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国四川省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江苏省行政区划分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据国民政府行政院颁布的《各省行政督察专员专行条例》及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的《剿匪区内各省行政督察专员组织条例》,全省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每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1人,兼领区内首县县长。江苏省政府认为所划督察区太多,决定改划为9区;同时为增加督察效率,决定试行专员不兼县长。先于离省会较远、县政极待改进的江都、铜山、东海、淮阴、盐城、南通等5区设置专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增设江宁区,成为第十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又设松江、无锡2区。江都、溧阳2区因距省会较近,暂未设专员:
溧阳区,辖溧阳、丹阳、句容、金坛、镇江、宜兴、溧水、高淳、扬中9县。句容、溧水、高淳3县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划属江宁区。
无锡区,专署驻无锡县,辖无锡、武进、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8县。
松江区,专署驻松江县,辖松江、金山、奉贤、南汇、川沙、上海、宝山、嘉定、青浦9县。
南通区,专署驻南通县,辖南通、崇明、启东、海门、如皋、靖江6县。
江都区,专署驻江都县,辖江都、泰兴、泰县、江浦、六合、仪征、高邮7县。
盐城区,专署驻盐城县,辖盐城、阜宁、兴化、东台4县。
淮阴区,专署驻淮阴县,辖淮阴、淮安、泗阳、宿迁、宝应5县。
东海区,专署驻东海县,辖东海、涟水、灌云、沭阳、赣榆县。
铜山区,专署驻铜山县,辖铜山、沛县、丰县、砀山、萧县、邳县、睢宁7县。
江宁区,专署驻江宁县,辖江宁、句容、溧水、高淳4县。
中华民国 1915年(据《辞源.行政区划表》)
江苏省
金陵道
江宁县、六合县、溧水县、江浦县、高淳县、丹徒县、扬中县、句容县、丹阳县、金坛县 、溧阳县
苏常道
吴县、武进县、江阴县、无锡县、常熟县、昆山县、吴江县、靖江县、泰兴县、宜兴县、 南通县、如皋县
淮扬道
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宝应县、高邮县、淮阴县、淮安县、盐城县、东台县、泗阳县、 涟水县、阜宁县、兴化县
沪海道
上海县、太仓县、松江县、南汇县、青浦县、奉贤县、金山县、川沙县、嘉定县、宝山县 、崇明县、海门县
徐海道
铜山县、沛县、睢宁县、丰县、邳县、萧县、砀山县、宿迁县、东海县、灌云县、赣榆县 、沭阳县 (计五道,六十县)
2. 清代四川行政区划
1、撤销西河镇,设立西河街道,以原西河镇所属行政区域为西河街道的行政区域,西河街道办事处驻成洛路3789号
3. 民国时期四川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下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7个县级市,108个县,4个自治县,54个市辖区。具体如下:
1、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简阳市
2、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平武县、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3、自贡市: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
4、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5、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6、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
7、广元市: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8、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
9、内江市: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市
10、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眉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11、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
12、宜宾市:叙州区、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13、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阆中市
14、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
15、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文章TAG:民国时期四川行政区划图民国 民国时期 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