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公务员管理法事业单位指那些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条件是: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具一定的执法权的事业单位。具体的有: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各单位的执法大队,环卫、城管机构、统计普查中心、县级供销联社等

公务员管理法事业单位指那些

2,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是什么

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是为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的发展而制定的管理条例。本办法适用于全市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它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经过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中在编在岗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外)。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宏观管理、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 (二)坚持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四)坚持在核定的岗位职数及最高等级内聘任的原则; (五)坚持向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少数民族骨干人才、生产科研教学一线人才倾斜的原则。

事业单位管理办法是什么

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内容是什么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内容是什么

4,事业单位聘用管理办法

聘用单位应根据核定的编制数和岗位设置方案,以及岗位任职条件聘用人员,可以在本单位现有人员中实行竞聘上岗,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聘用单位应当成立聘用工作组织,就人员的聘用、考核、续聘、解聘等具体事项提出意见。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工作负责人、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工会代表或者职工代表组成,可以吸收相关专家或者其他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聘用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法律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5,事业单位都需要哪些财务管理制度

比较常见的:首先要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如果你是特殊行业,比如学校,还应执行具体细分的事业单位行业会计制度其次,应遵守财 政部等中央部门制定的制度,如差旅费管理办法、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第三,单位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及上述国家层面的制度,制定自己的财务制度及审批流程。第四,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应有其他相应的制度,比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等
制度上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单位领导职责、会计主管职责、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科室的关系、本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一般就是收付实现制了) 2、会计主管、会计、出纳这三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3、本单位账务处理程序规范 4、内部牵制制度 5、内部稽核制度 6、财产清查制度 7、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最后说明一点:一般来说你们这个单位如果是个下属单位的话,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你们上级机关作为他们的一个“附属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来制定,而不是你们自己制定的

6,事业单位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三条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第二章 岗位设置第五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第六条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第七条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公开招聘方案;(二)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试、考察;(五)体检;(六)公示拟聘人员名单;(七)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第十条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四)考评;(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六)办理聘任手续。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交流。第四章 聘用合同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第十九条自聘用合同依法解除、终止之日起,事业单位与被解除、终止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关系终止。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第二十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聘用合同规定的岗位职责任务,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表现,重点考核工作绩效。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第二十二条考核结果作为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以及续订聘用合同的依据。第二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编制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对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所在单位的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为完成特定任务的专项培训。第二十四条培训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支。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第二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奖励:(一)长期服务基层,爱岗敬业,表现突出的;(二)在执行国家重要任务、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三)在工作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四)在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五)有其他突出贡献的。第二十六条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第二十七条奖励分为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处分:(一)损害国家声誉和利益的;(二)失职渎职的;(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四)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五)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六)其他严重违反纪律的。第二十九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开除。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第三十条给予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第三十一条工作人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由处分决定单位解除处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第三十五条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第三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第三十九条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二)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第四十条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第九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一条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二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处理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章 附 则第四十四条本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法律依据:《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管理条例》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7,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企业化管理

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 ,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它能打破铁饭碗、大锅饭,转变事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从而优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达到机构、人员、物资等的最佳组合.   机构设置实行并、转、兼、撤。职能相似、交叉的部门能并则并,不适应新情况的部门该转则转,一个部门能兼多个部门职能的就设一个部门,没有必要再设的部门,坚决撤销。人事工作一年一聘,下聘一级,双向选择。实施能人战略,无人聘任聘用者,自动下岗。工资分配打破档案工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扭转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和不干都一样的状况。工人实行全员合同制,工资分配按不同岗位、不同季节确定工资基数(岗位工资),效果工资是衡量工作完成优劣、工作效率高低的尺度。设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每人岗位效果考核工资,所属部门可根据各工种、各岗位实际情况,制定百分考核标准,按每人得分情况,年底进行核发。机关干部实行定额工资,千分考核,层层签标,层层落实责任。把责任与工资利益结合起来,以法律和制度保证合同指标的完成。这样,对于干部来说,能力越强,贡献越大,工资越高;能力越差,贡献越小,工资越低。年终考核不足七百分的干部,自动免职。真正体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8,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条 :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五条: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6章65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内部控制的好坏反映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他是现代管理体系中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9,请问谁知道 中国 事业单位制度问题

