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学语文主要考什么

1、选择题,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2、 诗词的背诵和诗词名句的理解,根据考试大纲,考生在获得大学学历前必须掌握并背诵一定量的古代优秀诗词作品,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每年的考试也必然会考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3、判断题,主要是对大学所学知识,例如四大名著中的部分相关内容;4、材料概括和写作基础知识。扩展资料学习“大学语文”的意义:主要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大学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起人们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重要的位置。
大学语文考试和高考语文有点类似:一、语音部分知识 二、文学常识 三、判断(主要是对大学所学知识,如:四大名著中的部分相关内容) 四、古文。有选择和翻译 五、材料概括和写作
一般是对大学语文教材内的文章进行赏析。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
课本上的东西,没有高中的难,很好过的
我也不知道

大学语文主要考什么

2,期末语文考试卷

你要哪个年级的考卷啊?老大!!!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4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38分) ㈠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①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②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王维《观猎》) ) ①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②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 (柳永《蝶恋花》) ①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 《乌衣巷》)        

期末语文考试卷

3,语文考试一般考什么

第一题:课内古诗默写 第二题:拼音(一般会考多音字或形声字不读半边音的字) 第三题:错别字(要注意课文下注释的重点字词的偏旁) 第四题:这一题我怕表述不清楚,就用我最近一次考试卷上的题目来做一个范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可用括号中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A.各领导干部一定要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谋取(加点)实实在在的利益。(牟取) B.西湖之美,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无与伦比(加点)。(精巧绝伦) C.这次球赛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不能目中无人(加点),而要继续加强训练。(自高自大) 这一题是现在中考新出的题型,以前不是这样的,有点难度,你可以自己做做看。。正确答案我写在最后。。 第五题:语句连贯(这道题要注意的是仔细观察上下文,联系前后句子,就不太难了。。) 第六题:标点改错 第七题:关联词组句(这道题可以教你一个我们老师教的方法:①排序。你可以先把句子排列出来看看哪一个排列更通顺。②加关联词。加上适当的关联词,使句子更通顺。③增加或删减一些句子,使句子更连贯。) 第八题:修改语病(常见的语病有:缺主\宾语、句式杂糅、递进关系错乱、搭配不当等) 第九题:文学常识(注意多背背课下注释,一般这道题不会太难) 第十题:课内古诗或文言文的默写 第十一题:仿句(这道题注意:字数要与例句相等,句式相仿。还有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容对形容) 好啦,基础部分就到这里,下面是阅读部分。。 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而现代文阅读在中考中多以一篇抒情性的散文、一篇说明文的形式出现。。 散文一般有的比较典型的题型有: 1.句子赏析(这里可以教你几个句式::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写出了……的……,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②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以人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也写出作者对……的……之情。③这句话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气,使句子更有气势。也更突出作者……的感情之强烈。) 2.文章的中心(这个可以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找,不过中考的题目大多没那么简单,一般还需要从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中去归纳。) 而说明文的常见题型有: 1. 根据文意,给……(说明对象)下一个定义。(这个要到文中去找,一段一段来,宁可多写也不要漏写。) 2. 文中的……(说明对象)有什么作用?(这个答题技巧和上一题差不多,也要细心找。) 3. 文中的……(句子)有和表达作用?(这个就相当于是说明文的句子赏析啦,一般就是写:这句话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更具体直观地写出……(说明对象)的……) 4. 下列的判断有和错误?(这个一般就是从文中找,很简单) 说明文其实仔细一点都不太难,我的语文比较好,一般说明文都是不扣分的。。 古文阅读一般是给你一篇课外古文,这个我没什么可以帮你的了,要靠平时积累。。建议你有空多做做古文阅读。。 最后一题一般就是古诗鉴赏,也是要靠自己。。。 最最后,最最重要的就是作文了。。 作文我不说太多,重要的也是平日积累,你可以多写写随笔和读后感之类的东西,可能会有些帮助。。 好啦,写了那么多。。也差不多了,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问我,我目前也只有初二,但语文成绩还是很好的,你随时可以来问我。。 第四题答案为C,你对了吗。。?

