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斤八两由来故事古代为什么是十六两为一斤

古代有十六进制、十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半斤八两是指两件事物差不多均等,那么这里就是十六进制,半斤等于八两,那么一斤也就是十六两了。

半斤八两由来故事古代为什么是十六两为一斤

2,为什么古代秤是十六两为一斤

秦灭六国后,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李斯开始酌人调查实践,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4次方。三十斤为一钧:是一个士兵一周(古时有大小周之分,一月四周)的口粮,为了方便计算及运输定为30。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也是如此,即为一个月口粮。

为什么古代秤是十六两为一斤

3,古代称为什么十六两一斤有原因的

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 一斤等于十六两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一钱相当于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跟昨天打进电话的读者的说法一致。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而此前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

古代称为什么十六两一斤有原因的

4,十六两是一斤 为啥

从春秋晚期开始征收人头税就有了。西周规定1个县有2个都,1个都有2个乡20个亭,1个亭有16个村,每个村按12户24丁征收人头税,所以1石等于2均,1均等于20斤,1斤等于16两,1两等于24铢,到了战国,中山国等国家依然沿用这种制度。商鞅变法后改为1个县有4个都,1个都有2个农业乡和1个城市乡共30个亭,所以秦国1石等于4均,1均等于30斤,1斤则依然是等于16两,1两等于24铢。
古代有一句:半斤八两,推算出了古代是16两一斤谢谢
1.传说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2.史考 我国自古以来的长度、面积、容积、体积、重量等度量单位,大部分是十进制的,唯有重量单位很特别,我国的市斤原来竟然是十六进制的,即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后叶,现在可能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十六两一所的老式称。难道中华民族早就采用了最先进的基于二进制的十六进制? 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带有显著的农本位特色。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以十粒粟米并排的长度为一寸,也就是说,最小长度单位——分是以米粒的宽度为标准的。行不择路据此推测,重量单位可能也是以米为确定最小单位的,可能以充填成年人一口的米粒重量计作一两。因为,成年人口腔的容积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在一时没有标准计量单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确定一个临时性的重量单位。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秤,所以“两”字的古文很像两只天秤的称盘。简易天秤很容易做出来。这样,当用成年人口容的米粒确定了“一两”的重量之后,就可以利用简易天秤确定另一个“一两”,如此反复,就可以确定“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这样确定的“十六两”米大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因此就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斤两之间为十六进制的原因。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如果先定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为一斤,若把这样的一斤像长度单位那样采取十进制,就必须把一斤十等分,很不容易做到。再对照一下古文记载,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的进位制十分混杂,除十六进制外,还有四进制、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唯独少见整十、整五的进制,可能都与天秤这种称量工具有关。因为,称量一次可以确定两个“一两”,再称一次就可以得到三个“一两”或两个“一两”和一个“二两”,再重复就很容易得到四、十二、十六、二十四等重量单位。

5,一斤等于十六两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的是一斤十六两的计量称。十六进位制!小时候听父亲念一是六二五,二是一二五,三是一八七五之类的斤称溜法歌,甚觉麻烦。想着这秦始皇怎么那么傻,一斤分成十两多好算!为什么要弄个十六两,还要背什么口诀才能算帐,真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所以,提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从没听父亲讲完过,一直到现在,我也记不全几是几。还多亏从我出生就早改为一斤十两了,要不然我去买菜的时候还不的得头疼呀!据说,那时十六两称叫十六金星称,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称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短二两少禄,短三两折寿。虽然不是什么强制执行的法规,也不见得真会遭什么报应,但是,从良心道德上却给人以惊醒,毕竟好人多,大多数人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而放弃了缺斤短两而规矩做生意了。想想,何必呢,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心里留下永远的阴影!
“半斤八两”、“一推六二五”,是我国比较著名的两句俗语。 “半斤八两”(彼此彼此的意思)。半斤不是五两吗?这是因为在半个世纪以前,我国长期都是十六两一斤,直到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才规定十两一斤的。我国古代,量制有大(隋初是一斤668克左右)有小(汉制一斤是258克左右),很不稳定。但从明代以后,大致稳定在595克左右,因此1959年以前的老称,斤比现在的斤大,两比现在的两小(约37.2克) 。 “一退六二五”(做推卸干净)。推是“退”的谐音,有时就说成“推”字。由于我国在1959年前用的是十六两一斤的秤(亦有十两为一斤的秤,1929年推行过计量改革,但很不彻底)。我国先人为了十六两一斤的秤在累计加、减计算时方便,创造了珠算口诀就是一退六二五(1/16=0.0625)。比我们现在实行的十进位麻烦多了,那么古人为什么采取十六两一斤呢? 关于这个,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他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祖龙虽死秦犹在,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也有人说十六两一斤,是商人的圣祖范蠡制定的,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人称陶朱公。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故称为十六两制秤。前三星代表福禄寿之意。做生意的如果缺斤少两,后果可想而知:即少一量损福,少二两损禄,少三两损寿。做人必须诚信。 《周易参同契》认为十六两一斤来源于“日月悬天成八卦”“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 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天是朔。朔之后一二天,在傍晚西部天空露出弯弯的蛾眉月,各凸面向着落日的方向。以后,月球的位置相对于太阳逐渐向东移动,明亮的部分也日益扩展,七八天后,在兑出现明暗对半(西半边亮)的“上弦月”。再过七天(农历十五前后),便到了满月,日落时,太阳在西,满月在东,隔着地球遥遥相望。满月从傍晚东升,在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满月以后,月面西部日益亏缺,再过了八天,在艮位又变成了明暗各半(东半边亮)的“下弦月”。下弦月于半夜升起。下弦月后,月亮继续亏缺,成为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残月。残月在天空中的位置愈来愈接近太阳,明亮部分也愈来愈少,终于转到和太阳相同的方向,月亮也就全部变黑了,朔又来临。 所以虞翻说:“谓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八日兑象月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六日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朱熹注:“八日为兑上弦,又进八日乃成乾体,二十三日为艮下弦,又返八日乃成坤体。月自震而起,至乾而满,历巽而消,至坤而尽。” 另据惠栋《易汉学》卷三:“甲乾乙坤,相得合木,故甲乙在东,丙艮丁兑,相得合火,数丙丁在南,戊坎己离,相得合土,故成己居中,庚震辛巽,相得合金,故庚辛在西,天壬地癸,相得合水,故壬癸在北”。 其实,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枰,甲骨文的“两”很像两只天枰的秤盘,用天枰将东西一分为二很容易,重复操作就得到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一斤分成十六两应该是比较自然的,至少比五等分、十等分方便的多。所以尽管人长着两只手,十个手指,用来数数挺方便,但要把一斤东西十等分远不如对半分几回来得容易。

