙、西耿家、野子(野子、于家庄)、常疃、庄头、蜊子嘴、安家、西南赵家、张家庄、新建村、西北岛、刘家庄、旗杆石、江村洼、新庄、陈家、寨前、小青岛36个行政村,37个自然村。镇政府驻祝家庄,距市区5千米。境内属沿海丘陵,海岸线长35千米。为乳山市海产品生产基地。秦家庄沿海所产的海米素称“秦米”,系乳山名产。烟即高速、牟平至乳山口公路过境。南端乳山口港设有商业码头和渔业码头。乳山口自然风景区被列为威海市重点风景区。

乳山口镇的概述

3,乳山口镇的简介

乳山口镇位于乳山市城区南5公里处,夏口公路和青威一级公路在镇驻地交叉而过,南有国家二类港口---乳山口港连通海运,交通十分便利,通讯设施也极为完备。全镇辖35个行政村,人口3.2万,全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27公顷,滩涂面积1600公顷,浅海养殖面积2000公顷,海岸线长35公里。享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美誉的国家二级港口---乳山口港就位于该镇南端,青威调整公路和牟乳线穿镇而过,交通便利畅通。该镇海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的对虾、带鱼、鲅鱼、河豚鱼、缢蛏等近百种海产品畅销国内外。海珍品中以明清两朝贡品“秦米”、“寨虾”闻名于世。乳山口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的要求,以“机关作风建设年”和“企业创新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压奋进、开拓创新,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机关建设等重点同步推进,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乳山口镇海岸线长35公里,滩涂面积2.4万亩,浅海养殖面积3万亩,海上资源成为全镇一大优势。盛产对虾、带鱼、鲅鱼、黄花鱼和泥蚶、褐色蛤、牡蛎、文蛤、缢蛏等近百种海产品。海珍品中以明、清两朝贡品的“秦米”、“寨虾”文明于世。

乳山口镇的简介

4,乳山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乳山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拥有规划面积65平方千米的国家AAAA级 旅游区——银滩旅游度假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 岠嵎山风景区;拥有福如东海文化园、东方如意国际城、潮汐湖水上运动中心、多福山景区、天润温泉度假村、金牛谷农业生态观光园、马石山风景区以及金代玉虚观(圣水宫)遗址等。育犁古城,位于今育黎镇城阴村南一东西走向的平原地带。古城之北紧靠城阴村南河,南至北勇家村后,南北为山岗环抱。 安家古寨,位于乳山口镇安家村北500米处山岗,分大、小两寨。大寨位于岗顶,为正方形,四周筑有土围墙,围墙每边长230米,寨墙厚度因地形影响不等,最宽处近20米,窄处5米左右,现存寨墙最高处3米,最低处1米。 黄金文化主题公园,位于乳山东北部20公里处的金洲集团矿区,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座在黄金活矿上进行开发的矿山公园,也是亚洲唯一一个以黄金文化为主题的矿山公园。垛山,旧称堕山,又名发云山,位于市区西北部。 山脉略呈东西走向,山前是乳山市,山后是烟台市牟平区。面积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12.6米,系乳山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小汤温泉,位于乳山市区东北18公里处的汤上村,地处黄垒河南岸、硫磺山脚下,是一处享誉颇高的天然汤泉。泉水由地下自然涌出,被称之为“神水”。泉水温度通常在40℃至60℃,最高为75℃,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受季节的影响也较大。

