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昆明为什么称为春城

昆明是地处低纬度高原,天气常如二、三月,花开不断四时春,人称“春城”,是云南省的首府,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滇池盆地北部,三面环山,南临滇池,河流纵横,形成了富腴肥沃的坝子。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阳光明媚,雨量充沛,气候如春,景色宜人。 昆明辖5区1市8县,即五华、盘龙、西山、官渡、东川区5区,安宁市1市和呈贡、晋宁、富民、宜良、石林、嵩明、禄劝寻甸8县。其部分区县环绕滇池。
因为昆明四季的天气都很好,就像春天一样,所以称为“四季如春”
四季如春

昆明为什么称为春城

2,描写西安昆明池的诗句

1. 关于昆明池的诗句 关于昆明池的诗句 1.关于“昆明滇池”的诗句有哪些 《昆明池水战词》 《昆明池织女石》 1、《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2、《昆明池织女石》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参考资料 搜狗.搜狗[引用时间2018-1-17] 2.描写滇池的诗句 1、《昆明池水战词》——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2、《昆明池织女石》——朝代:唐代作者:童翰卿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3、《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4、《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作者:韩愈 朝代:唐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 跪进再拜语嗢咿。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归来捧赠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妍辞丽句不可继, 见寄聊且慰分司。 5、《滇中词三首》——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 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3.形容昆明的诗句有哪些 1.《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3.《春城赋别 》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 》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5.《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7.“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8.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9.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10.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11.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注释和赏析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 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作者简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 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 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鉴赏】。 4.形容昆明的诗句 1、《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代:宋之问 原文: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译文:春天在昆明池聚会,苍茫的水波前帐门开。船好像一头巨大的鲸鱼,在转息之间就来回了。 2、《冬日临昆明池》唐代:李世民 原文: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译文:石雕的鲸鱼被冰冻像玉一样,历经劫难隐藏在俗世中。只有柳树的影子却看不见叶,冰冻的梅树上还能看见花朵。 3、《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唐代:任希古 原文: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译文:秋风开始吹拂,秋天的水碧波荡漾。眺望水中的小块陆地,只看见水波荡漾。 4、《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唐代:沈佺期 原文: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译文:天子车驾跟随春天的步伐,池边的石象在汉代就有了。在斗转星移间旧石崩落,孤单的月色隐去了残灰。 5、《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 译文:昆明的春天啊,昆明的春天啊,池上岸边春色盎然。南山的浸影在水中荡漾,落日在深水中没有了踪影。 5.关于保护滇池的诗句 《滇中词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宿旅舍题壁》 年代: 明 作者: 冯翁 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岳阳》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 6.昆明池的词语典故 《西南夷传》中记载说,天子遣使到身毒国去求市竹,受阻于昆明而未能到达,于是天子想征伐昆明。昆明国有滇池,方圆三百里,因此比照着开凿一池,以练习水战,称为昆明池。 《食货志》中说越意图与汉用战船进行水战,于是修建了昆明池。 《三辅旧事》中记载着昆明池,说它有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戈船数十艘,楼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三辅旧图》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围四十里。又说,昆明池中有豫章台,还有石刻的石鲸。石鲸的长度为三丈,一遇雷雨,石鲸常吼叫,鬐(qi)尾皆动。汉代祭这个石鲸以求雨,往往灵验。另有一说,甘泉宫南面有昆明池,池中建有波殿,以桂为殿柱,风一吹来,自己就放香气。又说池中有龙首船,常使宫女在池中泛舟,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奏乐,皇帝亲临豫定观看泛舟,听音乐。 《庙记》中记载着昆明池中建豫章大船,可载万人,又于池旁建宫室。池中养鱼,供祭祀诸陵之用,剩下的给长安人食用。 《关辅古语》一书中说,昆明池中有两个石人,为牛郎织女立于池的东西两边,以为天河的象征。 《西京赋》说,汉武帝开池的时候得到了黑土,问东方朔,东方朔答复说西域的胡人知道这是什么,于是询问胡人,胡人回答说这个黑土是劫烧后的余灰。 《三秦记》记载说,昆明池中有灵沼,名为神池,尧帝治水时曾于此停泊船只。池与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钓鱼,鱼拉断钓线连钩一同带着逃走了。汉武帝夜里梦见有条鱼求他把钩摘下去,第二天在池上游玩时看见一条大鱼嘴上挂着钩连着线,就摘去钩和线,把大鱼放走了。过了三天,汉武帝又在池上游玩,在池边上得到了一对明珠,武帝说这是那条鱼报恩来了吧。镐池在昆明池的北面,该地为周朝的故都。《庙记》中记载着,长安城西有镐池,位于昆明池之北,周围二十二里,灌溉土地三十三顷。 汉武帝挖掘昆明池,挖到根深的地方,全是灰墨,不再有泥土。整个朝廷的人都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汉武帝就把它拿来询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笨得很,凭我的见识还不能够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皇上可以去问问西域来的人。”汉武帝因为东方朔都不知道,所以很难再拿它来问别人了。到东汉明帝的时候,西域的僧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回想赵东方朔的话,就尝试用汉武帝时出现灰墨的事来问他。那僧人说:“佛经上说:天地在大劫将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毁灭世界的大火燃烧。这灰墨是那大火烧下来的馀烬。”人们才知道东方朔的话是有一定意图的。 原文: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搜神记》

