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改革中,饮用水源水库依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和水利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一起,综合设置。水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水库管理、自来水公司等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这类单位是改企的对象,实行事企分开,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生产经营类职能,也不再保留和新设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1、水利事业单位怎么样?
水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综合管理类,一种是行政执法类,还有一种是专业技术类。前两种参公管理,包括水保站、水政执法大队等;后一种实行职称工资管理,比如水管站,党政机构改革后,水务部门虽然是职能削减的部门,在改革初期,水利四大职能,四去其三,后来几经反复,大多数职能都保留了下来,就去不是很大。
因此,无论是综合管理类事业单位,还是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都是参公管理,其发展前途较好,而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执行的是职称工资,工资收入水平反而比参公人员还要高,职称晋升也较医疗、教育行业更为容易,发展前景也不错,对专业技术性强、专业能力较高的人员来讲,是最好的选择。水务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还有一些水库管理、自来水公司等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这类单位是改企的对象,实行事企分开,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生产经营类职能,也不再保留和新设立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
2、水库是不是事业单位?
水库是事业单位。保障生活用水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水利部门的两大重要职能,以前是,机构改革后依然是,作为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库来讲,承担着饮用水源的保护,供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职能,是通过社会与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服务职能。党政机构改革中,供水依然是水利部门的最重要的职能,2018年7月底公布的水利部最新《三定方案》中,设置了水资源管理司、水库移民司、三峡工程管理司、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等,对大大小小的水库管理职责,进行了统一管理与领导,
省市县各级党政机构改革中,也保留了供水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职责,水库管理依然保留在水利部门中。党政机构改革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水库等公益性水利设施管理明确保留,准公益性水利工程被划分为公益二类,提供饮用水源的水库,不允许进行旅游、娱乐、水产养殖等破坏饮用水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不适宜划分为生产经营类,推向社会与市场。
因此,在事业单位改革中,饮用水源水库依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和水利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一起,综合设置,其他准公益性水库则按其实际用途与承担的职能,剥离管理与公益职能,改企经营。水库改革后,按其不同的改革方式,正式事业人员随职能保留在水利部门综合设置的下属事业单位,临时人员、合同工自主择业,或者由地方政府统一雇佣、统一供养、统一管理,
3、在水利厅下属事业单位工作可以说在水利厅工作吗?
我觉得这么说不准确。水利厅就是水利厅,下属单位虽然也是一个系统,但不是一个单位,比如说,你新认识一个朋友,自称是在广电部工作,可是后来你才知道,他是县城电影院的放映员,你质问他为什么骗人,他说:我们是广电部的下属单位,你是不是觉得遇到了一个不诚实的人?当然了,我举的例子有点夸张,但是在与朋友交往中,最好实事求是,是什么单位就如实说,这样更好些。
文章TAG:水利 事业 单位 下属 湖北 湖北水利下属事业单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