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津市历史学业考试试题,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详解
来源:整理 编辑:天津生活 2023-04-12 18:38:31
1,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详解
http://www.sxzyd.net/Item.aspx?id=80100![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试题详解](//www.qgnews.net/d/file/20230215/2f657e55d534f6341ad5b5eaf3bc0d4b.jpg)
2,2017天津市武清区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全面一些拜托了
化学是在高一下学期六月,物理、政治、历史是高二上学期,地理、生物是高二下半年考,语文英语、数学应该就是在高三。
![2017天津市武清区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全面一些拜托了](//www.qgnews.net/d/file/20230215/63dd62f5d9c3d56714043f48c81db7f4.jpg)
3,天津学大教育最好的文综家教辅导政史地历年真题演练
新东方 学大 龙文 巨人 学而思 都去过了 不用推了![天津学大教育最好的文综家教辅导政史地历年真题演练](//www.qgnews.net/d/file/20230215/99471ea29537d5f18e7954bda3183417.jpg)
4,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红桥区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参考答案第 I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1.C 2.B 3.C 4.A 5.D 6.D 第 II卷共4题,共64分。 7.(每空2分,共14分)(1)K,H2SO4(2)HF>H2O>SiH4 (3)(4)3 I2 + 6 OH- = IO3- + 5 I- + 3 H2O; 5:1(5)Ni ,Ni(OH)2 + OH-- e- = NiOOH + H2O 8.(共18分)(1)C2H6O2(2分) 乙二醇(2分) 2(2分) 2:1 (2分)(2)ac (2分) (3)、(4)、(5)中方程式各2分,同分异构体各1分 9.(共18分)(1)碱性(2分) (2)普通漏斗 烧杯 玻璃棒(3分) (3)①bd(2分) ②漏斗中与试剂瓶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再变化或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2分) ③除去空气中CO2,防止影响测量结果(2分) 浓硫酸(2分) ④必要(2分),因为装置E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影响测量结果(3分) 10.(每空2分,共14分)(1)K=c2(NH3)/c(N2)c3(H2);40% (2)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3)A、C、D (3分)(4)① B; ② 2N2H4(g) + N2O4(g) = 3N2(g) + 4H2O(g) △H = - 1076.7 kJ/mol
5,天津市联考历年考题
2008年天津艺术类专业考试考题色彩 :默写3本书,1个剥开的橘子,一个杯里装半杯茶水,一块黄布,一块蓝灰布 素描 :默写老妇人 头像 正面 速写 :写生考场一考生,坐姿,侧面-------------------------------------------------------------------2009年天津美术联考试题素描:正面男老人头像默写速写:两位女青年一起看报纸默写水粉:深灰色、白色衬布各一块。不锈钢水壶一只。玻璃杯(内装半杯黄色果汁)。橘子三个以上。苹果两个以上。山楂若干。默写 2010年 素描:女青年侧面默写速写体育运动两个人默写色彩暖色调静物,一个陶罐,水果若干,重颜色浅颜色衬布各一块,牛奶一杯
6,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的同学们,下半学期已经快结束了,历史的期末测试也快到了,历史都复习的怎么样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选择题 一、 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2.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它采取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丞相制 3.下列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 4.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A.卫青 B.霍去病 C.主父偃 D.董仲舒 5.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6.读右图,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于 7.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之年,杭州推出了“中国大运河?杭州申遗旅游线”。该旅游线路中的杭州段,属于隋朝大运河四段中的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8.唐太宗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9.下列不属于唐朝兴盛原因的是 A.轻徭薄赋 B.安史之乱 C.任用贤才 D.对外开放 10.下列有关科举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B.唐太宗时开始殿试 C.武则天时创设武举 D.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11.被誉为自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 A.颜真卿 B.柳公权 C.吴道子 D.阎立本 12.南京境内的将军山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有位将军曾在这里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了建康城(今南京),将军山因此得名。这位将军是 A.项羽 B.曹操 C.谢安 D.岳飞 13.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 A.六朝时期 B. 唐朝后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4.下列政权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15.x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开始于 A.西周 B.北魏 C.西夏 D. 元朝 16.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 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指南针和火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7.下列朝代与文化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西汉—改进造纸术 B.隋朝—《清明上河图》 C.北宋—《资治通鉴》 D.明代—《史记》 18.她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王昭君 D.文成公主 19.右图所 示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满族入主中原是在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6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60年代 21.“在中国政府与欧洲 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这评价的是 A.台州之战 B.赤壁之战 C.雅克萨之战 D.郑成功收复台湾 22. 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辽阔。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清政府设置了 A.西域都护府 B.宣政院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伊犁将军 23.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 A.鸭绿江 B.玉门关 C.居庸关 D.山海关 24. 明朝后 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徐光启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张仲景 25.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5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12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说出该措施的影响。(3分)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了什么货币?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2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哪位皇帝实现了“天下为一”。(1分) (5)为了实现材料五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 “市舶者,其利不赀(不赀:无从计量,表示多或贵重),榷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也,诸蛮之宝,五天之珍,每岁山积。”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 材料三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 丝筋,为西洋各国及尔 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乾隆帝《敕谕英吉利国王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1分)它的起点在哪?(1分)它的开通与谁出使 西域有关?(1分) ( 2)材料二中提到宋朝设置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叫什么?(1分)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与哪两项领先世界的技术有关?(2分) (3)根据材料三的状况,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1分)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2分) (4)对比以上三则材料,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2分) 28.(11分)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 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朝 代 设立组织机构 作 用 明朝(明太祖)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雍正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 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 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3分)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的?(2分)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2分)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答案 二、非选择题(35分) 26.(12分)(1)统一文字(1分);推动 了文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分); (2)五铢钱(1分);抑制大商人谋取暴利;实现了经济大一统(任意一点得1分); (3)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设置安西都护府;对东突厥各部首领,唐政府给予优厚待遇;(任意一点得1分); (4)元世祖(忽必烈)(1分); (5)进行(两次)雅克萨之战(1分);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1分); (6)统一多民族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2分)。 27.(12分)(1)作用:它将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 (1分) ; 起点:长安 (1分) ;人物: 张骞(1分) (2)机构:市舶司 (1分);技术:造船业和指南针(2分)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分); 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1分);影响: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使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潮流)(2分) (4)启示:主动、积极对外开放;学习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2分) 28.(11分)(1)人物:秦始皇(或秦王嬴政)(1分); 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政策:推恩令(1分) (2)隋炀帝(1分);唐玄宗措施: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的考试内容(1分)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1分);行省制度(1分) (4)A: 锦衣卫(1分);B: 军机处(1分) (5)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猜你喜欢: 1.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3.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4. 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5.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文章TAG:
2017年天津市历史学业考试试题2017年 天津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