描写西安昆明池的诗句

3,昆明春之眼建在昆明什么地方

昆明春之眼位于昆明市盘龙区东风东路,北至东风东路、南至金碧路、东至北京路、西至盘龙江,毗陵原昆明地标建筑工人文化宫

昆明春之眼建在昆明什么地方

4,请问大家都说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春是指什麽

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春是指像春天一样的气候和温度,因为昆明是亚温带高原城市,同样有四季之分。
讲气候拉~
指的是相对同纬度气候好,冬暖夏凉 昆明其实很南宁、衡阳、印度同纬度城市不一样,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云南高啊! 昆明近年来气候显恶劣了,06年冬天出现过-4度,近50年有-6度一次,今年还好,虽然冷空气下得早,最冷的一天也是2-13度 原因是昆明夏季时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云雨减弱了太阳辐射,日照少,地面湿度不易上升,雨水的蒸发也带走了不少热量 而冬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又被昭通的一些大山脉挡住了 但昆明四季明显
这里的春是指气候 四个季节都像春天的气候 不冷不热 温和清爽

5,四月关于昆明的诗句

1. 形容昆明的诗句有哪些 1.《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3.《春城赋别 》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 》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5.《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7.“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8.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9.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10.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11.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注释和赏析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 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作者简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 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 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鉴赏】。 2. 与昆明有关的诗句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等等 3. 关于昆明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昆明的诗词有:我记得是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具体原文如下: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赏析: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 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 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 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4. 关于昆明的诗词和文章 昆明大观楼长联 作者: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5. 关于昆明滇池的诗句 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6. 形容“昆明”的句子有哪些 1.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2. 中国有两个春城,南为昆明,北为长春,南北的气候分明,昆明是四季如春,长春是春如四季。 3. 春来怒放春归爱不提,湖拥山水厅,心却住昆明,化装茶马送你离去, 昆明转身湖水换成泪。 4. 瘦尽秋光他乡客,昆明此夜雨霖铃。 5.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6.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7. 高原春城昆明轻,小鸟依人飘缈巾。 8. 昆明这城市,罩着淡黄的斜阳,伏在峰峦围绕的平原里,仿佛发着寂寞的微笑。 9. 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联霙,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 10. 走进昆明,直奔眼底的是满山遍野的翠绿和五彩艳丽绽放的鲜花,蔚蓝的天空飘着七色的云霞,耳边阵阵韶音丝笛,仿佛一下掉童话世界,感觉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和愉润。 11. 昆明素有春城的美誉。冬暖夏凉飞花处,凤凰和鸣神瞩目,一潭碧水映。 12. 高原上的昆明,或许离天太近,举手可触灵霄基石,仙娥嫔妃羞于春光外泄,终日奔疲施霞织云,于是昆明的上空飘起一幅幅玄幻绚丽的壮景。 13. 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迷人的气候资源,使得其闻名远播。 14. . 那里春光明媚,阳光暖暖,冬季的昆明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 15. 昆明“春城”的美誉不是因为春城四季如春,而恰是因为在春城的每个季节里都能发现“四季”的影子,同一个季节的春城却能感受到别样的美和妙。

6,昆明被称为春城是因其四季如春吗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那干燥炎热的天气常常令人心烦意乱,人们想:要是有一块春日常在的宝地该多好啊!我国就有这样的地方。昆明四季如春,被人称为“春城”,那可是名不虚传,因为那里一年四季如春天。一月份,北国满天大雪,寒冷刺骨,而昆明春意正浓,繁花似锦。一年中,昆明有三百天春天,百花开放。还有65天是冬天,平均温度接近10℃,晴空万里,并无寒意。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昆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虽然靠近热带,却因海拔很高而夏季凉爽,冬季,北部山脉替它挡冷风,南方暖气流为之送温暖,因而冬季也如春。人们就把这个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的昆明称作“春城”了。昆明有一个天然“气温调节器”——滇池,它在夏季吸热,冬日放热,四时更替,气温不冷不热。我国最标准的春城在云南南部的思茅、临沧和红河谷地的元阳,那里一年四季天天都是春天。
昆明

