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竞争力是什么

是竞争

城市竞争力是什么

2,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生存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个城市是落后的,那要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1 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为应对全球激烈竞争,世界先进城市正在进行以下努力: 一、制定发展战略,实施规划引导; 二、改善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 三、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转型; 四、全民终身教育,招纳世界贤才; 五、重视环境保护,追求永续发展; 六、塑造城市品牌,开展城市营销; 七、实施企业化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八、塑造城市个性,培育多元文化。 政府要正确处理以下10个重要而复杂的关系:扩大地方自主权,并使财权与事权相对称;政府积极为企业发展创造环境,同时积极吸引市场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积极利用世界,坚持地方特色;实施全民终身教育;让居民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并分享升级的成果;促进全民创新与创业,实现外来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共赢;统筹兼顾,引导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在城市和区域的关系上:促进一体化,以竞争激发雄心,用合作分享外部经济;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发展几个而不是一个或多个产业及功能;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商务环境与生活环境共建设,建设创业的乐土和生活的家园。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将在这8个方面更进一步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城市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托,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10月20日,第三十一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上海市世博中心举行。今年咨询会以“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来自全球的经济学界领袖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本次会议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题,对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应勇指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海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重大转变,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前的273亿元人民币提高到了2018年的3.27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从1445美元提高到了超过两万美元,上海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深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之一。 应勇表示,上海能有今天,靠的是改革开放;上海要有更高的城市能级、更强的经济竞争力,还是要靠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 城市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越强,城市竞争力就越强。加大城市创新,也是上海在提升城市能级方面的经验之谈。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0.5%提高到超过4%,在沪各类研究机构从153个增加到2923个,其中有外资研发中心45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85家。 应勇指出,目前上海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大踏步前进的发展阶段。上海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要继续把教育放到更加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使上海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 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是关键所在。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目前上海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五,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城市首位,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连续9年排名世界第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超过700家。 集聚高能级功能性机构,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配置资源更多、辐射半径更大、枢纽平台作用更强、定价权话语权更大,是国际大都市的普遍追求,也是上海的不懈追求。应勇指出。 为了提升经济密度,上海在改革中大步向前。近年来,上海每年低效建设用地减量8平方公里,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值从2008年的58亿元提高到目前的75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从1985年的每万元5.47吨标准煤下降到2018年的每万元0.38吨标准煤。 应勇表示,上海要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在提高经济密度上下更大功夫。 国际大都市建设,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内涵;生态环境是重要保障;改善民生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阶段, 上海已建成243个公共图书馆、138个博物馆、81个美术馆,相继举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F1方程式锦标赛、ATP网球大师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体活动;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36微克/立方米,人均绿化面积从新中国建国初期上海人均的0.132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8.2平方米,实现了从“一双鞋”到现在的“一间房”的跨越;上海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66倍和103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7.4平方米提高到37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从73.35岁提高到83.63岁,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城市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不仅局限在城市居民。 近年来,上海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率先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大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中的排名大幅提升。 应勇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建设以政府服务“一网通办”为重要标志的智慧政府,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据悉,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始于19 89年。今年10月20日是上海市咨会举办第31次会议,包括安联集团监事会主席迈克尔·狄克曼、普华永道全球主席罗浩智、日本东芝公司代表执行役社长兼首席运营官纲川智在内的33位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如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3,徐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排第几啊

徐州在全国内地城市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33位

徐州在全国城市竞争力排第几啊

4,城市竞争力的含义

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具有五大特征: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与差异性。

5,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竞争力比较

城市竞争力,是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城市管理新课题。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体现,提高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决非仅仅是今天修宽路,明天建大广场,后天做活广告,别的城市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种只看重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一项一项地跟风跑的作法,是简单、落后而又原始的管理。城市竞争力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高级阶段,对城市管理者在眼光、知识、水平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全面分析和探讨了城市竞争力的内容及其实现形式,它对于我国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全书内容有:城市竞争力——城市管理的新课题;城市竞争力理论:国内外研究的新领域;城市竞争力升降与再造;城市潜在竞争力——城市资源经营;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产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环境与管理;城市未来竞争力——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竞争力的现实形成——城市管理等。 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是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区域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具有五大特征:系统性、动态性、相对性、开放性与差异性。 (1)系统性。城市竞争力是由各种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强弱取决于各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营造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始终把握系统的整体特性和功能,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增强城市 竞争力的目的。 (2)动态性。由于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导致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这就决定了提高城市竞争力将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 (3)相对性。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强调与其它城市的横向比较因为只有进行比较才能体现出竞争力的大小。另一方面,随着作用因素的不断改变,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竞争力水平也各不相同。 (4)开放性。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摄入能量和物质通过转化过程输出能量和物质,从而获得自身的发展。而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随着时间阶段的不同作用因素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5)差异性。城市的竞争力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更强的引资能力、更好的人居环境、更多的发展创业机会、更优秀的人才聚集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因此培育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一定区域内城市的差别优势出发,权衡自身在区域的角色定位,把城市间的纯竞争关系转变为竞争一合作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文章TAG:城市  综合  竞争  竞争力  城市综合竞争力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