5,乳山口镇的历史

乳山口港因其地理位置和港湾条件优越,很早就成为境内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久有“北有旅顺口,南有乳山口”之说。早在唐代就有外埠船只来往。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至宋代,乳山口的海上贸易日渐兴旺,当江、浙一带商船以南方稻米来此换取当地柞茧绸、谷物等土特产品。南宋时期,宋、金分淮河而治,南、北方海上贸易受到限制,乳山口亦在其列。元代,南粮北运兴起,乳山口海上贸易重兴。南方商船载稻米、毛竹、茶叶、木材等物来此换取当地的丝绸、大豆、黄金等。明代初期曾实行海禁,但因客商从事民间贸易获利颇丰,乳山口的海上贸易从未间断。至清代,海禁解除,乳山口的海上贸易重新兴旺,贸易船只由南方上海广州等沿海港口扩大到北方的旅顺、天津、安东等地。贸易物品由粮食、布匹、木材扩大到日用品,贸易方式由易货贸易发展到用货币交易。至道光末年,乳山口已有商号50余家。商船有闽(福建)帮、广(广州)帮、浙(江)帮、关里(东北地区)帮之分。咸丰元年(1851年),为适应乳山口海上贸易需要,境内的“泉盛”“合兴”等商号集资在乳山口修建简易石码头两座。清末,当地人亦在乳山口先后建立了“三义”“新兴”等运输商行,从事海上运输的木帆船达50余只,港口日泊船30余只。境内所产花生已成为与外地客商进行交换的大宗商品。随着青岛、烟台开埠,洋货入境,南方商船来此贸易减少,当地从事海上贸易的船只多载土特产去青岛、烟台,换回机织布、纱线、煤油和日常用品在境内出售。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实行海上封锁,乳山口的海上贸易日趋萧条。其后,乳山口造船业兴起。建于1951年的乳山市造船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拥有国内先进的船舶设计、生产设计、物流管理和管理软件等计算机网络,生产工序、工艺按现代船模式与国际造船业同步。随着沿海各地来乳山口的商船不断增多,旧时福建、浙江等地商人曾集资在乳山口北岸山顶修建娘娘庙,以求海神娘娘保佑海上安全。

6,乳山口的四大景点

1、天然图画——大乳山大乳山乳起峰隆,宛如窈窕淑女乳房高高耸立,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乳山市及乳山口皆因此而得名。春季,绿草山花铺满山,清泉圣水潺潺不倦,仿佛将人置入仙境一般。拾级登上大乳山顶端,有豁然开朗之地300平方米,可容纳千百人登高观日出、望海奇,日出渐赤如丹,其下有红火动摇承之,使人倍觉天地之美妙。夏日,这里气温适宜,山径香远幽谧,进山非但不觉燥热,反而会突生寒骨之意。秋里,大乳山明净高爽,海市蜃楼,清凉之气直冲云霄。晨曦,云海浓雾缭绕于大乳山及海天间,偶然传来山嶂小鸟啾啾声,使人顿生飘飘欲仙之感觉。冬深,乳峰负雪,明烛南北,大乳山浩瀚之秀气淋漓呈现于世人面前。真可谓:海风吹人醉,乳山馨客迷。与大乳山隔岸相望的西乳山,恰似一妙龄少女仰卧万顷碧海之中,端庄俊俏的面庞,小巧玲珑的鼻梁,高高耸立的乳房,似是睡熟,人称“睡美人”。2、天然海上牧场和乐园——乳山口湾呈“V字型的乳山口湾位于大乳山北侧,是乳山口与大海的唯一通道。乳山口湾被群山环绕,这里天风不犯,碧波锦鳞,山间孕秀,岛中藏韵,水深港阔。湾内水势平缓,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对虾、贝类等海珍品,湾内滩沃涂阔,有目前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万亩人工养殖场——乳山市对虾养殖场,一排排整齐美观的石砌虾池,如一方方碧玉镶嵌于港湾之内。3、月牙湾在大乳山南侧,有片半月形海滩,人称月牙湾,她背靠大乳山,正前方与小青岛隔水相望,月牙湾海滩总长2800米,沙质松软洁白,海水碧洌,鳞浪层层,一碧万顷,浮光跃金,是一处天然海水浴场。于此游泳沐浴,不仅会强健体魄,舒筋通脉,而且融海、山、天为一体的绝妙景致,定能使有兴前来观光消夏之游客宠辱皆忘,流连忘返。4、金龟戏水——小青岛小青岛是乳山口港的门户和天然屏障,同时也是乳山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它位于乳山口港南7公里的海域中,分为南北两岛,远处观之,若沉若浮,恰似两只金龟在海上嬉戏,故称“金龟戏水”。岛上百草丰茂,林木苍翠,一年四季,这里风和日丽,波澜不惊。有人这样赞美小青岛:“真哉多情,风浪也让小青岛;当雾敛风平,戏海双鳌出碧水;时波静霞赤,横天一岛锁惊涛!”小青岛皆由沙砾岩构成,四周多奇礁怪石,尤其是满布海滩、晶莹圆润的鹅卵石,最为游人所称道。岛上居民不足百户,系清康熙年间迁居于此,世代以捕鱼为生,由于远离尘嚣,岛上民风纯厚,热情好客,是领略渔民风情的理想去处,游人赞之为“岛圣之地,佳境之处”。

