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北京到现在快20年了一直在跟山西人打交道,认识的山西人主要是太原,大同,运城,长治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山西人移民内蒙古地区呢,不仅是口音像,山西洪洞县有一座霍山,安徽也有一座霍山,山西洪洞县边上有一个霍州市,安徽也有一个霍山县,自然环境恶劣,被迫离乡背井古徽州有一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1、你有没有接触过山西人?山西人在你印象里怎样的?为什么?
从来北京到现在快20年了一直在跟山西人打交道,认识的山西人主要是太原,大同,运城,长治人。山西人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稳重,年轻人也好年长者也罢,大部分都很稳重,个别除外,说话办事不夸大,不浮躁。做事踏踏实实,财富更是不显山不漏水,大街上办公室里,生意场上,酒店里坐在一起的山西人看着普普通通,保不齐哪位就是身价过亿。
年轻一辈的煤二代也有不靠谱的,虽然一开口是山西口音,但是表现出来的跟山西人整体形象极其不符,山西人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对金钱的理解,世面上很多商界大佬貌似这几年山西人少,其实是山西人更低调,更讲本质。生意的本质是什么?利润,利润是什么?现金,硬通货,什么股票,债券,山西人一般不扯这个,金条古董才是硬道理。
2、为何有人说觉得山西人和安徽中南部人说话很相似呢?
不仅是口音像,山西洪洞县有一座霍山,安徽也有一座霍山,山西洪洞县边上有一个霍州市,安徽也有一个霍山县,山西长治市原来的称呼是“潞安府”,安徽霍山那一带也有一个“六安府”。过去写作:陆安府,现在叫做六安市。仅仅是巧合吗?当然不是,恐怕不仅仅是朱元璋移民的结果,和历代“衣冠南渡”有很大的关系了。衣冠南渡的那些人,他们从山西的中南部来到了安徽中南部,艰苦备尝,安顿下来,
3、52%的内蒙古人都来自山西,当年的山西人为何走西口?
南方的安徽、北方的山西,古代因为恶劣贫苦的自然环境培养出了封建社会最强大的两大商帮——徽商与晋商。明末到清末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大量的山西人移民蒙古尤其是内蒙古地区,极大改变了内蒙古中部的人口、文化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山西人移民内蒙古地区呢?第一,自然环境恶劣,被迫离乡背井古徽州有一句古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而山西也有这么一句话“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
”形容的都是当地的环境恶劣,生存艰难,山西北部自然环境恶劣,竞标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而且土地贫瘠,当地生存非常不容易,为了生存,当地人经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发生了著名的“丁戊奇荒”,极端变化的恶劣天气,近代最严重的旱灾,加上当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当地百姓为了生存大规模出走,第二,清末移民实边,巩固疆域之举清朝末年,统治风雨飘摇,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不断渗透使得清朝版图非常不稳。
为了巩固疆域,清朝一改“封禁边塞”的传统,尤其是丧失了外东北、外西北之后,沙俄又开始对蒙古地区虎视眈眈,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可耕地等各种资源非常丰富,清朝鼓励移民戍边,主动招募大量来自于山西、河北等地的贫苦百姓,移民到漠北、漠南地区,开发土地。山西紧临当时的察哈尔、绥远等内蒙古各地,自然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
文章TAG:山西人 六安 印象 山西人在六安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