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上海高考考生三加三选物理还是化学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从2017年起,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数外三门各150分,学生再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门学科任选3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总分,三门的满分各为70分。高校招生时,根据专业需求,自主提出等级性考试的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没有科目限制。昨天,上海高校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范围公布,从“3+1”到“6选3”,学生有了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  本市37所本科高校2017年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其中,提出3门科目要求的有281个,有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历史;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9种组合,涉及理学、工学、医学等。2门科目要求的有85个,仅有物理、化学一种组合,还有75个专业仅提出物理1门科目要求,主要是工科、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类等专业;没有提出科目要求的有655个,涉及管理、法学、艺术等。比如,复旦新闻学院、中文系均无科目要求,但哲学系提出物理科目的要求,复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666原来比如理科,肯定只是理化生,不会加个历史什么,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像社会科学,加理科也可以,这样学生的路子一下子拓宽很多。这个三门或者两门不是和的关系,只要一门对上就可以了”  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最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有415个,占专业(类)总数的37.9%;其次是化学,有337个,占30.7%;再次是生命科学,有222个,占20.3%;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分别为47个、41个、26个。华师大招办主任熊斌说,提出选考科目让高校更加明确专业特色。  “有了几门选考科目后,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知识面更广,给我们有些专业提专业要求更有方向,比如数学,“3+1”可以加物理或化学或生物,现在数学系很明确的加物理或化学,这样很明确给出信号,要报考数学系,对物理或化学是有要求的。”  另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14所高校所有专业都不设报考科目限制。上师大公布的选考科目中,除了物理学等少数专业(类)必须选报物理科目外,其他专业只要满足文科类不全是理、化、生,理科类不全是史、政、地的条件即可报考。  对于上海本科高校公布的选考科目,沪上中学校长们普遍表现出淡定。上海交大南洋中学校长董俊平认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是着眼于未来,将引导学生在一定的宽度上进行课程选择,进行走班化教学。  “对一线的校长来说,更多的考虑课程建设,适应未来高考的需要。下个学期会在一些学科开始走,理科分层走班更容易操作。文科就按模块,比如语文,有的老师擅长古诗词教学、有的擅长作文教学,在一个学科里面把不同老师专长发挥到极致,受益最大的还是学生。”  从目前公布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可以满足1070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7.63%;选考化学可以满足992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90.51%;选考生命科学可以满足877个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为80.02%;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的覆盖率分别为64.05%、63.5%、62.14%。  从各高校发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来看,物理有“通吃”大多数高校专业的势头。对此,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办主任周鸿教授作出的解读是,实际上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专业都是理工科,而理工科对于学生的物理知识确有要求。“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所谓的物理大热其实是正常现象。”过去物理也是热门科目,这次需求不存在井喷一说。