7,乳山口镇的所辖村

祝家庄清道光三年,祝有从文登县祝家英迁此立村。光绪十二年,李姓由海阳县迁入。1952年合并于改造夼,1994年析出。现90户。前尹家明永乐年间,尹姓由云南省昆阳县藤埠崖迁海阳县嘴子前,嘉靖年间迁此定居建村,初名尹家。清初,马姓从海阳所迁入。1942年更今名。现410户。后尹家明末,任、宋、王姓居此,称任家。清顺治十三年,于姓由东司马庄迁入。康熙年间, 高、 崔姓由海阳县徽村、崔家迁入。任、宋、王姓渐泯,更名北尹家,1942年更今名。现240户。封赠山明崇祯年间,于姓由水头迁此立村。因此地山峦为司马庄于姓赠与,故名。清末,先后有吴、李、刘、臧姓迁入。现270户。兰家金、元时期,贾、窦、赵姓居此建村贾家庄。明宣德年间,郑、兰、刘姓先后从由古、后庄、文登县鸭儿湾迁入。嘉靖年间,贾、窦、赵姓迁走,兰姓人众,更此名。现1150户。康家清康熙三十九年,康姓由康家屯迁此立村。乾隆年间,唐姓由南唐家迁入。清末,宋、王、于、邹姓由择村、夏村、腾甲庄、邹家迁入。现144户。择村清雍正年间,宋姓由南泓来此择地立村,故名择村。光绪年间,姚姓由东南?迁入,后有郑、王姓迁入。现322户。北唐家明隆庆年间,唐姓由福山县陌唐迁唐家村北立村,故名。清咸丰年间,王姓由河口、 李姓由莱阳县埠前迁入。 光绪年间,于、宋姓由王家庄、邹格迁入。现220户。南唐家明正德三年,唐姓由福山县陌唐迁此立村唐家,后因建北唐家而更今名。清康熙十一年,马、鲍姓由海阳所迁入,清末,陈、高、兰等姓迁入。现740户。兰家庄明正统年间,张姓由云南迁此立村,此处为兰家的种地庄子,故名。明末,张姓迁走,王姓由北王家庄迁此。清顺治年间,谭姓由文登县谭家口迁入,袭旧称。现364户。毛家清顺治年间,毛姓由清口涧迁此立村。乾隆年间,朱姓由安徽当涂县迁此,郑姓从由古迁入,毛姓渐泯。清末,冯姓由观上冯家迁入。现320户。改造夼明崇祯十五年,孙、邢姓由宁海州城里和文登县望岛迁此立村,因村南山夼有一龙形青石,故名青龙夼。清乾隆五十七年,于姓由北司马庄迁入。嘉庆三年,更今名。现389户。刁家港(jiang)清康熙年间,刁姓由刁家迁山?上定居建村,故名。清末,于、唐、邢、赵姓先后由院前、南唐家、改造夼、西泓赵家迁入。现111户。河口清顺治年间,王姓由念头迁此立村,因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故名。后邵、秦、于、唐姓由邵家庄、秦家庄、腾甲庄、南唐家迁入。现130户。常疃明崇祯三年,李姓由大崮头迁此立村,因常姓曾居此建村常疃,故袭原称。清光绪年间,仇姓由仇家洼迁入。现217户。辛家庙清康熙十六年,王锡仕由夏村迁此立村,初称夏村南庄。后因村西有一庙宇,庙主姓孙,故更名孙家庙。乾隆五十年,辛姓由贾家迁入,改称今名。现135户。野子明崇祯年间,李姓由大崮头迁此立村,因此地为一片空野, 故名。清康熙年间,毕、王姓由打磨、夏村迁入。乾隆年间,杜姓由蜊子嘴迁入,于、高姓由官庄迁入。现354户。