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摸着洛阳城的历史脉络,总结出几个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古遗址,来彰显洛阳十三朝古都形象。在说洛阳古遗址之前,我们不得不先从古代对洛阳城的各种称呼上说起,看得出,古遗址各地常有,集十三朝古都遗址的却不常有,现在位于洛阳市东约十五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恢弘,可以窥出当年洛阳繁华的盛景。

1、洛阳二里头遗址包括哪些遗址?

洛阳二里头遗址包括哪些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县城西南,1959年开始钻探,至1964年共进行9次发掘,文化遗存丰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977年夏鼐将其命名为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钻探出数十座夯土基址,其中一号宫殿基址和二号宫殿基址由殿堂,廊庑,庭院和大门组成的建筑群,二里头遗址的两座宫殿建筑均建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布局十分相似:北部有殿堂,殿前有广阔的庭院,周围是相连的廊庑,南门是大门,组成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的宫殿建筑群,开创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2、洛阳有什么古遗址?

说起洛阳的古遗址,人们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莫过于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刘秀陵、二程故里、函谷关等赫赫有名的景区,至于其它诸多古迹遗址却鲜有寡闻,这是对古都洛阳历史的一知半解,洛阳号称是十三朝古都,如果充分了解了洛阳的一些代表性古迹遗址,就会对洛阳的悠久历史有个清晰认识,更会对洛阳的历史厚重感肃然起敬。

那么,我们摸着洛阳城的历史脉络,总结出几个最具历史代表性的古遗址,来彰显洛阳十三朝古都形象,在说洛阳古遗址之前,我们不得不先从古代对洛阳城的各种称呼上说起。根据洛阳历经各历史朝代的变迁,对它的称呼也如唐诗人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形容洛阳城的诗句,“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是的,洛阳城历经各朝代,对洛阳城的称呼可谓是年年岁岁城相似,岁岁年年名不同,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洛阳城,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建都史,都可以从洛阳城的称呼上窥见一斑。夏朝时期,称洛阳为斟鄩(zhenxun),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的夏朝,洛阳被称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国都。今天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村,1956年考古发现的“夏都斟鄩城遗址”就是证明洛阳建都最早的遗址,

这座由是由堂、庑、庭、门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斟鄩遗址中心殿堂,是中国最早的帝王宫殿,他决定了后来历代帝王的宫殿朝堂格局。商朝时期,称洛阳为西亳,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洛阳又被称为西亳(xibo),是商朝的都城。现位于洛阳偃师尸乡沟村的“商都西亳遗址”,再现了商灭夏后建立的这座影响后代的城市建筑群模式,

遗址城内纵横的道路,交错的街道,各大小城区的层层相套,足以看出三千六百多年前古人对城市建设的非凡规划。西周东周时朝,称洛阳为洛邑,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这时的洛邑就是洛阳城的又一称呼。现今包含洛阳涧河瀍河两岸的王城公园、天子驾六、战国时期的粮仓、战国至西汉时期陶窑和加工作坊、青铜器作坊等古遗址等组成了“东周王城遗址”,

洛邑是史书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是第一个选择以居中央控四方建都筑城统治理念的奠基者。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洛阳称为雒阳,西汉刘邦在洛阳称帝,伊始曾定都洛邑,后迁西安。直到东汉刘秀定都洛邑后,改称洛邑为雒阳,后期的曹魏、西晋、北魏朝代一直定都雒阳,经过几个朝代约三百多年的经营,尤其是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已是集聚不少民族与西域商人的拥有六十多万人口世界最大都市

现在位于洛阳市东约十五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恢弘,可以窥出当年洛阳繁华的盛景,其中,位于遗址南郊的东汉灵台遗址,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时期,洛阳又称为洛京、京洛、东都、神都、洛城等,这个时期是洛阳的鼎盛时期,自隋朝定都洛阳后,后续的唐、后梁、后晋、北宋都已洛阳为京都,这时的洛阳是无以撼动的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文章TAG:遗址  二里头  洛阳市  洛阳  包括  洛阳市历史遗址在哪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