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一个硬盤无得选择, 两个硬盤 1. RAID 0 (高效能; 资料保存低安全性, 任何一个硬盤损坏所有资料都会遗失). 2. RAID 1 (一般效能; 资料保存高安全性, 要两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三个硬盤 RAID 5 (高效能; 资料保存高安全性, 要其中两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四个硬盤 可选 RAID 0, RAID 1, RAID 5, RAID 10 (要其中三个硬盤同时损坏才会遗失).

视频监控磁盘阵列如何配置

2,磁盘阵列怎么来使用我现在有一台磁盘阵列机不知道如何与PC机连

磁盘阵列如何与服务器连方式有2种:一种是独立网络磁盘阵列,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器连接,另一种是采用1394总线,直接与服务器的1394口连接。若服务器没有1394口,就需要扩展一块1394接口板。
1,主板带raid 功能,如果没有可以买raid卡2,磁盘有好几种组法,常说的有下面3种 raid 0 两个硬盘同时读写 就是数据分两半,两个硬盘同时各保存一半,理论 读写速度 翻倍, 实际 1.5倍左右吧,总容量是所有硬盘总和 ,家用建议用这种 raid 1 镜像读写 就是数据在两个硬盘都完整的分别储存,性能没提升,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才用 raid 5 有点像0和1的结合体吧,至少要三块硬盘,具体在这不说了,想了解就百度

磁盘阵列怎么来使用我现在有一台磁盘阵列机不知道如何与PC机连

3,磁盘 阵列卡的使用方法

在这里,我们以40-60台单服务器使用的promise fast track TX2000为例,这是一种使用最多的阵列卡,价格不错,性能好,使用方法也同这里站长推荐的TX2。同时考虑到网上D版大多为2000系统,加上篇幅有限,那么这里就仅以2000系统为例。 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靠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提示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插入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治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非凡说明一下,假如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治理分区也可以。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前面说到的那个系统盘,假如不想要它,只需要一个阵列独立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里面的东西克隆上阵列了,应该事先单独给阵列分一个区用于克隆系统,就是C盘,克隆完以后拿掉系统盘,用sfdisk把你刚才克上去的系统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并重写MBR引导,最后再主板BIOS设置为从SCSI设备启动就可以了。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事先设置。 最后非凡提到一点就是掉阵列,这是大家最最害怕的事情,promise会尽力避免这一故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下面3个要害性的工作: 1,保证使用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因为挂接硬盘的数量太多,普通电源根本不能胜任。 2,最好为每个盘或者机箱配备散热风扇。因为组成阵列以后,每一块硬盘都与同伴同时工作,这样硬盘工作量会加大。 3,务必保证几个硬盘的电源线连接稳定,最好用胶布固定。 4,保证阵列卡插接稳固。 5,最后一点了,就是给服务器配备UPS不间断电源。

磁盘 阵列卡的使用方法

4,磁盘列阵怎么安装

1、主板支持RAID 0,直接在主板上开启就可以了。2、开了RAID 0之后你的硬盘相当一块新硬盘一样,装系统跟平时装没区别。3、下载个大白菜等U盘启动系统装在U盘上就可以用U盘启动电脑了,win7集成有RAID和AICH驱动。
磁盘阵列属于超大容量的外存储器子系统,通常称廉价磁盘冗余陈列raid(redundanar ray of inexpensive disk),它是由许多台磁盘机或光盘机按一定规则,如分条(striping)、分块(declustering)、交叉存取(interleaving)等,来备份数据、提高系统性能的。通过阵列控制器的控制和管理,盘阵列系统能够将几个、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盘连接成一个磁盘,使其容量高达几百至上千兆。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 磁盘阵列可以分为软阵列和硬阵列两种。软阵列就是通过软件程序来完成,要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提供运算能力,只能提供最基本的raid容错功能。硬阵列是由独立操作的硬件(阵列卡)提供整个磁盘阵列的控制和计算功能,卡上具备独立的处理器,不依靠系统的cpu资源,所有需要的容错功能均可以支持,所以硬阵列所提供的功能和性能均比软阵列好。 作为高性能的存储技术,raid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aid的级别从raid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很多个级别,但是最常用的是0、1、3、5四个级别
按F10进入RAID BIOS Setup,会出现NVIDIA RAID Utility -- Define a New Array(定义一个新阵列)。默认的设置是:RAID Mode(模式)--Mirroring(镜像),Striping Block(串列块)--Optimal(最佳)。 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定义一个新阵列,需要设置的项目有:选择RAID Mode(RAID模式):Mirroring(镜像)、Striping(串列)、Spanning(捆绑)、Stripe Mirroring(串列镜像)。 设置Striping Block(串列块):4 KB至128 KB/Optimal 指定RAID Array(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RAID模式,串列块大小和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其中串列块大小最好用默认的Optimal。RAID阵列所使用的磁盘通过光标键→添加。 做RAID的硬盘可以是同一通道的主/从盘,也可以是不同通道的主/从盘,建议使用不同通道的主/从盘,因为不同通道的带宽宽,速度快。Loc(位置)栏显示出每个硬盘的通道/控制器(0-1)/主副状态,其中通道0是PATA,1是SATA;控制器0是主,1是从;M是主盘,S是副盘。分配完RAID阵列磁盘后,按F7。出现清除磁盘数据的提示。按Y清除硬盘的数据,弹出Array List窗口:如果没有问题,可以按Ctrl-X保存退出,也可以重建已经设置的RAID阵列。至此RAID建立完成,系统重启,可以安装OS了。
这个你先确定你的 主板支持串口阵列 如果支持 你开机紧CMOS在第四大项里面 看到有SATA的项目就把它全部设为启用 按F10保存退出 当电脑重新启动后屏幕上提示你按 CTRL+A的时候 你就按 进去 以后就是组阵列的界面了 选第一个 按回车键 看到你的盘 移动光标到硬盘出 按 空格 确认 在按回车 下面的都用默认 然后保存退出 你就组好了 紧 系统里面倒主板的官方下载串口阵列驱动 装上就可以了 这样的话你就算是圆满的组好了 你想要的阵列
1.你都没搞清楚磁碟阵列是啥呢。。。去百度查下 RAID 是啥意思,先瞭解下好些2.RAID一般有 RAID 0,1,0+1,5 等等这几种常见点, 3.还有不同主板的RAID做法不一样,Inter, AMD ,Nvidia,三个厂商的主板具体做法是不一样的,但是 基本原理都一样4.也不知道你那什麽板子,支不支持RAID,不同BIOS设置也不一样,你去BIOS找找看能不能找到SATA相关设置,如果能选到RAID选项就说明你板子支持RAID 5.如果是2个320,如果做普通用法的话,建议做RAID0