2017年上海高考考生三加三选物理还是化学

2,上海高中学生小三门如何选科

选科不仅关系到孩子高三压力调节,也关系到以后高考专业选择,掌握选课技巧,有助于帮助孩子赢在第一步;现在上海市高考政策是地理和生物可以在高二参加等级考试,如果在高二能提前考一门或两门,高三孩子的压力会减轻很多,有助于孩子高三专心备考主科。 那么怎么选科呢?根据上海各高校公布的专业必选科目指导,物理,化学,地理成为搭配组合最优,专业覆盖率比例最高的科目;有的家长问,那两门都在高二考不是更好?我的意见是,必选一门,若有条件确实对两门科目都感兴趣,可以两门都选,高二都考掉,因为高三届时只需考3大门和1小门,更有利于把时间和火力相对集中,毕竟从分值上来看语数外的分值更高。我们实际具体操作的时候,六选三,选什么科目能让自己的分数更高?这一定是考生和家长们选科时候的唯一指标。 要想分数高,从选科的方面考虑: 一是躲开学霸,和学霸竞争难度极大,特别是等级考。所以,学霸选的科目,你尽量不要选。学霸无所谓怎么选。怎么选都能秒杀众人。相比之下,理科的学霸愿意选物理化学,特别是物理。不但有优势,还相对不容易翻船。毕竟,那是靠本事天赋说话的。今年题目又较难,不给学渣们翻盘的机会。何况,他们要报考的学校还可能要求选物理。一样的心思,成绩差的或准备报文科专业的考生肯定不选物理了。躲开学霸呀。除非其它科目出题足够难,让区分度足够高,把大家逼回选物理。否则,以后物理就成了强手的竞争。 以今年为例,上海市选择物理学科的人数一共只有18000人左右,那么A+只有900个名额,四大的学校,一个学校就占了300人左右,也就是说光四大就可以把A+大包大揽了。即便是全市综合前20%的好学生,选其它科目可以拿b+甚至是a的,只要你选物理,你就只能拿D或者E。因为,选这个科目的都是前20%,你成了这20%强手中的倒数第一了。认识到这一点,明年后年,选物理的人会越来越少。竞争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选考地理。今年考地理的学生一共有42000人之多,基数一大,A档以上的人数就多,不管对于什么档次的孩子而言,都更容易提升档次,档次提升了,在高考中,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啊。更何况地理学科特色明显,文理综合,经过专业辅导容易出成绩,翻盘机会大,学成准学霸是可以预期的。再通过分等级,说不定比某些选物理学霸分数还高。 上海高考成绩由主三门语文、数学、外语和小三门6选3的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其中大三门每门满分150分,小三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总分210分,每门满分70分,约占高考总成绩的32%。等级考的分数是根据排名来进行计算的。 上海新高考主三门语数英必然是要和全市数万名考生共同竞争,但小三门只要和同样选择的那些同学竞争就可以,即按等第制计分。所以学子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学科的成绩排名中拿到好的名次。这样看来,在小三门的竞争上,我们完全可以自主选出最有利的组合方案。 如今按照政策:地理和生物两门功课在高二就可以参加等级考试考掉。如果在高二能提前考一门或两门,那么高三压力会减轻不少,有助于在高三时专心备考主三门。这样是不是就说越早考掉越好呢?当然也不是的。如果说你本来就擅长这两门学科,可以在等级考中获得高分,那我们就选择在高二搞定。但如果本身并不是很擅长,却要勉强选择导致最后的成绩不尽如人意,那就得不偿失了。怎样选择,还是要看自己对自己的评估。 根据2017上海各高校公布的专业必选科目指导(见下面表格),我们再以2017高考的经验综合来看如何选科。首先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专业覆盖率很高,在选择专业上几乎不受限制,这一点比较占优势。 但另一方面来看,物理和化学这两门本身学科难度就很大,也是高分区学生选择最密集的科目。难度大,学霸多,使得想要两门同时拿到A以上实属不易。今年选物理的有18000人左右,换算得到最后拿A+的也只有900个,而这900左右的名额基本上四大名校就可以大包大揽了。所以如果你不是牛的不要不要的,选物理还是比较堪忧的。 然后我们来说说政治+历史+地理的纯文科的组合。如果真的选择了这个组合,那么将极大地束缚了专业选择范围,几乎只能选择文科类专业,这对于想要学理学工的同学来说就基本没有机会了。 有一句名言流传在我们之中。那就是“不选理化没好专业考,选了理化发现连大学都考不上。”除了理化之外,还有的选择是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那我就分别谈谈吧。 地理:高二参加等级考,可以减轻高三负担。包含背诵和理解,属于文科中的理科。选择人数较多(毕竟高二考),较为推荐。 政治:高三参加等级考。选择政治就意味着可以报考大学绝大多数偏文的专业。背诵为主,理解为辅。选择人数中等。 历史:高三参加等级考。背诵知识点极多,我是绝对的历史渣,所以不能给出什么优秀的建议。选择人数中等。 生物:高二开始学习,参加等级考的时间据说又有更改,可以在高二考?属于理科中的文科。但是即使选择生物,大学专业选择也是受到限制的。选择人数较少(部分学校不开展生物课程) 如果题主能够重新考虑理化,那是极好的。因为物理化学,只要有一门选,大学的专业选择就多了很多,而且改革之后难度有下降,即使理科不是特别突出,选个化学当敲门砖,努力点拿个12分不是大问题。(当然,要全冲27 30的当我没说)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要看同学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才可以选出相对具有优势的组合,使之价值最大化。 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本地高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兴伟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等。

上海高中学生小三门如何选科


文章TAG:上海  上海市  2017  新高  上海市2017新高一选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