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云南陆军讲武堂跟当时的保定讲武堂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建立的,都立意以袁世凯小站练兵为榜样,进行新军的训练。1907年,云贵总督锡良上任,为了建设一支名副其实的新军,他动用了当时云南政府积存在藩库的现金数万两,向德国购买步枪、马枪、机关枪、手枪、管退炮等武器,以装备19镇使用。而19镇新建,最需要的就是新型军官。于是,护理云贵总督沈秉堃于1908年在昆明筹办了云南陆军讲武堂,1909年8月,讲武堂正式开学。讲武堂草创的时候,刚好是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云南留日学军事的学生毕业即将归国的时候,当时的总办(校长)李根源由此便増聘了一大批留日学军事的毕业生任教,如李烈钧、张开儒、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庾恩旸、顾品珍、刘祖武、李鸿祥、李伯庚、罗佩金等,而这些人除了是留日的归国学生之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包括李根源在内全部是同盟会会员。因此这个原本是清政府组织建立用来为政府训练新军的地方,反而成为了反清的革命据点。以李根源为首的革命党,在讲武堂用各种暗示、影射、举例、隐喻来宣传反清思想。更重要的是,讲武堂的教官大多数还兼任新军18镇的军官,因此在辛亥革命之前,新军中的很多士兵都被同盟会所控制。当然当时讲武堂的种种革命倾向也不是没有引起当局的注意,比如说,步兵科长兼教官叶成林在野外演戏时向学生宣传革命,被满籍学员密告云贵总督李经羲,李立即将叶解职。李烈钧也因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被李经羲知道,李经羲委任李烈钧为北洋观操员,支使出云南。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源上影响到这种革命思想的传播以及发芽生根。

云南陆军讲武堂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2,云南大学陆军讲武堂之旅

1、我在昆明读书期间2、云南大学的大门3、进入学校内4、游览完云南大学可以到陆军讲武堂看一看

云南大学陆军讲武堂之旅

3,三大讲武堂是哪三个

云南陆军讲武堂和创办于天津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创办于奉天的东北讲武堂合称中国三大讲武堂。讲武堂是中国清代末期、民国初期创办的一所培养陆军军官教育机构。快速导航地图信息 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编练新军,在全国广设军事学堂。影响较大的有云南陆军讲武堂和北洋陆军讲武堂等。讲武堂的军事课分学科和术科。1906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韩家墅创立北洋陆军讲武堂,学员定额180名,为现代兵者研究武学之所。后各地督抚经奏准,陆续建立了南洋(设于南京)、江西、云南、东三省、湖南、广东等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军事院校,“黄埔军校的摇篮”,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三十六镇(师),其中第十九镇建于云南。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作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宣统元年)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科,设甲、乙、丙三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十一期至第十七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之际,新式教官甚为缺乏,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来电,调云南讲武堂炮兵科长、后任教育长的王柏龄、工兵科长帅崇兴、步兵科长刘跃扬、骑兵科长林振雄及部分毕业生,进入黄埔军校,协助创办军校。云南讲武堂的若干师生,成了黄埔军校的重要教官;云南讲武堂使用过的辅导教材成了黄埔军校“人手一册”的重要读物和教材。1930年,龙云在讲武学校成立滇军教导团,龙自兼团长,除步、骑、炮、工四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三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教导团共办三期。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讲武学校共办22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三大讲武堂是哪三个

4,三大讲武堂是哪三个

先去昆明联大旧址,然后去云南大学,下来就是翠湖,然后再到陆军讲武学堂。云南大学和陆军讲武学堂都在翠湖边。昆明讲武堂的历史昆明讲武堂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1909年8月,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创办。刚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归来的云南腾冲人李根源出任讲武堂监督,不久后接任总办(校长)一职。李根源把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融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建设中,亲自选定校址、设置学校机构、制定讲武堂章程。云南陆军讲武堂操场面积广阔、可容万人之众,在当时的中国非常罕见,曾有“保定的课堂、云南的操场、黄埔的战场”的说法。云南陆军讲武堂设步、骑、炮、工四科和甲、乙、丙三个班,以“坚忍刻苦”作为校训,教官大多为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制度和作风也仿效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纪律要求非常严格。早晨有体操和跑步,白天有军事课程,晚上有自习,夜间还有紧急集合训练,平均每天上课6小时、出操2小时。在完善的课程、严格的教学和高标准的纪律要求下,云南讲武堂的教学质量远高于当时国内其他军事院校。虽然清廷开办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初衷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这所学校自创办之日起,主导权就掌握在革命党人手中,从校长到教官几乎全为同盟会成员。学校经常明里暗里宣传革命大义、反清思想,还组织学员观看滇越铁路通车,用法国殖民者耀武扬威的现实素材,激发学员反帝爱国情绪。1911年10月,武昌起义一声炮响,震撼着沉睡了两千多年的中华大地。10月30日晚,李根源、唐继尧等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和蔡锷将军一起,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农历九月初九),推翻满清在云南的统治。辛亥革命胜利后,蔡锷、唐继尧先后就任云南都督,讲武堂更名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校建设不断加强完善,管理教育进一步正规化,学员“应、对、进、退”均有规定,内务、着装、军容、军纪一丝不苟,要求对百姓和善礼貌,公买公卖、严禁惊扰。在护国战争中,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冲锋在战斗第一线,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分庭抗礼,以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的滇军“入川一军死亡兵额,前后不下十万”。1916~1922年间,云南讲武学校在徐州、韶关、广州等地陆续开办5所分校。学校前后开办22期,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为中国民主革命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人民军队十大元帅中的朱德、叶剑英,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军长周保中等人,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日战争中,唐淮源、寸性奇、陈钟书等讲武堂毕业的滇军将领战死沙场。朱德元帅曾把母校称为“中国革命的熔炉”。此外,朝鲜最高人民委员会委员崔庸健、韩国首任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李范奭、越南国防部长兼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也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生。云南讲武堂与保定陆军学堂、黄埔军校一起,并称近现代中国三大著名军校。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由龙云兼主任。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培训各类学员近8000人。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9月,第五分校奉令停办

文章TAG:陆军讲武堂陆军  讲武堂  云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