5,磁盘阵列怎么用

那要看您想怎么用,自己家用就raid0最好了,速度快,数据吞吐量大,对提高整机性能有很大帮助,其他的阵列模式不适合家用,raid1是保障数据安全性的,相当于备份的效果,raid5需要的硬盘数量就多了,不实际。现在一般的主板都集成raid功能,具体设置可以参照你的主板说明书,但是想raid0,至少得2块硬盘,而且最好是同品牌同型号的,这样兼容性最好,希望可以帮到你。
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而把这种技术加以实现的就是磁盘阵列产品,通常的物理形式就是一个长方体内容纳了若干个硬盘等设备,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 磁盘阵列实现方式 磁盘阵列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那就是“软件阵列”与“硬件阵列”。 软件阵列是指通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提供的磁盘管理功能将连接的普通scsi【什么是scsi】卡上的多块硬盘配置成逻辑盘,组成阵列。如微软的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和netvoll的netware【什么是netware】两种操作系统都可以提供软件阵列功能,其中windows nt/2000 server/server 2003可以提供raid 0、raid 1、raid 5;netware操作系统可以实现raid 1功能。软件阵列可以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但是磁盘子系统的性能会有所降低,有的降代还比较大,达30%左右。 硬件阵列是使用专门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的,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对象。现在的非入门级服务器几乎都提供磁盘阵列卡,不管是集成在主板上或非集成的都能轻松实现阵列功能。硬件阵列能够提供在线扩容、动态修改阵列级别、自动数据恢复、驱动器漫游、超高速缓冲等功能。它能提供性能、数据保护、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的解决方案。磁盘阵列卡拥有一个专门的处理器,如intel的i960芯片,hpt370a/372 、silicon image sil3112a等,还拥有专门的存贮器,用于高速缓冲数据。这样一来,服务器对磁盘的操作就直接通过磁盘阵列卡来进行处理,因此不需要大量的cpu及系统内存资源,不会降低磁盘子系统的性能。阵列卡专用的处理单元来进行操作,它的性能要远远高于常规非阵列硬盘,并且更安全更稳定。 几种磁盘阵列技术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什么是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适用于音、视频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将带来灾难性的数据损失。这种方式其实没有冗余功能,没有安全保护,只是提高了磁盘读写性能和整个服务器的磁盘容量。一般只适用磁盘数较少、磁盘容易比较紧缺的应用环境中,如果在raid 0中配置4块以上的硬盘,对于一般应用来说是不明智的。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因为它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它无法单块硬盘扩展,要扩展,必须同时对镜像的双方进行同容量的扩展。因为这种冗余方式为了安全起见,实际上只利用了一半的磁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 raid 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 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任何一块硬盘上的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它和raid 3最大的区别在于校验数据是否平均分布到各块硬盘上。raid 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如果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将大大降低。 raid 1、raid 0+1、raid 5阵列配合热插拔(也称热可替换)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在线恢复,即当raid阵列中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时,不需要用户关机或停止应用服务,就可以更换故障硬盘,修复系统,恢复数据,对实现高可用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TAG:安防监控磁盘阵列怎么用安防  安防监控  监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