晕……我随便从本书上看了点…… 基本如下: 考勤制度 1.0 目的 为确保公司进行有秩序的经营管理而制定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一般员工到总监级员工 3.0 责任 各部门主管、经理 4.0 程序内容 4.1 出勤 ? 工作时间: - 每周工作五天, 每天8小时,正常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6点, 因工作需要执行晚班和倒班的员工,特别工作制为8:00-17:00或10:00-19:00,此项工作制需要部门经理和ceo的批准后,再到人力资源部登记后,方可实施。 午休为一个小时(11:30 - 2:00之间任选时段)。 ? 打卡: 员工每天上班、下班,午休出入均需打卡(共计每日4次)。 员工应亲自打卡,帮助他人打卡和接受他人帮助打卡者,无论是否迟到, 均按c类迟到计算. 忘记打卡的员工, 需要其直接上级把员工漏掉打卡的时间email给*@*, 人事部会给予补签. ? 公出: 一个工作日内的公出需在前台登记,方便转接电话和留言。 出差、事假等需事前得到部门经理批准,并到人力资源部登记. ? 请假: 任何类别的假期都需部门经理事前批准,并到人力资源部登记 如有紧急情况,不能事先请假,应在两小时以内电话通知本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并在上班当日补办手续,否则以旷工计。 ? 迟到、早退和旷工的奖惩制度: 全勤奖:每月100元,以考勤卡为准. 迟到早退线: 上班9:15以后到达,视为迟到,下班5:45以前离开,视为早退 特别条款: 在一个自然月份里,允许二次迟到(不晚于10:00),给员工应急时使用。超过10:00,扣除缺勤时间的工资。 迟到细则: 在一个自然月份里,第三次或更多的迟到处理如下: a: 9:15- 9:30 到,即迟到 0-15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1% b: 9:31- 9:45 到,即迟到16-30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2% c: 9:46- 10:00 到,即迟到30-45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3% d: 10:00以后,按旷工一天计 注:若9:00-11:00间致电直接上级请假者,可补假,否则按旷工计算。 早退细则: a: 17:30- 17:45 到,即早退 0-15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1% b: 17:15- 17:30 到,即早退16-30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2% c: 17:00- 17:15 到,即早退30-45分钟/次,扣款个人月工资3% d: 17:00以前,按旷工一天计算。 4.2 旷工 ? 连续三个工作日无故缺勤,或未经批准休假者将被视为旷工。直接主管将亲自联络本人查明原因,并于满三天后的二天内交出"辞退处分报告"。 ? 在30天内未经批准缺勤总计6天(48小时)者被视为旷工,并予以辞退。 4.3 考勤统计 ? 各种休假单,加班单应于每月27日前交至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统计. ? 外地办事处办公室经理应统一按附件考勤表汇总考勤,于每月27日前email 至总部人力资源部
自然减员 ,有照顾子女的制度,无

10,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事业单位工资制度 现行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主体仍然是1993年制定的、能体现其行业和业务特点的分类工资制,共包括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艺术结构工资制、体育津贴与奖金制和工人工资制等五种类型。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其中,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执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专业技术人员执行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制,技术工人执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含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一般工人执行普通工人岗位工资制。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其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编制内结余的... 展开一、根据事业单位行业和部门多、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其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1、对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在工资分配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分配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发展。2、对具有部分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采取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办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一定的自主权。3、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 工资基金完全由国家包起来,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工资增长由国家财政予以保证。二、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可分成5种类型:①教育、科研、卫生等 事业单位,根据其专业技术人员比较集中,工作人员的水平、能力、 责任和贡献主要通过其专业技术职务来体现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②地质、测绘和交通、海洋、水产等事业单位, 由于从事野外或水上作业,具有条件艰苦、流动性大和岗位责任明 确的特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③文化艺术表演团体, 根据艺术表演人员成才早、舞台青春期短、新陈代谢快的特点一,实 行艺术结构工资制。④体育运动员,根据其技术要求高、竞争性强、 成才早、交替快的特点,实行体育津贴和奖金制。⑤金融单位,根 据其担负着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和参予调控国民经济的特殊任 务的特点,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
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特点:以事业单位整体为主体,其取得的全部非偿还性资金都称为事业单位收入。(1)与传统的经费收入相比,事业单位收入是“大口径”收入。不仅包括与经费收入对应的财政补助收入,而且也包括非财政补助收入的其他各项收入。反映了事业单位获取非偿还性资金的能力。(2)与企业的收入相比,事业单位收入范围更为广泛。企业必须将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包括初始投入和后续投入)与这些资金运动产生的资金流入区分,以便正确计算资金的收益情况,因此所有者投入资金的增加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不能作为企业收入;事业单位资金供应者不要求资金上的回报,因此没有必要区分投入资金与资金运动产生资金流入。资金供给者无偿供给的资金,社会损赠的资金,以及事业单位运用资金产生的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都是事业单位的收入。注意事项:(1)只有无须偿还的资金流入才是事业单位收入,需要偿还的资金是事业单位负债。如果一笔资金在流入当时不能确定是否偿还或偿还的金额,可先将其作为事业单位收入,一旦确定为需要偿还或确定了偿还金额,则需转为事业单位负债;(2)取得的需要事业单位留本的资金,即不可耗用本金,只能耗用本金上的收益(如利息收益)的资金不能作为事业单位收入,而应直接作为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增加。

文章TAG:事业单位管理办法事业  事业单位  单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