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曾经的GDP占了河南省的高达60%。经讨论,中华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的都城分别是,后来登封化为郑州管辖,少林寺也随之划走,洛阳的旅游从此失去了重要的一角,“老三篇”再也难以凑齐,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所谓的“老三篇”指的就是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这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1、少林寺是洛阳的还是郑州的?去少林寺游玩途径洛阳方便还是途径郑州方便?
少林寺所处的登封市(原登封县)历史上曾归洛阳地区行政专署管辖。1986年河南省实施撤地并市后,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洛阳的旅游曾经有“老三篇”和“新三篇”之说。所谓的“老三篇”指的就是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这三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现如今这三个景点中的两个即龙门石窟和登封少林寺早已都是名满世界的5A级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白马寺更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而蜚声海内外,这些景点当年都是洛阳的骄傲,形成了古都三足鼎立的旅游格局。
后来登封化为郑州管辖,少林寺也随之划走,洛阳的旅游从此失去了重要的一角,“老三篇”再也难以凑齐,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少林寺距郑州和洛阳的距离基本相当,如果是自驾游,通过郑少洛高速在登封站下站不远即可到达。凡来河南旅游的,一般情况下龙门石窟和登封少林寺这两个景点都是必看的,所以不管是途经郑州还是洛阳都非常方便,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选择,从东边来当然要经过郑州,从西边来必须经过洛阳,
2、洛阳曾经是13朝古都,为什么现在沦落成为一个地级市?
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做为世界四大古都之首、中国十大古都之首的西安不也“不当大哥很多年了?”现在除了北京哪个地方还敢称为“帝都”呢?其实自从宋代开始,洛阳就已经寂寞了。那个时候红火的是古都“开封”,一直到建国以前,开封都是河南省的老大,直到50年代初才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了“郑县”,人不能永远活在1000年前,一定要认清楚现实。
这一点开封人表现点就非常好,虽然省会的位置让给了郑州,但是人家开封无怨无悔,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一心打造河南省的“旅游城市”和“美食之都”,开封人务实的态度,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为洛阳地处豫西,当年心里很清楚各方面都不如郑州,值得一提的是:洛阳曾经的GDP占了河南省的高达60%。洛阳一直想摆脱重工业的影子,发展轻工业,
3、洛阳最早的时候,不叫洛阳,叫做中国!对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洛阳”名称的由来,洛阳古称或者别称: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神都、京洛、洛京、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三国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魏文帝曹丕定都雒阳,改名为洛阳,称呼沿用至今,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105位帝王在洛阳定鼎江山,有十三个王朝定都于此。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中国”名称的原意,根据出土文物,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第一,中国为四方“地中之国”或言“地中之都”;第二,中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即大体指以“洛邑”或者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有史料记载:西周《何尊》“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西周《诗·大雅·民劳》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东周《战国策》“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古中国”在晋南,即山西省运城市,
2016年11月20日,山西省社科与中国先秦史学会、山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了“山西与古中国”学术研讨会。经讨论,中华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的都城分别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根据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尧都平阳已有理论根据,三处都城都在晋南,当时部落众多,尧、舜、禹是部落联盟首领,居“万国”之中,即“中央之国”,故称“中国”。
文章TAG:洛阳 最早 过去的洛阳是现在的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