7,歌颂云南或昆明的诗句

1. 关于昆明的诗句 关于昆明的诗句 1. 形容昆明的诗句有哪些 1.《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3.《春城赋别 》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 》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5.《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6.《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7.“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8.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9.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10.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11.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 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 园中最县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注释和赏析 【注释】(1)五百里:《云南通志·地理志》:“滇池为南中巨浸,周广五百余里。” (2)帻:古时的一种头巾。 (3)神骏:指昆明东面的金马山。(4)翥:飞举。 (5)灵仪:指昆明西面的鸡碧山。(6)蜿蜒:指昆明北面的蛇山。 (7)缟素:指昆明西面的白鹤山。(8)蟹屿螺洲:指滇池中如蟹似螺的小岛或小沙洲 (9)风鬟雾鬓:比喻摇曳多姿的垂柳。 (10)翠羽:翠绿色的鸟雀。(11)丹霞:丹红色的云霞。 (12)九夏:指夏季的90天。(13)芙蓉:莲花。 (14)汉习楼船:据《史记·平淮书》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以操习水军,打通从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径。(15)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蕃列传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蛮寇边,“九征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以勒功”。 (16)宋挥玉斧:玉斧为文房古玩,作镇纸用。《续资治通鉴·宋纪》: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 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17)元跨革囊:《元史·宪宗本纪》,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18)断碣残碑:历代帝王所立的“功德”碑,随时间而断裂残破。 (19)孙髯,字髯翁,号颐庵,自号“咒蛟老人”、“万树梅花一布衣”。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0余岁。 孙髯一生勤奋,著述甚丰,有《金沙诗草》、《永言堂诗文集》;纂辑过《国朝诗文》、《滇诗》等,惜佚失。仅有《孙髯翁诗残抄本》、《滇南诗略》传流于世。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题昆明大观楼长联,素有“天下第一长联”之称。(20)大观楼:在昆明西郊滇池之滨,在今昆明大观楼公园内。 园林初辟于明代。大观楼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楼前悬挂孙髯长联为昆明名士陆树堂用行书书写刊刻,至清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 现存三层楼宇系清同治五年(1866)所建,长联是光绪十四年(1888)由云南剑川人赵藩重书。【作者简介】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 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 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鉴赏】。 2. 形容昆明的诗句 1、《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代:宋之问 原文: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译文:春天在昆明池聚会,苍茫的水波前帐门开。船好像一头巨大的鲸鱼,在转息之间就来回了。 2、《冬日临昆明池》唐代:李世民 原文: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译文:石雕的鲸鱼被冰冻像玉一样,历经劫难隐藏在俗世中。只有柳树的影子却看不见叶,冰冻的梅树上还能看见花朵。 3、《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唐代:任希古 原文: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译文:秋风开始吹拂,秋天的水碧波荡漾。眺望水中的小块陆地,只看见水波荡漾。 4、《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唐代:沈佺期 原文: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译文:天子车驾跟随春天的步伐,池边的石象在汉代就有了。在斗转星移间旧石崩落,孤单的月色隐去了残灰。 5、《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 译文:昆明的春天啊,昆明的春天啊,池上岸边春色盎然。南山的浸影在水中荡漾,落日在深水中没有了踪影。 3. 关于昆明的诗词有哪些 关于昆明的诗词有:我记得是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具体原文如下: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 试涉霸王略,将期轩冕荣。 时命乃大谬,弃之海上行。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儿戏不足道,五噫出西京。 临当欲去时,慷慨泪沾缨。 叹君倜傥才,标举冠群英。 开筵引祖帐,慰此远徂征。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 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 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 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 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 无人贵骏骨,騄耳空腾骧。 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 蹉跎不得意,驱马还贵乡。 逢君听弦歌,肃穆坐华堂。 百里独太古,陶然卧羲皇。 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 贤豪间青娥,对烛俨成行。 醉舞纷绮席,清歌绕飞梁。 欢娱未终朝,秩满归咸阳。 祖道拥万人,供帐遥相望。 一别隔千里,荣枯异炎凉。 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 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 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 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 人心失去就,贼势腾风雨。 惟君固房陵,诚节冠终古。 仆卧香炉顶,餐霞漱瑶泉。 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 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扫荡六合清,仍为负霜草。 日月无偏照,何由诉苍昊。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 宾跪请休息,主人情未极。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剪凿竹石开,萦流涨清深。 登台坐水阁,吐论多英音。 片辞贵白璧,一诺轻黄金。 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 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赏析:此诗是李白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时所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按此诗作年,王谱、詹谱、王增谱、安谱、郁本、安本作公元759年,黄谱、裴谱作公元760年)。诗人因受永王之败的牵连,被流放至夜郎,中途获上赦宥。 此诗是在他被赦免后所作。在这个时候与韦良宰这样一个老朋友相见,李白的感慨当然是很深的。 其中最强烈的莫过于他已由旧日的御前歌手沦为一个流犯,而对方已由一介平凡的知县成为名镇一方的主座了。其中一个首要缘由就是韦良宰在骚动变乱中作出了与李白不同的选择。 面对老友,李白除了叙及他们的交往始末,着意向他诉说了本身的不幸与委屈,还告诉老朋友骚动变乱前自己北上幽州就是为了探察安禄山的虚实。这如同下面诠释入永王幕的缘故一样,也是为了消除老朋友的误会,表明自身在政治态度上的清白。 4. 求赞美春城昆明的诗词 赞美春城昆明的诗词有:昆明行记、大观楼长联、春城赋别、鸣凤山金殿行宫、郭沫若登大观楼。 1.昆明行记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3.春城赋别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5.郭沫若登大观楼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扩展资料:昆明,云南省辖下地级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玉溪市、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 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明。 5. 赞美“云南昆明”的绝美诗句有哪些 昆明大观楼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题昆明大观楼 昆明行记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大观楼长联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春城赋别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鸣凤山金殿行宫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明初 史谨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云南科普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云南国土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总人口4770.5万人(2016年),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云南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昆明科普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玉溪市、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 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 “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2016年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昆明宜居指数在全国40个城市中位居第二。 2017年12月,获得2017世界春城十佳、2017中国年度文化影响力城市。 6. 描写昆明的诗句,急用啊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昆明大观公园),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7. 描写昆明的诗句,急用啊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昆明大观公园),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8. 与昆明有关的诗句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等等 9. 与昆明有关的诗句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等等

