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字,西夏还编写了字典。良渚文字的发现意义重大,直接将甲骨文推前了1000年,达到距今5000年左右了,一西夏文明是怎么发现的——其实,早就发现了——宋史、元史都有比较详细记载,不然,现在的人们,不可能对西夏了解这么清楚。
1、西夏灭亡后,党项人去了哪里?
公元1227年,西夏皇帝李睍在成吉思汗死后投降蒙古汗国。继任者窝阔台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李睍杀掉,对西夏皇族乃至党项全族进行灭族,面对蒙古人的种族灭绝,剩余的党项人在贵族首领的带领下离开了这片土地,开始流亡。其中部分党项人在拓拔贵族带领下迁徙到了现在西藏甘孜一带的藏区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吴王国,党项人消亡如此迅速,一方面是因为遇到蒙古帝国的残酷打压,一方面与党项族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关系。
党项人属于西羌族的一支,故又称“党项羌”,早期生活在如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同时在这片土地之后再次迁徙来了鲜卑族一部分族人,双方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争夺、相互融合。因此,党项人也是民族融合形成的,其中党项人中势力最大的拓跋部族,就对外承认自己拥有鲜卑皇室的血统,这样一支经过民族融合形成的种族,在面临灭族的打击后,也很快融入其他民族之中,这也造成党项族消失的这么迅速的原因。
当然,在党项族消亡的过程之中,也有部分党项人虽然迁徙他乡,但是依然保存着自己的文化,比如依然书写着党项文字,其中,正如前文所说,部分党项人在西夏皇室的支系带领下大量逃往四川西部、西藏北部等地,他们在今天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西吴小政权。之后这些西夏后裔与当地土著一起生活,逐渐融合到了一起,被称为“木雅人”,
2、西夏文明是怎么发现的?
感谢邀请。不久前,还去过西夏陵博物馆,在银川,那里真是个好地方。一西夏文明是怎么发现的——其实,早就发现了——宋史、元史都有比较详细记载,不然,现在的人们,不可能对西夏了解这么清楚,如果问近现代如何发现,那楼上的高人说的都对——清朝学者张澍发现了“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子建”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1972年修机场的解放军部队,发现了西夏遗址。
但真正的深入研究,还是1972-2001年,对西夏陵区的考古发掘——这是真正的二次发现,二西夏王陵,位于银川西面的贺兰山下,恢弘且又沧桑。整个陵区,长10公里,宽约4公里,发现了九座西夏朝王陵,按说还应该有,但不知所踪。陪葬墓不少,超过250座,还有一些建筑遗址和陶器窑址。王陵考古证实,其分为四区,与《宋史》记载一致,
现在,一至六号陵的地面遗存保存尚好,可以较清晰看出当初的规模和模样。最好的是三号陵,景区会有车免费送游客前往,三王陵全部坐北朝南。可以看出中原文化对西夏葬礼文化的影响,每座陵墓,皆有培土而成的墓冢,当混有米浆一类粘合物,以至于近千年而基本完好。陵园亦都呈长方形,于四角置角台。陵前为神道,两侧从南至北,依次有双阙台、双碑亭或三碑亭,
亭北为月城和内城。月城内神道两侧置石象生,内城方形或长方形,四面正中辟门。南门内偏西为献殿,地官一般在陵内西北角。地上为八角密檐式塔状陵台,四不过,各陵园规模和平面布局稍有差异。有的是单重城,亦有双重城,大约与下葬西夏王的功德大小有关,到目前,唯一被正式发掘的西夏王陵,是六号帝陵。但并不对外开放,
据介绍,陵下为多室土洞墓,地宫由墓道、甬道、主室和东西侧室组成。甬道壁上绘有佩剑武士等题材的壁画,博物馆里有复原仿制品展出,据考古,西夏王陵多遭盗墓破坏,六号墓也不例外。陪葬墓都规模较小,发掘发现,其形制简单,皆为方形穹窿顶土洞墓,随葬品中有茂花闪色锦、石马、鎏金铜牛等物品,五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民族的王朝,其祖先,至少可追溯到隋初。
文章TAG:经幢 党项 人去 西夏 文字 河南哪里发现了西夏文字经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