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史陶弘景传中恒是什么意思

恒:常常,一直的意思.原句及翻译: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远望高高的山,俯瞰广阔的湖,(虽然)知道这难以容身居住,但却常常想要接近它们.

南史陶弘景传中恒是什么意思

2,文言文南史 陶弘景传翻译速度一点找到的话把答案发来

(陶弘景)家里很贫穷,向县官请求(帮助)失败了。(他)在永明(南朝齐武帝萧赜的年号)十年,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向朝廷上表辞去了官职。 身上轻松之后,(陶弘景)很喜欢游山玩水。每次经过山涧峡谷,(他)必定要在其间坐卧,吟诗逗留,不能停止(这种爱好)。他对门人说:“我看那些富贵之家,虽然知道其间的繁华欢乐,却没有向往的心思。抬头看高处的山,俯身看巨大的湖泊,(虽然)知道这些地方都难以站立停留,自己(却)常常想着亲近它们。而且永明期间做官时,得到的总是差错;(但)如果不是那样,(我)怎么会能做到今天的事情呢。难道只是因为(我)自身具有神仙的体相吗,也是(因为我)顺从趋势才变成这样的。” 沈约在做东阳郡守时,认为他志向节操很高尚,多次写信邀请他,(陶弘景)都没去。

文言文南史 陶弘景传翻译速度一点找到的话把答案发来

3,在答诗和传记中陶弘景是怎样婉拒皇帝的

据《南史·陶弘景传》记载,永明十年,作为诸王陪读的陶弘景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同意他的请求,赏赐他丝帛,传令地方上每月提供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供他服金饵丹用~
陶弘景辞官也是性格和信仰决定的吧,博学广识,格物穷理,志在山水、乐于松涛,一心去求仙的人,哪里会眷念于世间的名利和权位。 梁武帝登上皇位后,对陶弘景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经常派特使前去探望他,还给他送礼物去。但他并不出仕,只是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放养在水草之间,另一头牛戴着金笼头,有人手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它。梁武帝笑着说道:“这个人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做的,想要学曳尾之龟,怎么会有被我召见进宫任职的道理呢。”每当国家有凶吉征讨的事情,一定会来向他咨询。当时人们就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本性喜爱山水自然的隐居生活,为官之时虽才华横溢,小心谨慎,但终不免差错,故归隐也是为免于官场之害。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二十岁不到,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 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

在答诗和传记中陶弘景是怎样婉拒皇帝的


文章TAG:陶弘景传陶弘景  南史  传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