8,昆明为什么会被称为春城

世界春城何处觅 在我国不仅用“春”字希望自己或祝愿亲朋好友青春常在,而且连一些地名都连着一个“春”字。例如吉林的长春、台湾的恒春。然而,如果以月平均气温10℃~22℃作为春天来计算的话,这两个地方春天并不算长,长春的春天不到两个月,恒春也只有一个半月左右。 不过,世界上真有四季如春和春常在的地方。 我国的昆明,有“春城”的美称,那才是名不虚传。一年中昆明有10个月是春天,虽有两个月是冬天,但平均气温接近10℃,即使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都比北京三月还要高。 由昆明成为“春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析得出,在中纬度的平原地区,春光永远留不注,只有在那些低纬度的高原山谷地带,才会有“恒春”、“长春”。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冷空气鞭长莫及;而由于地势较高,气温逐渐下降,夏季也就无酷暑了。这样的地方,世界上是不难找的。
四季如春
一年四季如春,盛产鲜花。也叫花城

9,昆明春城称号的由来

昆明又名春城,这响当当的名号,可是由几个世纪前的明朝状元杨慎起的。在众多描写云南的诗歌中,杨状元一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就成就了昆明——“春城”的名号。
因为昆明的气候,昆明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空气湿度不大,一年四季就如清新的春天,所以叫春城。
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7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正是盛夏时令,昆明似乎还春意盎然,那里7月份的平均气温不过20℃左右,比纬度差不多的桂林低8℃。1月份,全国多数地方正是隆冬季节,昆明却带有几丝春意,平均气温将近10℃,在那里飘雪是件稀罕的事。昆明全年平均气温约为15℃。由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所以植物繁茂,全年都有鲜花盛开,有“春城无处不飞花” 的说法。因此,“四季如春”的称号,对昆明来说确是名副其实的。 其最早的来源应该是明朝的状元杨慎(升庵) 春望三绝   春城风物近元宵,   柳亚帘拢花覆桥。   欲把归期卜神语,   紫姑灯火正萧条。   此诗写于昆明的元宵节前,“春城”是否专指昆明,可从两方面得到证实。《杨慎诗选》注释:“本诗春城正指昆明。”此外,在百花凋零的元宵节前,若不在“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是难以看到鲜花遍地遮蔽了桥梁这一景致的。