6,为什么古代要用十六进制比如一斤十六两

因为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秦始皇统一后用小篆),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扩展资料:简介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为13两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 两一斤。真实历史原因是:由于六国度量衡不一致严重干扰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李斯开始酌人调查实践,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二十四铢为一两:有些物品很珍贵,比如药材,这些物品所有者会有精确地称,为了方便使用,所以为24,可称半两、三分之一两、四分之一两,六分之一两等等十六两为一斤: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四次方。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斤十六两
十六钱
[原创]斤两的十六进制  作者:行不择路  这个贴子所介绍的想法已经形成很有一段时间了,也在纸上记录了下来,整理一下发作新贴。长假即将结束,就算做送给各位朋友黄金游归来时的拂尘吧。  说到数的进位制,朋友们马上就会想到十进制,逢十进一。一般说来,人们并不十分注意进位制,认为数原本就是十进制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道理可言。但当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原理之后,知道了二进制,再留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实际上,数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原本有着不同的进位制。例如,角度和时间是部分六十进制的;珠算中也有部分五进制,“三下五除二”;日月之间是三十进制的;年月之间是十二进制的;英语中的一的是十二进制的。所以说,我们实际上使用着许多进位制。  再分析各种进位制,我们还会发现,进位制并非随便规定的,它决定于相关事物的本来面目。很明显,十进制源自人的十个手指,因为扳着手指头计数非常方便。相信,如果人类的每只手有三个指头,那么自然数一定是六进制的。珠算中的五进制,则源自人的一只手有五个指头。有人说,英语中的一打十二进制,是因为计数时在十个手指之外又加上两只脚而来,大概是不错的。日明之间的三十进制是由于月亮从上一个满月到下一满月,用时二十八天多一些,古人为计数方便,取整为三十。年月之间的进位制是十二,则是由于月亮变脸十二次大致是一个周年。一年分四季,实际上是由于最容易把一个圆周分成等份,每份包括三个月。至于六十进制,则与一周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关,不再细说。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根本原因在于,电平的最容易分辨出高低两个状态,因而可能用来表示二进制数,而八进制、十六制则是由二进制变换而来,主要是方便识别和使用。  再看一看我们的长度、面积、容积、体积、重量等度量单位,大部分是十进制的,唯有重量单位很特别,我国的市斤原来竟然是十六进制的,即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情况在中国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后叶,现在可能在有些地方还在使用十六两一所的老式称。难道中华民族早就采用了最先进的基于二进制的十六进制?  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带有显著的农本位特色。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以十粒粟米并排的长度为一寸,也就是说,最小长度单位——分是以米粒的宽度为标准的。行不择路据此推测,重量单位可能也是以米为确定最小单位的,可能以充填成年人一口的米粒重量计作一两。因为,成年人口腔的容积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在一时没有标准计量单位的情况下,很容易确定一个临时性的重量单位。古时候的称实质是天秤,所以“两”字的古文很像两只天秤的称盘。简易天秤很容易做出来。这样,当用成年人口容的米粒确定了“一两”的重量之后,就可以利用简易天秤确定另一个“一两”,如此反复,就可以确定“二两”、“四两”、“八两”、“十六两”……。这样确定的“十六两”米大致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因此就把“十六两”定为一斤。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斤两之间为十六进制的原因。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如果先定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为一斤,若把这样的一斤像长度单位那样采取十进制,就必须把一斤十等分,很不容易做到。再对照一下古文记载,中国古代的重量单位的进位制十分混杂,除十六进制外,还有四进制、十二进制、二十四进制等,唯独少见整十、整五的进制,可能都与天秤这种称量工具有关。因为,称量一次可以确定两个“一两”,再称一次就可以得到三个“一两”或两个“一两”和一个“二两”,再重复就很容易得到四、十二、十六、二十四等重量单位。  不知这种猜测是否属实?  [行不择路]2006年5月7日定稿于兰州http://bbs.163.com/board/index.html?url=http%3A//bbs.163.com/board/rep.jsp%3Fb%3Dspeak%26i%3D70858%26p%3D1%26l%3D50%26r%3D16%26userid%3D
一楼的回答最有趣,值得思考
古人认为好算嘛下面是古 今 整除的不完全对比古16=一斤 今10=一斤古8=半斤 今5=半斤古四分之一是4 今四分之一是2.5古八分之一是2 今八分之一是1.25古16分之一是1 今16分之一是0.625所以古人制定16两为一斤的度量衡
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的话,算盘这东西也是十六进制的。上档两个珠2*5加上下档5个珠等于15,16的话就进位了。可见16进制是对中国古代计算发展有很大影响的。

文章TAG:一斤  十六  来历  半斤八两  一斤十六两的来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