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临床上常与三七同用,既可加强止血作用,又可避免瘀血滞留,白芨块茎中含有粘液和淀粉,可用作糊状物,用于治疗烫伤,可配合虎仗制成的药膜使用,具有消炎止痛、生肌结痂的作用,白芨的用法用量为6-15g,或白芨粉碎后3-6g,白芨也可外用,白芨有很好的收敛止血作用。
1、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白芨的功效与作用介绍1。加强止血,消肿散结,止痛生肌。中药白芨的作用是用于内外驱逐,如咯血、鼻衄、呕血、便血、外伤出血等。此质黏涩,是收敛止血的重要药物,止血效果好。内出血,本品可单独磨成粉,混糯米汤。比如验方和唯一圣粉。临床上常与三七同用,既可加强止血作用,又可避免瘀血滞留。治肺络损伤、肺阴不足之咯血,可与枇杷叶、阿胶同用。若肺气不足,可与人参、黄芪配伍,益气补血,治疗胃出血引起的呕血、便血。常与乌贼骨配伍,即常用乌鸡散。2.用于痈肿、烫伤、手脚皲裂、肛裂等。白芨能消肿生肌。治疮、溃疡、痈肿初起,可消肿散结,常与金银花、皂角刺、天花粉等配伍内服散结;若痈肿已溃,久不收,可生肌疮。一般常研磨外用。用于治疗烫伤,可配合虎仗制成的药膜使用,具有消炎止痛、生肌结痂的作用。
2、白芨有什么作用和功效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为苦、甘、涩、微寒的中药材,白芨有很好的收敛止血作用。白芨还能消肿生肌,白芨的用法用量为6-15g,或白芨粉碎后3-6g,白芨也可外用。白芨块茎中含有粘液和淀粉,可用作糊状物,延伸资料白芨原产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产于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白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比如在野外山谷的林下。略耐寒,长江中下游露地即可栽培,耐阴性强,避免阳光直射,夏季炎热干燥时叶片容易枯萎。适用于排水良好、腐殖质多的砂壤土。
文章TAG:白常 白及 同用 三七 消肿 白及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