10,为什么昆明称为春城

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晋朝郭义恭、明代李元阳、冯时可等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记载、描述过昆明“春”的特点,但并没有直接把昆明称作“春城”。唐人诗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之句,但这首诗里的“春城”是指唐代春天的长安都城,与昆明无关。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昆明称为“春城”?我们说,能够提出昆明雅称“春城”,又得到世人认可的,首先必须广闻博见,对我国各地风物,特别是云南风物有较深的体验和认识;其次,要对中原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有较高造诣,在学术上有丰硕成果和较高威望,所创作诗词歌赋广泛流传。他,便是明代有名的状元,在云南传播中原文化,著述丰富的学者、诗人杨慎.升庵诗歌中,直接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粗略翻阅便有《春望三绝》:“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栊花覆桥……”;《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清香绛烛明……”《春望》诗,写的是昆明地区元宵节前的景物和习俗。这是因为,在《春望》另一首中,有“唱到梁州乡思多”句,梁州,古昆明地,听到梁州曲而思念故乡,知为滇中所作,故“春城风物近元宵”句中的“春城”,当指的是昆明。《席上》,是升庵晚年寓居昆明高峣时作的,时任嵩明太守的罗果齐,到升庵居留地高峣看望他。从地理位置看,由嵩明县城至高峣,昆明是必经之地,因此“君侯载酒过春城”句中的“春城”,正指的是昆明。这首诗创作时间,约在1547年至1552年之间。由此我们可以说,直接用“春城”指称昆明,是升庵450多年前便提出的,升庵是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 升庵是明代的大诗人和学者,以其经历、学识和才华,在作品中多处描绘、吟咏美丽多彩的云南、昆明,并且使“春城”的雅称随其诗词广为流传,为世人所接受,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11,昆明因为什么被称为春城

一年四季如春
1、昆明也是有四季的,但是由于云南的水土和昆明的位置,因此年温差很小 在昆明,夏天的平均温度在25左右,而冬天在15度左右。和我国其他地方的春天的温度接近,因此被称为四季如春。 2、因为云南的气候、水土,在加上昆明位于滇中,因此,云南的鲜花是不论季节的,在冬天,你仍然可以看见娇艳的玫瑰。 在滇东,蔷薇花甚至在1月份仍然在开花。 所以又有说法:春城无处不飞花 鲜花四季盛开,这也是昆明叫作春城的原因之一。 3、全国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也是在云南昆明,这里每天的鲜花进出量,全国之最。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晋朝郭义恭、明代李元阳、冯时可等人,在他们的诗文中都记载、描述过昆明“春”的特点,但并没有直接把昆明称作“春城”。唐人诗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之句,但这首诗里的“春城”是指唐代春天的长安都城,与昆明无关。那么,到底是谁最早把昆明称为“春城”?我们说,能够提出昆明雅称“春城”,又得到世人认可的,首先必须广闻博见,对我国各地风物,特别是云南风物有较深的体验和认识;其次,要对中原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有较高造诣,在学术上有丰硕成果和较高威望,所创作诗词歌赋广泛流传。他,便是明代有名的状元,在云南传播中原文化,著述丰富的学者、诗人杨慎.升庵诗歌中,直接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粗略翻阅便有《春望三绝》:“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栊花覆桥……”;《席上漫兴重赠罗果齐》:“君侯载酒过春城,画戟清香绛烛明……”《春望》诗,写的是昆明地区元宵节前的景物和习俗。这是因为,在《春望》另一首中,有“唱到梁州乡思多”句,梁州,古昆明地,听到梁州曲而思念故乡,知为滇中所作,故“春城风物近元宵”句中的“春城”,当指的是昆明。《席上》,是升庵晚年寓居昆明高峣时作的,时任嵩明太守的罗果齐,到升庵居留地高峣看望他。从地理位置看,由嵩明县城至高峣,昆明是必经之地,因此“君侯载酒过春城”句中的“春城”,正指的是昆明。这首诗创作时间,约在1547年至1552年之间。由此我们可以说,直接用“春城”指称昆明,是升庵450多年前便提出的,升庵是雅称昆明为“春城”的第一人。 升庵是明代的大诗人和学者,以其经历、学识和才华,在作品中多处描绘、吟咏美丽多彩的云南、昆明,并且使“春城”的雅称随其诗词广为流传,为世人所接受,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文章TAG:昆明春昆明  明春  为什么  
下一篇