语文考试一般考什么

4,大学语文怎么考试的

大学语文考试内容将更灵活    2000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科)》、《大学语文(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从2001年起进行部分调整,调整以后的内容将成为命题的依据。      具体的调整办法为,作文试题由过去的约占40分改为约占30分;部分简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的作品,考核内容限定在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大学语文(专科)》选取与课文难易度相当的古今议论文、古今记叙文、古今诗歌。      本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学考试命题“在考查课程主体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指导思想,适应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要求。全国自考办文科处负责人在介绍此事时说,希望全国几百万考生对大学语文考试的变动不必紧张。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了对考生能力的测试,与原来考查角度还是一样的,不会超出大纲范围。      作文所占分数从40分降低到30分,增加了阅读的比重,增加了一部分灵活的有利于考生发挥的小题。      这次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阅读教材的改变,2001年起考题中的阅读材料将不再使用指定课本中现成的作品。多年来,大学语文的阅读材料一直坚持从课本中截取段落,使考题变化不大。文科处王和军副处长说,大学阶段的学习应该以掌握学习方法为主,学会举一反三。考生应该在词句的用法、文章的欣赏能力等方面灵活运用到别的文章上去,才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实现了“以考促学”。      应该说,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同时还肩负着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任务。所以材料的选择范围扩大了,考生发挥的空间也扩大了。文科处的沈女士提示说,应该多多研究2000年4月的试题,并从中获取一些信号。2000年的选择题偏向考查考生的运用能力,从过去着重考查记忆层次提升到了理解层次。此次调整后,试题将更有利于实践能力较强的考生,增加了公平性。
1.单项选择 这部分20分,共20个小题,是考试中最容易拿分的题型了.因此考生应尽量做到不失分.单项选择主要考文学史知识,如作家生平、作品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中心论点、主要内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文章体裁等等,四选一,无论知不知道,都有25%的机率选到正确答案,相对容易得分.答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自己的识记,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既省时又有把握;二是把握不准时应采取比较的方法,排除筛选,确定唯一正确的答案.如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第9题: 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托 b、对比反托 c、侧面烘托 d、象征暗示(答案:c) 这道题考的是迁移能力.考生并不一定要熟悉原文,只须运用平时所学知识就可以做出正确答案. 2.多项选择 这部分共5题10分,多考综合比较的内容,在5个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难度较大.考试内容与单项选择题差不多,只是在答案的设置上更多一些,主要是看考生掌握知识是否全面,这是平时是否用功的最直接证明.答题只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点的熟悉掌握,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凭感觉来猜题、押题是行不通的.以2001年4月份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本)为例:第21题“下列文章,总体上运用对比方法来表达主旨的有()”、22题“下列作品中通过对话形式展开的有()”、第23题“下列诗篇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第24题“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运用白描手法的词句有()”第25题“鲁迅《风波》的主要艺术特点有()”,这五道题都有一定的难度.21、22、23题考艺术手法,23题考文体知识,第25题考艺术特点.根据这些考试内容,考生在复习时就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重点课文. 3.词语解释 这部分共5题10分,以古文中的词语为主,兼考现代文的疑难词语.答题必须在理解全句的基础上,对应直译,然后落实某一个词的意义,务必准确、简洁、切不可写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鱼目混珠.如2001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专)第29题要求考生解释“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中的“用以兴”的意思,要求考生复习时比较细致.总体而言,这也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目. 4.简析题 这部分约3至5题,共30分,考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的出题方式是先给出一段文字(字数一般不会超过200字),然后根据文段来设计问题.2001年起考试的文段不再局限于教材.考试文段主要是现代文(包括现代小说、戏剧、散文、科技说明文等)片段,古文片段,古典小说、戏剧片段、古体诗现代诗等等.主要是考文段主题、内容、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等等,出题方式比较灵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答题应采取还原课文,句不离段的思维方法,结合课文的“提示”启发思路.一定要弄懂内容,摸清提问的角度,针对性回答.答案总的要求是越简明准确越好,而不是内容答得越多越好. 5.作文 作文30分,占分比例大.若出现大的失误,将导致考试不及格,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作文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修养、语文水平、综合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作文总的要求:主题鲜明、材料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语言通畅、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写作时要注意把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综合材料和典型材料、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结合起来,搭配使用.这样既可避免角度单一,缺少变化,又可满足作文的字数要求.历届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文体混淆、文不对题、论点和论据脱节、字数不足、内容未写完、字迹潦草等,这些应引起重视,加以避免.根据历次阅卷经验,考生要拿高分有几条必须注意: 一是要书写工整.字迹对阅卷老师的影响是潜在的,但却异常重要,无论你写得多好,如果字迹潦草,你的作文成绩必将大打折扣. 二是要注意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分段,每段开头最好采用段落中心句的写法,这样可以做到层次分明,老师一看就明白你的意思.作文最忌全文混乱,尤其是不习惯分段的考生必将失去很多分. 三是一般而言,除诗歌外,考试时不限文体,考生一定要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如果是写议论文,开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论点,文中不妨多用一些名言警句;如果是写记叙文,切忌平铺直叙,结尾要有意味.

文章TAG:语文  语文考试  考试  大学  语文考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