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翻译东魏遣行台候景率兵攻之长寿众少城陷遂遇害

东魏派行台(官名)候景(人名)带兵攻打他,长寿(地名)人手少,最终城陷落了,于是(他就)遇害了

翻译东魏遣行台候景率兵攻之长寿众少城陷遂遇害

2,南北朝侯景的问题

侯景为人机诈多变、反复无常。先后被叛:东魏,西魏,南梁。这等小人谁还会收留他。当初南梁收留他时,他刚被东魏的慕容绍宗击败,4万余人只剩下800人南逃,骗取梁寿阳城栖身。

南北朝侯景的问题

3,为什么梁武帝对候景那么器重

首先梁武帝在晚年不复年轻时候的英明睿智 许多事情的处理上显得很糊涂 尤其是收留侯景 这其实可以理解 他非常喜欢的儿子昭明太子萧统早死再加上过度崇信佛教 使得晚年他的处理事情非常犹豫 另外侯景确实是很有能力的将领 师从慕容绍宗 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梁朝晚期自从陈庆之 韦睿 曹景宗这些人死后 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很少 军队战斗力很低下 如果侯景真能安心出仕梁朝当然也是好事 不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作为羯族人 侯景最终还是反叛 还有萧衍很想收复北方 侯景来投自然对于南朝来说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为什么梁武帝对候景那么器重

4,资治通鉴上一个小故事候景后宫公主除外被谁杀的

承圣元年(552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侯景企图逃亡,被部下所杀。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在建康街头暴露。当地百姓将其尸体分食殆尽,连其妻溧阳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烧成灰后有人将其骨灰掺酒喝下。梁元帝萧绎下令将他的脑袋悬挂在江陵闹市上示众,然后又把头颅煮了,涂上漆,交付武库收藏 ,与篡夺西汉的王莽有着相同待遇。侯景有5个儿子留在北方,大儿子被高澄剥皮后用锅煮死,其余4个儿
你好!搜一下:资治通鉴上一个小故事——候景后宫(公主除外)被谁杀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评价一下候景之乱写有什么影响之类的

最初侯景曾向萧衍求婚於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两家,萧衍认为王谢门第太高而无法答应,说:“王谢门高非偶,可於朱张以下访之。”侯景恨道:“会将吴儿女以配奴!”。侯景深深记恨,一进入建康後,屠杀王谢两家最惨,几乎亡族。刘禹锡有〈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三年零八个月,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南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在此期间,国势大衰的南梁又相继遭到西魏和北齐的进攻,最终被南陈取代。
任务占坑

6,候景在侯景之乱中入宫南朝梁武帝对侯景是怎么诃叱的

当时梁武帝萧衍已经出家为僧,后经入宫前本来趾高气昂的,打算好好羞辱梁武帝一番。但是当再次见到萧衍,重遇天颜时,梁武帝还没有说一句话,侯景就已经汗流浃背,不知所措了。然后侯景马上以臣子的礼节立即退出了梁武帝的寝宫,回首对他的心腹之人说道“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王者之气吧!这不是我所能拥有的”。侯景始终不敢枉杀梁武帝,只是把它软禁起来,最后在梁武帝死前也再也不敢觐见梁武帝了。
五月,高祖崩于文德殿。初,台城既陷,景先遣王伟、陈庆入谒高祖,高祖曰:“景今安在?卿可召来。”时高祖坐文德殿,景乃入朝,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升殿。拜讫,高祖问曰:“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景默然。又问:“卿何州人,而敢至此乎?”景又不能对,从者代对。及出,谓厢公王僧贵曰:“吾常据鞍对敌,矢刃交下,而意气安缓,了无怖心。今日见萧公,使人自慑,岂非天威难犯?吾不可再见之。”高祖虽外迹已屈,而意犹忿愤,时有事奏闻,多所谴却。景深敬惮,亦不敢逼。景遣军人直殿省内,高祖问制局监周石珍曰:“是何物人?”对曰:“丞相。”高祖乃谬曰:“何物丞相?”对曰:“是侯丞相。”高祖怒曰:“是名景,何谓丞相!”--《梁书·侯景传》
领众入朝,惊动圣躬,今诣阙待罪。

文章TAG:候景  翻译  东魏  行台  候景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