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陶渊明的杂诗其一谁知道

  陶渊明的《杂诗八首》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赏析〕:死亡在人生中是绝对无可避免的。与时间的永恒相比,人的一生极为短暂。余此以外,时间相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死亡。因此,人生之相对于永恒,实际上就是短暂的生命之相对于永恒的死亡。在这样的对比面前,生命和人生都是微不足道的。诗人看到了这些,在他的眼里,这微不足道的生命和人生与大路上的灰尘没有什么区别:毫无分量、毫无依恃,只要一阵风来,一切就全不存在了。   在这样的人生面前,很多东西近乎没有意义。比如说骨肉之情,既然人生都已经如此轻微,那么骨肉之情还有什么呢?只要一阵风就可以改变一切了!   那一阵风。   随时都可能吹断我们的前世后生。   在这一阵风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一条是放纵。既然一切都是如此微不足道,那么就索性什么也不在意。   另一条则是珍重。既然一切都是如此无不足道,那么就要好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这是截然对立的两条路,陶渊明选择的是后者。骨肉之情都没有什么,那又何必拘拘于骨肉之爱呢?同样作为灰尘,只要能一同落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应该像兄弟一样友爱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人生一过,就什么也没有了。那么,“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好好地珍惜这人间短暂的生活吧!这是陶渊明的看法。   认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虚无不是从陶渊明开始的,认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虚无之后主张及时欢乐的看法也不是从陶渊明开始的。曹丕在认识到“人生如枯枝”、随时会断裂之后,就说“何不披纨服,饮美酒”,是主张及时行乐的。但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区别:在曹丕这里,“披纨服,饮美酒”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放纵行为,而陶渊明的“斗酒聚比邻”则更多地向往“灰尘们”在一斗酒之间获得的融融欢情。   认识到终极的虚无,直面它,然而好好地珍惜拥有的一切,最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就是陶渊明这首诗的选择。这种选择,从思想源头上说,来自于《庄子》,但又超越了《庄子》:它显示出对生命中人情的珍惜--这是《庄子》所不具备的。

陶渊明的杂诗其一谁知道

2,古诗已亥杂诗其一

已亥杂诗 (一)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 《己亥杂诗》(二)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注释〕 1.龚自珍:近代杰出文学家。 2.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茫之意。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3.吟鞭句:吟鞭,即马鞭;东指,出城门向东;天涯,天边。本句说当自己出了北京城门,便从此与朝廷隔绝,也就如远至天涯屯。 4.落红:落花。 这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两首 如果你要全集 http://baike.baidu.com/view/327325.htm?fr=ala0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 风雷:富有革新精神的思想言论 5.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6.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7.降:降生。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古诗已亥杂诗其一


文章TAG:杂诗其一杂诗  其一  陶渊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