西耿家明万历十三年,耿姓由山西省凤陵渡迁风台顶,次年又迁此立村。清乾隆六年,于姓由官庄迁入。现570户。院前清顺治年间,于习由西泓于家迁古寺海龙院之前立村,故名。清末,有高、孙、刘、袁、李姓迁入。现202户。庄头清嘉庆年间,程、宁、杜姓先后由八门邹家、蓬莱县东关、蜊子嘴迁此定居。此处为高格庄的种地庄子尽头,故名。光绪年间,张姓由所后张家庄迁入。现164户。蜊子嘴清乾隆十七年,董姓由海阳县姜格庄迁此定居,因村西海边山嘴处盛产蜊子,故得此村名。乾隆三十七年,杜姓由夏村迁入。现150户。西南赵家明万历三年,赵忠恕由山西运城县迁夏村,翌年来此定居建村赵家。清末有辛姓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486户。锅上明崇祯三年,李姓由大崮头迁此立村。因村民在村南洼地架锅煎盐,故名。清末,季姓由黄格庄来锅上村东立村季家庄,1945年并于锅上。现370户。张家庄清顺治年间,张彪由泽上迁来以姓立村。乾隆年间,隋姓由盘古庄迁入。现320户。安家明崇祯四年,安九皋由夏村迁此定居建村。清康熙年间,王、徐、兰姓由海阳县留格庄、石村、兰家迁入。道光年间,徐、宋姓由文登县爬山后、大庄迁入。现290户。江村洼清乾隆十五年,兰科众由兰家迁此,继承其江村岳父的地庄,此处低洼,故名。后有于姓由司马庄迁入。现80户。新建村1974年,高姓由到根见析居此地新建村庄,故名。后王姓由人石迁入。现47户。西北岛清乾隆四十五年,于科、于维从官庄迁此立村,因村西北有一小岛而得名。随后,高姓由人石迁入。现100户。秦家庄明中期,胡姓在此立村胡家庄。清初,胡姓迁走,秦姓由济南府迁此定居,更今名。乾隆年间,任、王姓由杜家、夏村迁入。同治年间,唐姓由南唐家迁秦家庄村东立村小官地。1952年并入秦家庄。现620户。西王家庄明万历年间,于官由西泓于家迁乳山口湾北岸落居,此地为夏村王姓种地庄子,故称王家庄。清中期,迟、高姓由海阳县梁家和徽村迁入。后滕、王、刘姓由北地口、念头、翁家埠迁入。1980年更今名。现186户。新庄清康熙年间,于姓由西泓于家迁此立村。因居辛姓种地庄子,故称辛庄,后更今名。乾隆年间,赵姓由赵家庄迁入。现235户。陈家清顺治年间,陈姓从福山县古现迁此建村陈家。道光年间,姜姓由峒岭迁入。后高姓由官庄迁入。现196户。寨前清康熙二十年, 于姓由西泓于家迁明代防倭营寨之前定居立村, 故名。现390户。刘家庄明永乐年间,刘党由小云南从军海阳守御所任千户职,世袭三代,至弘治年间,刘召由海阳所迁此立村。现186户。旗杆石清顺治年间,于久道由西泓于家迁此立村,以娘娘庙前岩石上竖一旗杆取名。乾隆年间,王姓由夏村迁入。现355户。东小青岛清康熙年间,吴、白姓由文登县迁此岛定居,后于姓由西泓于家迁此立村。 再后,辛、隋姓迁入。岛上多四季常青的马尾松,故称小青岛。1986年8月更今名。现112户。

文章TAG:乳山口乳山口  山口  乳山市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